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疫当前,不妨了解一下中国辉煌独特的医药学

陈蒲清 岳麓书社 2021-01-13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中国医药学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是中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疫当前,我们不妨了解了解中国辉煌独特的医药学,也祈祷着在2020年这场我们与疫病的战争中,尽快获得胜利!


中国辉煌独特的医药学





中国医药学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历史悠久。


相传“伏羲制九针”;我国最原始的针是石针,名叫“砭”(biān)。可见针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淮南子》中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说明我国进入农耕时代就应用草药了。《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有“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五类医生,说明西周时代医生已经出现分工。


一、战国至两汉时期,是中医理论的奠基阶段。


产生了一批名医和“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黄帝内经》是集上古、先秦医学大成的著作,又是中医理论的奠基著作。整理者大概是战国晚期道家“黄老学派”的精通哲学和医学的学者。全书托名黄帝跟大臣岐伯以及伯高、少俞、少师、雷公等相互问答,研讨养生治病理论,所以人们把中医称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经》与《素问》两部书,今本各分为八十一篇。《素问》的权威版本是唐朝王冰整理、宋朝林亿等校注的版本。《灵枢经》有后代人的增补,流行本是宋朝史崧整理校订的。隋朝名医杨上善整理注释的《黄帝内经太素》,是把《灵枢经》与《素问》合编为三十卷,按内容重新进行系统分类。《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框架包括顺应自然、预防养生、阴阳五行、脏腑理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经络理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腧穴)、人身三宝(精、气、神)、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望、闻、问、切)、脉象分类、治病求本等。


 岳麓书社《黄帝内经》(典藏版 阅读无障碍本)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难经》,全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是战国名医扁鹊(秦越人)的著作。“难”是设问答疑的意思,全书以八十一个问答题目阐述《黄帝内经》的理论,可分脉法、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类。最有名的版本是明朝王九思等的《难经集注》。


《神农本草经》产生于东汉,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它收录药物365种,分为上品、中品、下品。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此书经晋朝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伤寒论》建立了“六经传变理论”,根据症状把外感流行疾病的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金匮要略》讲杂病(内科、外科和妇科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两部书奠定了中药的方剂理论,共收录方剂375个。其中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甘草小麦大枣汤”等至今仍然有不可替代的疗效。张仲景被尊为中医的“医圣”。跟张仲景同时代的华佗,发明“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如割阑尾炎),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他还精于针灸,又设计了医疗体操“五禽戏”。他被曹操杀害,著作被焚毁。有一部《华氏中藏经》署名华佗作,大概是六朝人的伪托。


二、晋朝至北宋是中医各门学科深入发展的阶段。


1.脉学。晋朝王叔和写了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分24种脉象,描述了不同脉象的表现和所反映的疾病。


2.药物学。南北朝刘宋朝的雷,著《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加工著作。唐宋两朝发展《神农本草经》,新修了多部“本草”,记载药物达到1600种。


3.病因症候学和方剂学。隋朝巢元方写了第一部病因症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列举了1 700多条各科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等问题,其中有784条属于内科的病因、症状、诊断、方剂。晋朝葛洪著《肘后备急方》收录了许多有效的药方。唐朝孙思邈(581—682)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方剂学发展的里程碑。孙思邈医德高尚,医术高明,被称为“药王菩萨”“孙真人”。王焘著《外台秘要》,又增加了不少方剂。宋朝编撰的《太平圣惠方》搜集方剂16 800多个,分1 670门;《方济总录》搜集方剂20 000多个,分68门。


4.针灸学。西晋皇甫谧(215—282)写了第一部针灸学专著《甲乙经》。北宋王唯一写作《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又制造了两个标明经络和穴位的铜人。


5.妇科。唐朝昝(zǎn)殷的《经效产宝》是第一部妇产科专著;宋朝又有杨子建的《十产论》和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


