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故事(辛一)
北京的故事
作者:辛一
如果从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猿人燃起人类文明的圣火时算起,北京地区已经历了50多万年的发展……
古老的皇城,无论时光飞逝,它的大气磅礴始终岿然不动。这里停留着厚厚的历史光影与尘埃……
一瓶老酸奶、一根老冰棍,蹲在城墙根下,听那些“老北京”摇着扇子与你慢慢道来。一年又一年,北京始终逃不了一个“老”字,老北京、老北京,这里充满了让人着迷的京味儿,让人神往的古老故事。
它处“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天设地造的优越条件为人类的诞生和繁衍埋下了伏筆。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时代潮流,我第一次来到这京畿之地。六朝古都,帝王宫殿,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朝暾夕曛……恍若人间仙境。
后来在厂里搞计划。那时出差去广州或东北都要在北京转车,便有了浏览北京的机会。有一次住在前门附近大概叫东四胡同的一家旅店,这是一个大四合院,店主说这里以前是一个京官养外宅的地方。因在部里办事,我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得以把北京逛了个遍。以后到北京转车,我只是坐地铁到天安门转一圈。有一次在天安门抽烟被罚了五元线,那张罚单好生精致,印币纸,挺刮,一抖“哗哗”响,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管理处”的印章醒目大气,透着威严和权力……那张罚单我始终认为假以时日可成为文物,只是压在玻璃板底下不久就不见了,很是惋惜。
近几年,年年去北京看望我哥,便有了旧地重游的想法。
我决定去长城。当年还意气风发,如今已脚步蹒跚。每天清晨前门大街便有公交的人在吆喝:去八达岭长城,20 美元……怎么还要美元?对方是个很白净的中年人笑得很灿烂:……是20每人。我便说:口齿不清停顿不对,对方瞥我一眼:你老耳朵有问题……
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仰眼环顾,那些饱经风雨和历史冼礼的城墙砖石绵延20多千米,在崇山峻岭之中,那些裸露的蜿蜒伸展的墙垛横卧在苍穹之下,那些荒凉毫无雕饰的箭口烽火台不事张扬仍然掩饰不住当年金戈铁马的不屈风骨……站在八达岭的最高处临风抒怀,宠辱皆忘……回首已经翻过的八达岭长城,不时感到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
如果说先农坛是皇上种地的地方,那么天坛则是明清两代皇上祭天、求雨和祈求丰年的专用祭坛。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回音壁,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通道一丹陛桥将两组建筑连接起来。皇上祈告完毕,回音壁便传来回声,意即“以达天听”。历史上共有23位皇帝亲御天坛向皇天上帝顶礼膜拜虔诚祭祀。
从天坛出来坐地铁可直达地坛。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对地坛仰慕以久。地坛是中国仅次于天坛的第二祭坛,也是中国最大唯一的“祭地”之坛。地坛内遍植柏树,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明清两代共有15位皇帝在此连续祭地长达381年。
《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散文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人的深情讴歌,借助地坛这个载体,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在地坛,作者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徜徉在地坛内,寻找作者笔下那些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玻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苍幽的柏树及野草荒藤……那些不知名的小昆虫……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我去地坛的那天下午,太阳光阴沉,透过厚厚的云层,照在地坛内大片银杏树上,有个老人摇着轮椅,两个孩子在嘻笑追逐,一群鸽子时时被惊起,“嗖”地一声飞上天际……园内少人,我分明感到史铁生坐在轮椅上俯视这块他告别人间最后的地方,他的眼神沉郁而哀怨……
三里屯酒巴街,每到夜色阑珊,这里灯红酒绿流光溢彩,映衬着大都市的喧嚣与奢华,被追逐非主流的都市白领和新新人类广为效仿,也有不少惬意而放浪的洋人……最有感觉的时光是在夜晚,充满着慵懒和缤纷的色彩……
北京的簋街在东直门立交桥西,曾经叫鬼街,因为彻夜灯火不熄,夜里远远看去灯火飘摇,就像一团团鬼火……猎奇者不少,街上只是些熟食和小吃。如同苏州的甪直古镇,名字有些奇葩而已……
我到北京,我哥很高兴。因白内障,视力很差,走到跟前才能看清,又因耳背,有时我们交谈还得借助纸笔。
他更瘦了,我带给他一套真丝睡衣,他穿在身上高兴得咧着嘴笑,看着衣服在他身上晃晃荡荡,我却有种要哭的感觉。我在甘肃裕固族自治区观景台上,一个资深的佛教人士给了我一条饰有金色花纹的“哈达”,我把它挂在我哥脖子上,他兴奋得如同孩子般手舞足蹈……听力、视力的衰退,使它的生活空间更显逼仄,他太寂寞了……他终究没有回故乡去,如成行于他本人和伴行者都是一种担当和风险。
作为这座城市曾经的劳模,作为杭甬高速公路的项目经理,作为曾经南征北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他的高光时代留给他太多的回忆,这种回忆温馨而又苦涩……
他手绘家谱,给在天国的父母写信:……父亲,您今年已113岁;母亲,您也已108岁;我也已是杖朝之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双亲的无比追思……忆及故乡和亲人,他难抑情感,几度梗噎,几度掩面而泣,乃至失控,几近号啕……让人悲从心来,不忍直视……我的大哥,我风烛残年的大哥……
北京的煎饼果子不错,我每天在前门转车时都要在护国寺前买上一份。在丰台有一个从甘肃庆阳来的姑娘给人打工摊煎饼,每天要摊好几百个,工资才二千多点……知我从兰州来,她便很高兴,摊的煎饼色香味俱佳。临走那天我已吃过晚饭,又特地到她摊前要了份煎饼果子,她很高兴,问我:明年还来看你哥吗?不知为什么,我眼框一热,连忙转过身去……
(左为作者,右为作者大哥)
秋风瑟瑟,夜色四合。
别了,北京!
人生脚下的每一步都是新的起点,留在身后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人生的故事……
2020年9月18日于上海
作品荐读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