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连载:《顾世雄》青葱岁月——“文革”开始的就近入学
《顾世雄》青葱岁月
“文革”开始的就近入学
作者:徐建国
顾世雄 4 岁上的幼儿园,地点就在他家附近的友好街下塘。老师是上海市区分配来的,是一个个子娇小、嗓音甜美、形象美丽的女老师,姓张。顾世雄很喜欢这位上海老师,因为她爱每个孩子,课又上得非常精彩。张老师也最喜欢小顾世雄,因为他乖巧、懂事。
每天,妈妈先将顾世雄送入幼儿园,再去位于北镇的张家桥畔缝纫社上班。晚上,妈妈下班后,总是先从幼儿园把顾世雄接出来,再回家烧饭。每次接送的时候,张老师总会与顾世雄的母亲交谈几句,聊聊家常。有一次,张老师十分肯定地对顾世雄的母亲说:“你家顾世雄啊,将来一定会在画画上有出息的!”母亲表示不相信,张老师就说:“顾世雄无论画什么,都很像。”
从幼儿园“毕业”后,顾世雄升入了枫围中心小学。当时枫围中心小学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甲班和乙班。顾世雄在乙班,二十多年后成为他妻子的程琦楠在甲班。在枫围中心小学的六年里,顾世雄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在同学中有号召力,因此,他一直担任班长、少先队大队长。1966 年上半年,13 岁的顾世雄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马上要升初中了。一天,班主任在街上遇到了顾世雄的妈妈,对她说,顾世雄小学六年级成绩全优,学校准备保送他进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
1963年,顾世雄在枫围公社中心小学就读时所获的“优秀少先队员”奖状
但就在那年 ,“文革”开始,顾世雄他们被通知,以前说的保送、推荐通通作废,全部毕业生就近入学,北镇的入公办的枫泾中学,南镇的入民办的建枫中学。顾世雄居住在南大街,因此只能进入民办的建枫中学。
就读中学期间,除了正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外,他还在宣传队拉二胡。 那时令他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当年的枫泾镇人民桥边老银行石库门天井里,有一天竖起了一块高过屋顶的大铁皮。铁皮是焊在巨大的三角铁框架上的,铁皮的前面还搭起了一个与它等高的脚手架。这引起了顾世雄巨大的好奇心:这是做什么呢?于是,他天天抽空去看一看。今天去,他看到一个中年画家,用白色的油漆将大铁皮漆得铮亮。明天去,他看到画家正在用油画笔在白色的底板上打草稿。从草稿的图形看,是一幅《毛主席去安源》的巨幅画像。一天又一天,毛主席的全身立像渐渐从画面上浮现出来了,毛主席手中的那把红色的雨伞画上去了。那去安源煤矿的小路上,一块一块的小石子堆上去了。路边的青草也栩栩如生地从那条小路边长出来了。最后,画家开始精心地绘制毛主席的头像。在他的笔下,毛主席的五官轮廓渐渐显现。最后,毛主席似乎要从画面上走下来了。
这给十四五岁的顾世雄以巨大的冲击:画,可以把人和风景画得这样像!实在太神奇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三年过去了,顾世雄作为六九届初中毕业了。那时,全国各地都已取消高中、大学的招生,所有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都必须“上山下乡”。就是让城镇户口的学生,初、高中毕业后,将户口迁到边疆、农村,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
当年的枫泾镇,毕业生的去向有黑龙江、云南、安徽。顾世雄的父母合计来合计去:黑龙江太冷,儿子最怕冷,不能去!安徽穷,也不能去!云南,虽说离上海有 2000
多公里,但那是建设兵团,每月有 26 元的工资,2 元边疆补贴。最关键的是,云南是亚热带气候,儿子在那里不会冷。于是,夫妻俩咬咬牙,同意儿子报了云南水利建设兵团。
《顾世雄》一书目录
待续
云南知青顾世雄老师和外国友人进行艺术文化交流(知青情缘)
【相聚枫泾】参观知青艺术家顾世雄艺术工作室。(知青情缘)
《不忘初心~顾世雄师生作品展》参观纪实(沈成林)
云南知青顾世雄书画艺术参观记(刘东亮)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