6.儿科。大概在唐末宋初出现的《颅囟经》是第一本儿科专著,论述小儿生理病理和治疗,作者托名上古的师巫;北宋名医钱乙(约1032—1113),又写了《小儿药证直诀》。宋朝还产生了专门研究天花、麻疹的著作《小儿斑疹备急方论》(董汲)和《小儿痘疹方论》(陈文中)。唐宋时代还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清朝董玉山的《牛痘新书》说:“唐开元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唐代医书《千金要方》也有“取患疮人疮中黄脓敷之”的话语。那么,中国8世纪就有了“人痘接种法”。英国医生琴纳,18世纪末才实行“牛痘接种法”,已经比中国晚了许多年。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到明朝隆庆年间(16世纪)才推广人痘接种。


7.伤科。唐朝产生第一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署名蔺道人。


8.外科。外科专著《痈疽辨疑论》(李世英)和《外科精要》(陈自明)是南宋时代的著作。


9.古代医学典籍整理。宋朝设立了“校正医书局”,系统整理古代医学典籍;又设“惠民局”“和剂局”等官药局。宋太宗时代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官修药典。


三、南宋至明清,中医继续发展,并且产生了不同的学术流派。


1.南宋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著作《洗冤录》,作者是宋慈(1186—1249)。《洗冤录》比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同类著作要早300多年。


2.南宋金元产生了四大学术流派:刘完素有“寒凉去火论”,张从正有“攻下论”,李杲有“温补脾胃论”,朱丹溪有“养阴论”。明朝张介宾《景岳全书》发展温补理论,强调温补阳气。


3.明朝李时珍(1518—1593)著《本草纲目》52卷,收药物1 892种,分16部60类,是集大成的药物分类著作。


4.明清时代产生了温病理论,代表人物有王安道、汪机、吴又可、喻嘉言、叶天士、吴鞠通等。


5.其他各科名医名著。如倪维德《原机启微》(眼科),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准绳》《疡医准绳》,傅山《傅青主女科》,张宗良《喉科指掌》,王清任《医林改错》,等等。


6.古代医学典籍整理。如清乾隆初年,太医吴谦等编修的《医宗金鉴》,是一部中医丛书,共90卷。包括《订正伤寒论注》《订正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及“四诊”“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幼科”“痘疹”“种痘”“外科”“刺灸”“眼科”“正骨”等的《心法要诀》,各分子目,编成口诀,附录药方,纲举目张,简明实用。明清时代整理历代名医的“医案”,也成绩斐然。







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说:“中国人以他们特殊的天才发展起了中国的医学,这种发展所循的道路和欧洲的迥然不同,其差别之大可能超过了任何其他领域。”中国医学的特色主要是什么呢?


一、注重整体,辨证施治。


西方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重视分析,提出了“原子”理论。故西方医药学所注重的是人体解剖,重视疾病的具体部位与致病的外界因素(细菌、病毒),可以叫作“原因疗法”。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重视综合,重视整体的领悟,提出了“气”“阴阳”“五行”学说。故中医把“气”作为生命的本原,所谓“气”除了外界的“气”(空气、食物之气、病气),人体的“气”主要是指各种生理机能,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中医又把人体看作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必须阴阳平衡,不能过度亢奋,也不能过度抑制;再用“五行”相生相克学说表示人体各个系统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中医重视人体的整个状态,叫作“辨证施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了解症状,把症状归纳为阴阳失去平衡,包括生理、心理的失去平衡,然后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来治疗疾病。调理人体阴阳,实际上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调理人体阴阳,就是调动人体的自身痊愈能力。“辨证施治”就是“机能疗法”。中医注重“治未病”,注重精、气、神的保养,讲“冬病夏治”等,都体现了“机能疗法”。


西医的“原因疗法”和中医的“机能疗法”,是两种不同的医疗思路,各有道理。什么是疾病呢?疾病就是不健康,就是不正常。人体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因而感到不能适应。所以,或通过战胜疾病的外界因素,或通过激活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都可以恢复健康。然而,内因起决定作用,也许中医的医疗思路更有道理。而且中医把各种药物互相配伍,又是针对人体用药,所以很难产生抗药性。


