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点赞!深圳打造“深蓝样本”,“盐田实践”获得高度关注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
以及珠江口近海域超大型城市
如何有效统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
提升海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是提升城市发展韧性
强化城市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所在
7月16日
经济日报刊发
《深圳全面提升陆海综合管理水平
——打造“深蓝样本”》一文
对深圳市以盐田区为例
探索科技为打造“深蓝样本”助力
进行了详细报道
碧海蓝天、水清沙白,美景如画,其背后离不开海洋生态治理。盐田,这座鹏湾之畔的山海城区,正通过多种方式,“积跬步以至千里”,为海域生态治理以及城区的绿色、低碳发展作出努力。
科技为海洋生态治理“添砖加瓦”
海域生态治理非一日之功。如何推动形成长效精细化监管模式,实现海域生态维护的长治久安?“用科技的力量。”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局长姜文清给出了答案。在全面实现水污染治理基础上,着重从陆源污染整治和长效精细化治理上下功夫,推动建设“互联网+统一指挥+综合执法”系统,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系统。
姜文清说,作为盐田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盐田区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投资了2727万元。该项目已共建共享164个现场监测子站,开发17套业务软件、1个信息互动平台和移动端App,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监控中心建设。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建立起对全区水(地表水、降水、海水)、气(空气、负氧离子)、声(噪声)、污染源(废水、废气)的全要素、全天候的智能监测监控,实现了海域环境的长效精细化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盐田区环境监测监控系统通过对结果数据进行有效判断和分析,实现了由“点末端监控”向“全过程监控”的转变。据姜文清介绍,盐田区环境监测监控系统通过融合盐田区碳币系统和城市GEP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以全民低碳生活、生态环境提优、城市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通过新兴技术手段,全面推进辖区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全力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通过搭建“双碳行动、自然生态、科技监管、环境质量、应急减排”五大板块践行“两山”理念。“未来,盐田区将打造成为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智慧环保标杆城区。”姜文清说。
2021年,盐田区主要入海河流年均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及以上,近岸海域年均水质达到海水一类标准。深圳市东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何敏霖对近海水质提升感触颇深:“我们从2011年开始负责盐田区大梅沙邻近海域的海洋垃圾打捞清运工作。随着海域生态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水质环境明显提升,过去常发生的近海赤潮也很少见了。这两年,我们在日常出海作业中还能经常看到海豚。但是,目前近海垃圾以塑料、包装袋等白垃圾为主,每日大约能打捞清理1吨多,主要还是由出海船只、游客随手丢弃造成的。”
此外,为提升船舶污染物处置能力,深圳海事局联合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大力推动污染物岸上接收处置设施建设,加快补齐港口接收处置能力不足的短板,并做好港口接收设施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设施的有效衔接,推动逐步建立船上储存、岸基接收处理的“零排放”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靠港船舶水污染物接收、处置难的问题。
深圳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朱志强说,目前,深圳34家码头通过委托第三方接收单位或建设岸上固定接收设施的方式,已基本具备船舶含油污水、垃圾、生活污水岸基接收能力,其中金色海岸、邮轮母港等全部客船码头和部分货运码头已完成船舶生活污水岸上固定接收设施建设,并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为实现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目标打下良好基础。当前,深圳正大力推进船舶含油污水本地处置能力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可有效改善辖区船舶含油污水需要异地转移处置的困境。
深圳,已建立起
“政府—企业—社会”三方
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新模式
开拓出人海和谐共生的美好新局面
盐田区,也正在通过
科技助力、多方合力等方式
为促进深圳海洋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作出应有贡献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经济日报
编辑:巫宇琨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往期回顾
超百万奖金等你来拿!第十四届深创赛盐田预选赛项目征集开始啦!
深港新“盐”值⑥ | 老旧工业区破旧赋新,加速蝶变万象城2.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