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收录了古代各种各样的“段子”!
与其相忘江湖,不如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关注
“舌根于心,言发为华。”《舌华录》之名,盖取佛经“舌本莲花”之意。《舌华录》之书,是晚明安徽歙县人曹臣广收近百本前贤著作,“采前人问答之语有意味者”,又收录同时代人物的清言妙语,分类编次而成的一部“世说体”小说。
△ “半日闲”《舌华录》,岳麓书社出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如果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古人对于巧妙言辞的态度可堪玩味。一方面,儒家有“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巧言令色,鲜矣仁”之语,明显不喜欢所谓的花言巧语。道家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对美言的可信度提出怀疑;而庄子提出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更是将言意对立,从根本上消解了“言”的存在价值。虽然儒道两家立意不尽相同,但其对言辞的轻视却是暗通的。
另一方面,尽管在理论上有这种警觉,事实上却并没有人会真的抛弃言语这种上天赋予人特有的能力。儒家的孟子就有好辩之名,所谓“外人皆称夫子好辩”。道家的庄子虽然主张“得意而忘言”,但这种意思也须凭借言语才能表达。《庄子》洋洋洒洒八万余言充满思辨色彩,他与惠施的濠梁之辩也尽显其辩才。当时诸子百家,更有名家以善辩成名,纵横家凭辩才游说诸侯,左右时局。早在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言”提升到可以使声名借之不朽的高度。“立言”于是成为人们立身扬名、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在这种背景下,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中,都记载着大量各色人物的隽言妙语。《舌华录》收集的就是从先秦到晚明人物的“仓卒口谈”,厘定为慧、名、豪、狂、傲、冷、谐、谑、清、韵、俊、讽、讥、愤等十八类,共有一千余条。其文短小精悍,每条互相独立,字数多不满百,读来相当轻松。有些诙谐幽默,饶有情趣,如同一篇篇微型小说,甚至可以称为古时候的段子。
《舌华录》收录的大部分是人们往来问答之语。如皇帝向书法家大臣提出二人书法谁更胜一筹这种问题,大臣不敢直言怕触犯龙颜,又不甘摧眉折腰自我折辱,如何两全其美,值得玩味。也常有同辈开玩笑,故意刁难,而对方也能从容应对,甚至不动声色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不恭者自讨没趣。无论如何,这些仓促之间的应答能化解尴尬,显示人物的机智敏捷,也很为后人津津乐道。具体的应对策略,似乎可以见出“大文化”与“小文化”、经典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兼容并蓄。
如很多故事都是文人士大夫引经据典,巧妙地让经典中的成句为我所用,如:
王俭为吏部尚书,有客姓谭求官。曰:“齐桓灭谭,那得有汝?”答曰:“谭子奔莒,所以有仆。”
其中宾主双方所说的“齐桓灭谭”“谭子奔莒”都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同盟故也。”王俭的发问,既是开玩笑,也是看对方是不是熟悉典籍的同道中人,是对对方文化水平的试探。谭姓者能从容应对,想必能达成所愿。
除了这种读书人之间对暗号般的引经据典,还有很多例子展示的是更加大众化的民间智慧。如:
刘贡父觞客,苏子瞻有事欲起,刘以三果一药调之曰:“幸早里且从容。”坡答曰:“奈这事须当归。”满座大笑。
宾主所言分别是三种果子和一种药物的谐音:杏、枣、李、肉苁蓉,柰、蔗、柿、当归。这与民间婚礼上用枣、花生、桂圆谐音早生贵子类似,是一种非常俚俗的文字游戏,妙趣横生,调节气氛,使满座尽欢。
在日常生活中,言语不仅仅是人们互相交流沟通的最基本工具,只言片语,也是展现个人素养、胸怀的重要载体。所谈之事,又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观《舌华录》,不仅可以学习言辞之巧,更可观世知人,增进对古代社会的了解,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学习古人的人生哲学。
比如其中的很多条目涉及当时的文化现象,如:
太子洗马兰陵萧诩,爽俊有才辩,尝谓阳玠曰:“流共工于幽州,易北恐非乐土!”玠曰:“放兜于崇山,江南岂是胜地!”
类似条目还有很多。双方针锋相对,其实都是对对方家乡出言不逊,体现了经过多年分裂战乱、刚刚一统的帝国内部地域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晋时南北人民尚未完全融合的情绪。
又如:
王僧虔子慈,年十岁,同蔡兴宗子约,入寺礼佛,正见沙门等忏悔。约戏之曰:“众僧今日何乾乾?”慈应曰:“卿如此不知礼,何以兴蔡氏之宗?”
