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
冷门文史哲
手机淘宝扫一扫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生成问题占据了法国思想界的中心,梅洛-庞蒂、J. 依波利特、J. Cavaillès、Tran Duc Thao 等都转向胡塞尔以求理解生成。德里达在1953—1954 年以胡塞尔为研究对象,以“生成”为主题写成的硕士论文《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显然也受到当时学术界氛围的影响。德里达说:“事实上,是胡塞尔的方法帮助我怀疑在场的概念以及它在所有哲学中的基本作用。”可以说,正是胡塞尔启发、推动了德里达思想的纵深发展,现象学是解构理论的助产士。David Wood说得非常准确,德里达是现象学的孩子。如此说来,胡塞尔就是结构理论的父亲。
基于上述德里达与胡塞尔的关系,作者以德里达的三个重要文本为文献依据,梳理了德里达解构理论三大支柱原理的产生过程。一是通过探讨《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凸现了德里达的重要的理论收获:“差异”原理;二是以《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译文与导论》为基础,揭示了德里达在对胡塞尔思想进行挪用和改造的同时发现了未来解构理论的重要支柱:“延迟”原理;三是以《声音与现象》为核心论题,在关注德里达对胡塞尔符号学理论的误置和阉割的同时,将关注重点落在德里达在误置中的意外发现:“充替”原理。
德里达在谈到自己的胡塞尔研究思路时承认:“我们最终认识到,最好的出发点是胡塞尔思想的‘最后的’状态。”重要的不是彻底放弃目的论,而是对其中所包含的暴力和危险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以免堕入独断论和决定论之中不能自拔。因此作者在书中尽可能淡化目的论的因素,弱化必然性的强权,充分关注随机的、偶然的和突发的契机,以便凸现那种非目的论的、自己与自身未来的发现“擦肩而过”的现象。
众所周知,德里达的文风既具论战性又具文学性,但作者在写作时并没有关注德里达作品的文学性,而是把德里达早期的现象学批判的文献全部看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作品。并且作者将讨论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时间跨度从1953—1967年,文本内容的焦点是德里达与胡塞尔现象学相关的研究和评论,德里达这一时期的非胡塞尔研究的文本仅仅作为边缘域而出现。
在研究方法上的选择上,笔者坚持一种互文式的解读方案,即在德里达和胡塞尔这两位思想者的文本视域之间来回穿梭。这种阅读模式呈现出来的结果不是简单的是与否、对与错,它展现出来的是德里达运用解构策略的得与失的交错性。在这样的阅读方法中,既能够目睹两个不同视域的并置、启发和融合,也能发现它们的差异、排斥和对抗。让书的作者走开,让不同的所指消失,让意义跨越视界,在交流、对话甚至对抗中自行展现自己的差异和不可能性并进而在相互掩盖中相互揭示、相互穿透、相互替代,——这恰好暗合解构主义的符号学旨趣。
另外,作者在书中尝试一种开放性的策略,也就是说,反对文本中的话语霸权,坚持思的异质性和开放性,尝试将话语既向现象学开放又向解构理论开放,同时也向作为第三者的其他学派开放。
作者介绍
方向红
方向红,男,1967年出生,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东亚现象学会(PEACe)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德国哲学和法国哲学,尤其侧重于现象学。专著有《幽灵之舞:德里达与现象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和《时间与存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现象学基本问题》(商务印书馆,2014年)等,译作有德里达的《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和马里翁的《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