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先进典型 | 喜讯!十堰扶贫一线女干部金梅荣登4月“中国好人榜”

十堰文明网 十堰基层党建 2019-05-26

近日,传来一个好消息

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金梅

荣登2019年4月“中国好人榜”


“十堰基层党建”微信曾率先发布

金梅教授在深山扶贫的感人事迹

↓↓↓

脱贫攻坚 |《我的扶贫日记》(9)——深山里来了位女教授


通过报道,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栏目了解到金梅的先进事迹后采编人员还专门远赴深山,再次进行深入采写,向全国观众展示了金梅教授在山村扶贫的感人故事。↓↓↓


先进典型 | 正在播出!央视《新春走基层》聚焦十堰扶贫干部



榜 样 事 迹

作为全国300万名扶贫干部的一员,自2014年8月起,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金梅进入离家300多公里外的柳林乡公祖村扶贫,一干就是五年,足迹遍布公祖村的每个角落,真情帮扶每一个贫困户,成为深受乡亲信赖的贴心人。



入户走访,一天步行28公里


2014年8月28日,金梅作为汉江师范学院扶贫工作人员,启程赶往竹山县柳林乡公祖村。当时,十堰通往竹山的高速公路还没有通行,从竹山县城进入柳林乡的国道还没有完成路面硬化。每次从十堰驱车到公祖村,山路崎岖难行,单程就要花7个多小时。遇到大雪封山、暴雨等恶劣天气,进山入户的路就更加难走了。



进驻公组村后,金梅就开始入户走访。村上的贫困户大多住得很分散,有的住在海拔1600多米的山林里,有的住在大山的脚下,不能驾车,全靠步行,金梅几乎走遍了周边的大小山头。最多的时候,一天走访9户人家,行走28公里。她说,村民们都很淳朴,和他们打交道时间长了,村民们家里有什么事,都找她诉说。时间久了,她对村里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基本情况都已经了然于心,哪家有几口人、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贫困,主要困难是什么,她都记挂在心上。


真情帮扶,贫困户致富有了引路人


在扶贫5年多的日子里,金梅老师和其他驻村干部群策群力,帮助村民解决了许多困难,公祖村的变化实实在在:烟叶种植规模越来越大,2018年全村93个烟叶种植户中45户贫困户;新成立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60多个贫困户投入农业生产劳动;在新建起的安幼养老中心筹建了“扶贫车间”……



作为教育工作者,她很重视贫困户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帮助孩子们继续学习文化知识。去年3月,金梅到贫困户熊正万家走访时,发现他儿子在家,没有去学校。询问得知,熊正万的儿子得了中耳炎,脓都把耳朵堵住了,上课听不见老师讲课,他因此萌发了休学的念头。金梅赶紧把熊正万的儿子带到村里的卫生所去看耳朵,并给他做思想工作。


医生开了药,金梅不放心,隔几天就打电话给小熊,叮嘱他按时吃药。半个月后,他的耳朵好了,经过金梅的开导,又回到学校去上课了。2018年9月,小伙子顺利考取汉江师范学院。开学报到那天,金梅亲自领着他办理报到手续,贴心地为他买了生活用品。


长年坚守,誓将扶贫工作干到底


从2014年开始驻村,工作队的队员换了一拨又一拨,而金梅克服家庭困难,不惧工作条件艰苦,始终坚守在扶贫一线。同为扶贫干部的刘汉禄打心眼里佩服金梅:“她政治觉悟高、入户频率高、工作热情高,群众对她的满意率也高。”



今年2月16日,央视摄制组来到了柳林乡公租村,正赶上驻村工作队召开现场庭院会,村里请来了技术人员教大家种植烟叶技术, 金梅负责现场动员、协调,为大家解决具体困难。



如今,金梅已经53岁,快要退休了。这两年,也是我国决胜脱贫攻坚最关键的两年。她深情地告诉乡亲们,还要继续留在公祖村,直到村民们全部脱贫。“能在退休之前看到乡亲们脱贫奔小康也算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件大事,我感到很荣幸,很满足。”她笑着说。


走过泥泞的山路

迈进陡峭的大山

到需要帮助的地方去

到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去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就是金梅坚持的意义

一起为“中国好人”金梅点赞





来源/文明十堰
编辑/何磊   责编/陆璐  审核/徐文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