蔡约主动挑衅,对王慈直呼其父王僧虔的名讳(“乾”谐音“虔”)。王慈不甘示弱,答话中也嵌入了蔡约之父蔡兴宗的名讳。今人看来可能不明所以,但在古代讲究避家讳的背景下,对子直呼其父名讳是很失礼的行为,书中由此引发的唇枪舌剑为数不少。
书中还有很多有关南北朝时的条目,体现了当时文化较发达的南朝人对北朝人的轻蔑,这与文学史上关于当时文学态势的论断可以参看;又有很多魏晋和晚明时期士人的言谈,都展示出一种率真洒脱的气度,可以看出当时时代的风潮。通观全书,作者的取舍褒贬是一以贯之的,即推崇潇洒率真,轻视鄙啬俗气;提倡真性情,反对假道学。书中所记人物多为当时政界或文化界的名人,在其他典籍中,他们给我们一贯的印象似乎是法相庄严,遥不可及,而本书却可以通过他们日常生活的一言一事,让我们窥见大人先生们的另一副面目——即便位高权重,如果行为苟且,也会出丑露乖。
如“冷语”中记载了高官和凝的一件糗事:
冯道、和凝同在中书。一日,和问冯曰:“公靴新,价其值几何?”冯举左足示和曰:“九百。”和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诟责久之。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
在这类故事中,名人被拉下神坛,光环完全消解,成为被戏谑的对象。
本书也有很多条目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慧语”中记载一则故事:
孟敏尝至市贸甑,荷担堕地,坏之,径去不顾。适遇郭林宗,见而异之,因问曰:“坏甑可惜,何以不顾?”孟曰:“甑已破矣,顾之何益?”
现代经济学中有“沉没成本”一说,指已经付出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挽回的成本。孟敏当然不知道“沉没成本”一说,但他的旷达气度让他可以洒脱地面对破甑之事。古今对照,对我们的生活不无启发。
还有一些条目涉及子女教育问题,如:
王敬弘未尝教子孙学问,各随所欲。人问之,答曰:“丹朱不应乏教,宁越不闻被棰。”
由此可见,古人教育子女,不仅有司空见惯的严加管教,也有这类潇洒放任的各随所欲,值得当今为人父母者参考。
此书最早刻印于明万历年间,现存多个版本。这次出版,选用的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刻本。其中原文有一些明显舛误之处,或与出处龃龉,或于文义不通,为方便今日读者阅读理解,笔者或依从原籍,或依文义而径改,未出校记。因时间仓促,所知有限,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郭小丽
2019年5月
本文为岳麓书社“半日闲”《舌华录》前言
推荐阅读
“半日闲”《舌华录》
△ [明]曹臣 著;郭小丽 选注;崔岩 讲解 / 32.00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舌华录》以收录奇人妙语为主。书名“舌华”取自佛经“舌本莲花”。《舌华录》言简意赅,语言生动。书里收录的多是仓促口谈,有很强的生活气息。虽然这些语录距离今人较远,常常又有历史文化背景的限制,但里面的许多妙语却是穿越时空的,今天品读,仍感意味绵绵不绝。《舌华录》成书于明朝,和《世说新语》相差了一千多年,却不妨碍人们将这两本书称为姊妹篇。
“半日闲”丛书(共7册)
△ [明]张岱等 著;黄尚文等 选注;崔岩 讲解 / 221.00元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中国古代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人从中汲取古人智慧的丰富宝藏,也是中国人寻找心灵寄托的精神故乡。
“半日闲”丛书取“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意,选取古代典籍中以闲情逸趣为主要内容的部分图书,精选篇目加以精注精校,并衬以精修高清古代名画,图与文相得益彰,古朴自然。采用进口轻型纸,锁线露背装订工艺,便于携带和捧读。
读者可扫描二维码获取讲解音频,以对书籍内容更了解,阅读过程更顺畅。
已出书目:《舌华录》《智囊》《情史》《笑林广记》《夜航船》《子不语》《山海经》。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偷得浮生半日闲:自在时光,读读这几本趣味“闲书”十二首“苏诗”,读懂东坡的豁达与潇洒
湖南文献的搜集整理,这个人厥功至伟
以江湖郎中为主角的,这本书当推第一
公众号: 岳麓书社
觉得今天的推送还不错?
顺手关注一个呗!
(长按识别左方二维码即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半日闲”《舌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