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一个伪命题

2016-10-21 悟恩居士 悟恩居士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授权]

[请关注本公众号ID:kokyo98 悟恩居士]

严于律己,宽以

待人是一个伪命题


文|悟恩居士  图|源自网络


有些思想与主张只能止步于教条,而游离于现实之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其一。


有一道著名的选择题:


如果要你选择领导人,你会选择以下的谁?


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鬼,每天喝8~10杯的马丁尼酒,而且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还常咨询占星学家;


大学时吸过鸦片,每天傍晚要喝一品脱的威士忌,每天要睡到中午才起床,还有两次被解雇的纪录;


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偶尔喝一点啤酒,没发生过婚外情,还是一名受勋的战争英雄,他在战场上绝对坚强,不怕死,不怕疼。


事实上,丙是希特勒,乙是希特勒的死敌邱吉尔。甲则是同时代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这道选择题告诉我们什么?


1)人无完人。


2)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严于律己”的人,未必就值得称颂。


那么,人可以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吗?很难。



“严于律己”的人不但很难做到“宽以待人”,而且有可能在“宽以待人”前已经伤了自己。


在我知道的人当中,A是一个典型的“严于律己”的完美主义者。


从小到大,A都对自己要求极高,也成功地给自己贴上了“优秀”的标签:从校园到职场,从职场到商场,A从来都是独占鳌头,风光无限。


自我要求完美,令A变得吹毛求疵,呆板苛刻。


A开设的公司曾做过一个大型酒店的装修项目,在项目接近尾声时,A到现场视察,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瑕疵,A二话不说就推倒重来,而无视当初投入的几百万资金和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经了解得知,这个错误并未大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大可通过一些手段来修正。


大事如此,小事亦然。


这样的作风给下属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应对的办法不外乎两种:


1)战战兢兢,谨小慎微。凡事只听A的,再无独立思考,更无开拓创新,长此以往,企业成了一潭死水,再无活力可言;


2)对A满腹怨言,退避三舍。因为害怕犯错,所以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更有不少不堪其“烦”的高管开始打起了小算盘,通过“吃拿卡要”来中饱私囊,然后伺机离职另攀高枝。


最后的结果是,A破产了,树倒猢狲散,那些高管早就不见了踪影。


可见,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也会要求别人和他一样,给别人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这样一来,即使这人足够强大,能对压力应付自如,也难保别人不会在压力面前丢盔弃甲。


“严于律己”的A,要做到“宽以待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严于律己”还会伤人。


明朝官员海瑞以清廉著称。他从不接受贿赂,一年只在母亲生日那天买一次肉。


然而,海瑞也很苛刻,对同僚如此,对妻女也不例外。


海瑞的女儿5岁时接了男仆递来的一块饼,海瑞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女儿违反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不想再认这个女儿,除非她再不吃东西。


于是惨剧发生了:女儿果真不进食,7天后被饿死——正史上说海瑞家人想尽办法让小女孩进食被拒,但野史中有人怀疑很可能是被海瑞活活饿死的,毕竟一个5岁小女孩怎么会有那么强大的意志力来忍受7天的饥饿?


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一些因极端清廉和苛刻而闻名于世的官员,他们一样很难容人。


可见,“严于律己”之下必定难以容人,既伤己,又伤人,又何来“宽以待人”呢?




回到文首的选择题,说一说造成人类历史上巨大浩劫的希特勒是怎么样成长起来的。


希特勒的父亲大他母亲20多岁,对他母子俩很残暴,常毒打希特勒,不关心他的死活。


希特勒的童年时代相对正常,但在青春期时变得郁郁寡欢,他没有朋友,高中也没毕业。


希特勒的母亲有洁癖,家中一尘不染,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让希特勒幼年时的入厕成了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并形成了他的肛门人格:渴望控制别人;粗暴;厌恶、惧怕自己的懦弱、恐惧。并把这种情绪投射到了屠杀犹太人上。


而今回想,希特勒在儿时表现出的相对正常只是表面,内里却是在父亲的棍棒“调教”、威逼下的、无处消解的愤怒,还夹杂着母亲的洁癖给他造成的扭曲人格。两者的叠加形成了潜藏的、可怕的破坏力。破坏力一旦引爆,就摧枯拉朽,令人类社会震惊。


据说二战时,就有一份对希特勒的心理分析报告指出:


希特勒是性受虐狂,却又仇恨、厌恶自己内心的软弱、恐惧和病态;


有俄狄浦斯情结,有着恋母杀父的冲动;


有着非黑即白的极端心理,即:要么胜利,要么死亡;


渴望战争和杀戮,用极端的报复方式表达对世界的仇恨;


可见,因为外界的压抑而形成的“严于律己”,更会成为一种病态。由此形成的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一元思维、行为模式,不但会伤了自己,也会伤了别人。如果这个人影响力足够大,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在这种破坏面前讲“宽以待人”无异于滑稽与可笑了。




说到底,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一个伪命题,是因为它违反了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道理:一个人外部的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的展现


怎么理解呢?


对自己苛刻的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就是一个“我”极端挑剔另一个“我”,所以他们才能做到对自己极端苛刻。当与别人相处时,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一样会发挥作用,才出现了“对自己苛刻的人很容易会对别人苛刻”的现象。


回到文首,上文中的A,把对自己的高要求投射到下属身上,最后“众叛亲离”,而希特勒则把对自己的愤怒与怨恨投射到了外部世界,给世界造成了灾难。


相对而言,邱吉尔和罗斯福对自己是有一些纵容,但也因此懂得包容他人,反而能做到宽以待人。


我是悟恩居士,一个会写字的修行人。本文其实也是在告诉诸位,你怎么对待自己,就会怎样对待别人,所以,首先请接纳自己,并且爱自己。



推荐阅读>>

在家里,我们才知道自己多恶毒

99%的人没看过:马云的婚姻观(深度解读)

有一种努力叫畜生:一位清华大学高材生对勤奋的恐怖认知

遭遇不公平?干自己的事,下自己的蛋!

孩子,对不起,我错了,我向你道歉……

4小时闪婚24天闪离:你当结婚是玩俄罗斯方块吗?

屁股决定脑袋!屁股决定语言!屁股决定行为!

写手必备的10款手机APP!赶紧收藏!

独立有时候就是目中无人

家长们,请不要成为孩子的祸害!!

悟恩居士

公众号kokyo98,自由撰稿人,编辑;从事文字工作逾十载;曾以小说创作为主,以故事散文为辅;现在专注人物,略涉文案策划;接受过杂志专访;发表文字超过200万字(不计书稿)。个人微信(liulianke2016)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ylxqx)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