查看原文
其他

他汀类药物又添新作用!可能降低脑震荡患者的痴呆风险?

Lisa,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2022-04-16

不想错过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叮!您收到一封来自驻大脑前线特工的最新情报!



本文提要:


  • 他汀类药物竟可降低脑震荡患者的痴呆风险?

  • 抗癫痫药物对青少年癫痫患者的长期帮助如何?

  • 耐力训练或有助于缓解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他汀类药物竟可降低脑震荡患者的痴呆风险?



脑震荡是一种急性脑损伤。虽然大部分患者可以在数周内恢复脑震荡前的状态,但是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些后续的并发症,比如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等。


常用于降脂的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个多面手。临床前的研究结果发现他汀类药物可减轻脑损伤相关的水肿、缓解神经炎症、减少氧化应激和与痴呆相关的淀粉样蛋白的聚集。据推测,除了降脂,它可能还有神经保护作用,或可降低认知障碍方面的风险。


既然脑震荡的一项后遗症是认知功能障碍,那么在脑震荡的人群中,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可以降低其罹患痴呆的风险呢?


近日,发表在JAMA Neur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便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索。


该研究纳入了28815名诊断为脑震荡的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6岁,女性约占六成),其中有24.5%的患者在脑震荡后90天内服用了他汀类药物,剩余的患者则没有服用他汀类药物。在平均随访近4年后,共有4727名患者出现了痴呆,相当于每6个患者中就有1个在脑震荡后出现了痴呆。


那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脑震荡患者出现痴呆的风险是高是低?


结果发现,在校正混杂因素后,相比没有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脑震荡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出现痴呆的风险降低了13%(相对危险度0.87,95%置信区间0.81-0.93,p<0.001),这种效应随着时间出现增强(见下图,蓝线和黄线分别代表未服用和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脑震荡患者)。但是服用他汀类药物没有降低脑震荡患者抑郁的发生风险。



亚组分析发现,所有类别的他汀类药物都有降低该类患者痴呆风险的趋势。其中,服用瑞舒伐他汀降低的痴呆风险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和高剂量他汀类药物均可使痴呆风险降低。


那么,对其他部位受到创伤的患者,他汀类药物对后续痴呆风险的影响如何?基于该问题,该研究还分析了有踝关节扭伤的近30万的患者的数据,结果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没有降低其患痴呆和抑郁的风险。


因此,脑震荡患者有较高几率在数年内会出现痴呆,而在脑震荡发生90天内服用他汀类药物或可降低其患痴呆的风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并不能确定服用他汀类药物和痴呆的因果关系,后续需要临床随机试验来验证他汀类药物是否能降低痴呆的风险。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抗癫痫药物对青少年癫痫患者的长期帮助如何?



青少年癫痫患者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个群体,临床工作者都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治疗方式控制癫痫发作,让这类患者有更好的将来。若是没有手术指征,一般会通过使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说起抗癫痫药物,那真是多得很。我们关心的是,究竟哪种更有效、哪种副作用少、长期效果如何,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抗癫痫药物,给患者带来最好的预后。


近日,发表在Epilepsia上的一项研究便带来了很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了来自单个医疗中心的332名新近诊断为癫痫的青少年患者(男女大约各半,开始治疗时的年龄中位数16岁,全面性癫痫和局灶性癫痫患者人数各约一半),随访时间在2到30年不等。


该研究中提及的抗癫痫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噻加宾、托吡酯、丙戊酸钠和其他。那么,这些抗癫痫药物的有效性如何?