二、崇尚自然,药食同源。


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型的商业文化,在思想观念上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所以西医多使用合成的化学药品。中国文化起源于大陆型的农耕文化,在思想观念上追求和谐,重视天人合一。所以,中医注重顺应自然季节养生,多使用以植物为主的自然药物,还注重饮食疗法,强调“药食同源”。《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所收的药物中有许多就是我们的日常食物。如大米、小麦、扁豆、萝卜、韭菜、冬瓜、西瓜、苦瓜、丝瓜、大蒜、香葱、柑橘、莲藕、桃仁、杏仁、梨子、生姜、大枣、桂圆、荔枝、陈醋、黄酒、饴糖等,而且往往植物的叶、茎、子、花都可以入药。如米醋有很强的“消肿益血”功效,笔者就多次使用它治愈过湿疹和肿块。中医的方剂也跟饮食疗法一致。如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当归生姜羊肉汤”以羊肉为主,治疗气血虚寒。葛洪《肘后备急方》的“葱白豆豉汤”,用两个调味品治疗风寒初起。中医方剂讲究药物的互相配伍,君臣佐使,主从分明;又“和而不同”“相反相成”。如名方“六味地黄丸”,既用熟地(性温)大补肾水,又用泽泻(性寒)宣泄肾浊;既用山茱萸肉(性温)温固肝经,又用丹皮(性寒)清泻肝火;既用山药(性温)补脾气,又用茯苓(性平)清理脾湿。


中医以植物和食物入药,副作用小,但缺乏准确定量分析,往往药效缓慢;西医以提炼合成药物为主,见效快,但也往往有副作用。各有优缺点。


中国少数民族医药学也有突出成就。如藏族,相传在前2世纪,名医杰普赤西就运用以毒攻毒的理论研制出了“吐迥旺日药丸”。4世纪名医通格妥觉坚,已经进行眼科开刀手术。7世纪起,翻译了汉族医药典籍,又引进了印度医药经验。8世纪,名医玉云丹贡布著作《四部医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医体系。17世纪,阿旺罗桑嘉措(五世达赖喇嘛)创建了多所藏医学校,还编著了多部藏医典籍。19世纪产生了许多名医,如钦饶罗布大师,研习显密经典,熟谙《四部医典》,撰写了10多部医药专著。


其他少数民族也各有贡献。如蒙古族的《饮膳正要》,元朝忽思慧著。全书共3卷,是我国第一部专讲饮食营养和食疗的专著。书中搜集了历代的验方、秘方和具有蒙古族饮食特点的各种肉、乳食品,还讲了食物禁忌。又如傣族药物有1 200种之多,仅《西双版纳傣药志》就收载了520种。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医药学也各有自己的特色。


改革创新,相互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世界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传统医药有辉煌成就和特色,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科技迅猛发展,许多科技成果都被引进医学领域,特别是外科手术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所以,中医与西医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走中西结合的道路。


本文节选自岳麓书社《国学入门》第七十九、八十讲


 《国学入门》,岳麓书社出版



END





推荐阅读






《国学入门》


编    著:陈蒲清

定    价:¥30.00



国学入门,读这一本就够了!

深入浅出的鸟瞰式概览,纲举目张的百科式常识,一本书助力国学爱好者开启国学之门!

告别艰涩难懂、枯燥庞杂,轻松掌握国学常识,体味探索中国文化奥义之妙趣! 

择要论述,多维参照,突破以往国学范畴,增加传统科技与少数民族成果介绍。

系统精梳,简明扼要,轻松好读,助力高效掌握国学精髓。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

当当购买戳👇

京东购买戳👇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读者越困难,我们越贴心”——中南传媒为居家抗疫者免费赠送多款音视频产品

非常时期,非常心意——六部名著限时免费听

十几万网友等蔡澜“翻牌子”,和有趣的人聊天是怎样一种体验?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国学入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