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就业是民生幸福之本
“十二五”以来,常州市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统筹城乡的市场就业机制不断健全,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创业带动就业显倍增效应。
01
就业是民生幸福之本
2011年以来,常州市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9.38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4.17万人,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30.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小微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
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享受1年社会保险补贴。
政策实施以来,市本级共有146 家企业享受该补贴,共计446.78万元,惠及693名高校毕业生。
应届院校毕业生享受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高校、技工院校高级班、技师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的城乡低保家庭、残疾和已经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含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毕业年度的毕业生,可领取求职创业补贴。
自2013年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共有3074人享受补贴,累计补贴金额412.25万元。
高校毕业生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2014年起,常州市户籍毕业一年内实现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领取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截至目前,市本级共有579 人次申报享受该补贴,发放金额81.57万元。
就业技能培训补贴
市本级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证书的,可按等级享受300-1200元不等的培训补贴。
2011年以来,市本级开展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8.08万人,发放资金补贴近5000万元。
02
创业是发展动力之源
2011年以来,市本级发放各类创业扶持资金3905.66万元,开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创业培训89811人,扶持创业26502人,创业带动就业122194人。
1
为促进青年就业,常州市“量体裁衣”,打破户籍限制,制定了两轮“龙城青年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
力争在新一轮政策中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3600人以上。
并且提高一次性开业补贴、创业租金补贴等标准,加大创业项目扶持力度。
2
2013年,常州市将免费创业培训的对象扩大到全市21家大中专(技、职)院校在校生和毕业五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并依托9家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SIYB),有效提升创业能力。
2011年以来,市本级发放创业培训补贴2186.8万元,惠及7.1万人。
3
财政部门还对经认定的市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园,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专项扶持(不重复享受);
经认定的微型创业园给予15万元的一次性专项扶持;
经认定的创业苗圃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专项扶持。
目前,全市市级(含)以上大学生创业载体共20家,其中省级创业示范基地11家,建筑总面积达207.2万余平方米,入驻大学生创业企业和团队540余家,带动就业4900余人。累计投入载体建设费626.5万元。
4
市区户籍的登记失业人员经创业培训取得证书,实现自主创业,并于2016年1月1日之后领取营业执照的,可申请一次性开业补贴,标准为6000元/人。
普通高校在校生、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符合条件的留学人员等在常州市区范围内创办企业还可享受一次性开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奖励、创业社保补贴等五项创业扶持资金。
2011年以来,市本级共为创业对象发放创业扶持资金补贴958.17万元,惠及3000余人(次)。”
文字来源:常州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