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元:一支如椽笔,画尽中国清代官场百态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导 读
本文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官场现形记》前言,作者清朝李伯元。
清末的官场,黑暗腐败,贪墨成风,从地方到中央,从州县的佐杂胥吏到朝廷的军机大臣,卖官鬻爵的,招权纳贿的,残害民众的,卖国求荣的,比比皆是。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连缀数十个相对独立的官场小故事,寓讽刺于嬉笑怒骂,以白描的笔法勾勒了一幅清末官僚百丑图,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
曾几何时,“无官不贪”成为世人共识,而在清末国势危急、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下,《官场现形记》就以锐利的笔法生动地演绎了这四个字。该书通过数十个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将封建末世形形色色的官僚群像、唯利是图的官场恶行、腐朽糜烂的官僚制度,暴露无遗,俨然是一面人性丧失、异化的“照妖镜”。在这面镜子中现出原形的,既有从军机大臣到佐杂胥吏的各级官吏,又有与官场关系密切的商人、豪绅、地痞、流氓,更有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清廷的实权掌握者,慈禧不但自己大贪,而且纵容小贪:“通天底下一十八省,那里来的清官?但是御史不说,我也装做糊涂罢了。就是御史参过,派了大臣查过,办掉几个人,还不是这们一件事。前者已去,后者又来,真正能够惩一儆百吗?”为了做表面文章,她派钦差大臣去各地查办案件,但真实目的却是再拉一个同伙进到贪墨队伍中来,以示皇恩浩荡:“某人当差谨慎,在里头苦了这多少年,如今派了他去,也好叫他捞回两个。”(第十八回)果然,这位钦差“不辱使命”,一到浙江就烧起了“三把火”,立即拿人、造刑具,把当地官员吓得惊恐万分。然在私下里,则有随员与道台交涉,索要两百万两白银。此案所牵涉的两百多名官吏中,能拿出钱的都不得不忍痛割爱,将身上的火赶紧浇灭。殊不知,随火而去的是未受惩治的罪恶,留在空中的则是刺鼻而污浊的浓烟。
《官场现形记》那毫不留情的嘲讽、谴责,切中时弊,直击人心,在清末备受欢迎。郑振铎曾说:“此书之出,正当我们厌倦腐败的官僚政治,嫉恶当代的贪庸官吏之时。南亭亭长的严厉的责备,与痛快的揭发他们的丑恶,叙写他们的‘暮夜乞怜,白昼骄人’之状,使时人的郁闷的情绪为之一舒。”(《中国文学研究》)南亭亭长即作者李伯元(1867—1906),字宝嘉。1897年,他在屡试不中后迁居上海,深受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对清政府的腐朽无能非常不满,遂以创办报刊和创作小说的方式来唤醒民众,先后创办《游戏报》《世界繁华报》,主编杂志《绣像小说》,创作了多部小说、弹词、戏曲。以《官场现形记》最为著名,开晚清谴责小说之先河。
在艺术上,《官场现形记》不仅擅长通过白描手法、细节渲染等技巧,将人物的丑态和恶行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还充分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诙谐而直接地撕破官僚的虚伪面具。例如,在第十四回,作者借妓女龙珠之口揭露了“清官”的本质:“做官的人得了钱,自己还要说是清官,同我们吃了这碗饭,一定要说清倌人,岂不是一样的吗?”(第十四回)作者通过非常形象的比喻嘲讽了所谓的清官:那些贪了钱财还要说自己是清官的人,和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的妓女,没什么差别。作者还把当时肆意买官的现象类比成嫖妓、把当官类比成做妓女:“譬如当窑姐的,张三出了银子也好去嫖,李四出了银子也好去嫖。以官而论,自从朝廷开了捐,张三有钱也好捐,李四有钱也好捐,谁有钱,谁就是个官。这个官,还不同窑姐儿一样吗?”(第十九回)小说中类似于这样的嬉笑怒骂、幽默讽刺的还有许多,令人忍俊不禁,却又发人深省。
此次出版的《官场现形记》,以上海《世界繁华报》本为底本,参校他本,择善而从,望方家指正。
△ “中国古典小说普及文库”《官场现形记》
岳麓书社出版
推荐阅读
“中国古典普及文库”
《官场现形记》
作 者:[清]李伯元
定 价:¥39.00
本书特色: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在清末官场的无边黑暗里,现出各类贪官恶吏的原形。
1.绘人物,细致传神。摹丑态,入木三分。砭时弊,一针见血。
2.以上海《世界繁华报》本为底本, 足本收录,校订讹误,编校精良,值得珍藏。
3.全新手绘精美全彩插图,忠实还原故事情节,更具古典韵味。
4.封面精选橙色雅格纹特种艺术纸,典雅大方;内页采用特制米黄双胶纸,不伤眼睛。
5.精装典藏,锁线工艺。每一页均可平摊,更便于阅读。
6.设计精心。装帧素雅古朴,版式疏朗大方,阅读、收藏、馈赠皆宜。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京东购买戳👇
当当购买戳👇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官场现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