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忆】知青楼前的照片(赵全国)
【知青回忆】
知青楼前的照片
作者:赵全国
题头的这张老照片,诸位可能有点眼熟吧?它是在近半个世纪前拍的。具体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能断定是在1969年的10月,秋收时节。那时,我从上海带着个破旧的照相机回海源,用它拍了二三卷胶卷。很多年后,包括这张照片在内的老照片大部都从大家的记忆中消失了。幸好几年前,它被照片中的一位知青找到并发上了网。从此就被不断引用。我觉得,这是海源知青班在山乡留下的最生动又极富时代感的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四人,从左到右是:本人、于国胜、陈呈祉、陈同凯。背后那幢二层楼房,下面是生产队礼堂,上面是知青宿舍。看四人身上还算整洁的衣裳和那两只空谷箩,可以推断那是正在出工的途中。彼时,我们下乡不到一年,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们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并自信地感到,自己正大步走在与贫下中农结合的康庄大道上。总体来说,我们还是相当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这一点从照片上就能反映出来。
我们四人都微微侧身坐在扁担上,双眼远望着前方,面带笑容。国胜举起左手指点前方,更使整个画面顿时有了立体感,生气勃勃起来。看到了吗,本人胸前带着一个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其实他们也佩戴着,只是角度关系被遮住了。可以说,那时我们之所以能克服了一个接一个生活上、劳动上的困难,跟胸前红太阳的鼓舞密不可分。
见过很多知青的集体照,大多是整齐地排成行,有的还举着一本语录,表情庄严而死板。当时的集体照基本全是这个样子,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现在审美观变了,一眼就能看出那些集体照片太做作,一点生活气息也没有。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张照片虽说也是摆拍的,却也有抓拍的成分。国胜那个手指的动作应该是即兴之为,是抓拍的。国胜那生动的一指,正巧挡住了同凯的半个脸,这是照片最遗憾的地方。估计是拍摄者抓住了前者却疏忽了后者。唉,妙也斯,憾也斯!如果纯粹是摆好姿势拍的,哪会出现这种纰漏呢?
不知怎地,我又由此联想到伦勃朗的名画《夜巡》。十几个射手连的成员,每人付给画家一百荷兰盾,要他画一幅集体画。画家经过苦思苦想,终于将十几个人安排得非常巧妙。画中人各有各的的表情,各有各的动作,而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准备出发夜巡的生动场景。可惜射手们的欣赏水平太蹩脚,居然厌恶那幅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富有戏剧性的作品,并怒冲冲地将作者告上了法庭。我个人感觉,这张知青的老照片无意中走出了呆板的、整齐划一的标准窠巢,与荷兰画家的名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若问这张照片究竟是谁拍的呢?当年谁也没想到它几十年后会成为一件珍贵的收藏品,并没对它太在意,因此已经没法查考了。我只能应用排除法,排除了不可能的和可能性很小的,大致可以确定它的作者是蒋惺伟。他在多年前就去世了。惜哉!
今年11月中旬,我准备随插友们重回山村。
开始我还在想:照片上的四人这次全须全尾地回到了海源,如果原班人马在原地再拍一张合影,那该多有意思啊!人还是那些人,楼还是那幢楼,但时光真像把杀猪刀,当年的青葱少年现在个个双鬓染霜了,就连那幢楼房也衰老了。不但原来的人,原来的楼,一样地坐在谷箩上,一样地摆出原来的pose。
知道山村改革开放以来变化很大,但我估摸着变化再大也不至于连给我们当道具的谷箩也消失、借不到了吧?我还考虑过细节:国胜那只画龙点睛的左手是非指不可的,不过位置要微调,不可再遮住同凯的半个脸……照片下还要配上一句话:“穿越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这样应该会引起老知青们的一番感慨的。
现在情况有变,“旧照新拍”肯定是做不到了——先是我因健康原因难以成行,后来国胜因家中有事也不能去了。一切都想得妥妥帖帖的,可惜白想了。
回第二故乡的知青“还乡团”临行前,我郑重地嘱托他们,一定要在知青楼前留影,因为它是我们海源知青的一张名片——过去是,现在也是。后来他们确实在知青楼前拍了一张五人照。尽管拍得不如那张历史照那么生动,我也很高兴了。当年的四人中有两人未到,只有两位陈大爷前后进入了两张相隔49年的照片。若是久未谋面的老友,乍一相见,谁还能认出他们呢?
五位插友的新照
来源:上海休闲玩吧网
本文 由《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