该研究中,共有67%的患者(221名)的癫痫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相比局灶性癫痫患者,有更多全面性癫痫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72% vs 60%, p=0.01)。在这些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221名患者中,83%的患者是进行了单药治疗,通常使用中等剂量即可。新型抗癫痫药物和标准抗癫痫药物的有效性相似(74% vs 77%,p=0.66)。


在癫痫复发方面,研究发现,在病情控制后,有108名患者再次出现癫痫发作,主要是因为没有坚持用药(49%)。另外,撤药中断治疗有更高的癫痫复发风险(70%)。在这108名出现癫痫复发的患者中,有56%的患者在随访结束时病情再次得到控制。所有患者中,只有9%的患者出现了耐药。


在药物耐受性方面,所有患者中总体的较差耐受性比率是21%。该研究涉及的所有药物中,拉莫三嗪出现副作用的比例最低(12%,124名服用该药的患者中有15名患者出现副作用),而托吡酯出现副作用的比例最高(56%,9名服用该药的患者中有5名患者出现副作用)。


该研究结果提示,总体来说,大部分青少年癫痫能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全面性癫痫。并且,大部分患者可通过单药治疗有效控制病情。但是,控制后的复发很常见,尤其见于撤药患者。临床工作者在选择药物治疗青少年癫痫患者时,应着重注意不同药物的副作用,尽量挑选最合适患者的抗癫痫药物。

驻大脑前线特工

我发现:耐力训练或有助于缓解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



通常,提起帕金森病,大家都知道它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然而,它还有非运动症状,比如生物钟紊乱、抑郁和认知下降。


帕金森病这些非运动症状常伴随着皮质醇的分泌变多。体育锻炼能使健康人的皮质醇分泌水平降低,是否也能使帕金森病病人的皮质醇分泌降低?体育锻炼和耐力训练可能可以延缓帕金森病的进程,那高强度的耐力训练是否对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有帮助呢?


近日,发表在Movement Disorders上的一项研究便针对该问题做了探索。他们发现,对于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人,6个月的高强度耐力训练可使患者的唾液皮质醇水平降低。


该研究共纳入8名具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5男3女,年龄66±8岁)。研究人员在患者进行6个月的高强度耐力训练前后收集唾液,一天内收集唾液的时间点为睡眠醒后0、0.25、0.50、0.75、3、6、9和12小时。


6个月的高强度耐力训练是指,5-10分钟的训练前热身,然后在跑步机上跑步30分钟,使心率达到最高心率的80%-85%,然后再通过5-10分钟的训练后的活动达到平静状态。这8名患者平均每周有2天半的时间进行了该训练。在刚开始训练的前8周,训练的持续时间和强度逐渐增加到上述目标水平。


分析唾液中皮质醇的结果发现,从整体来说,8名患者所有唾液收集时间点的平均皮质醇水平下降了19%(p=0.07)。高强度的耐力训练使醒后0-0.75小时这个时间段的皮质醇出现显著下降(p=0.02),而并没有显著影响醒后3-12小时之间的皮质醇水平。(如下图,红色代表训练前,蓝色代表训练后,黑色代表健康人群在醒后不同时间点的皮质醇分泌水平)



这项研究提示,有必要继续探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紊乱在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的作用机制。高强度的耐力训练或许可以通过调节皮质醇的分泌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


目前,健身房到处都是,跑步机也是非常常见。就算没有跑步机,在空旷处进行慢跑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替代方式。不管通过什么样的锻炼方式,只要能达到该研究中的训练强度,应该也是可以达到训练目的。应该鼓励帕金森病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高强度耐力训练说不定能有惊喜;即使无法做到,进行康复锻炼也有许多好处。


参考文献


[1]Redelmeier      DA, Manzoor F, Thiruchelvam D. Association between statin use and risk of      dementia after a concussion [published online May 20, 2019]. JAMA Neurol.

[2]Bshra A. A, Aisha      A. A, Zhibin C, et al. Pharmacological      outcomes in teenagers with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 A 30‐year      cohort study. Epilepsia. 2019;00:1–8.

[3]Nina S, Elizabeth      S, Fabian J. D, et al. Endurance Exercise Reduces Cortisol in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ublished online 2019. Movement      Disorders.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 Lisa, Joy

责任编辑:陈诗雨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