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武汉作家方方的“封城日记”
上中学时,课余时间读过不少当代作家作品。其中,武汉女作家方方、池莉的小说一直记忆犹新。她们对底层百姓的市井生活观察得细致入微且很有代入感,每每读完感慨良多。因为疫情的缘故,作家方方和她的“封城日记”,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陆续拜读了一些“封城日记”,字里行间能感受到方方的真性情和情感的直抒胸臆。作家通常都是一个较为感性的职业,尤其是在这种非常时期,人是很容易被情绪左右的,我想方方也没有例外。从她最开始的日记中,能感受到她的紧张焦虑和无处安放的愤怒。但一篇篇读下来,感受更多的不仅是武汉的水深火热,还有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不同于大部分自媒体作者,方方并没有追逐疫情期间一波又一波的热点,或醉心于把墙内墙外的各种材料排列组合拼来凑去。方方的写作姿态似乎更低,从普通武汉人的角度对疫情期间的特殊生活娓娓道来。通篇读完并没有惊人之语令人侧目,也许稍显平淡,但也可能是碎片阅读并未深刻体会到精髓……不能否认的是,“封城日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还是远超那些热衷于点击率和博“赏钱”的爆款网文。
反思疫情期间的大部分自媒体网文。你会发现,当不能更加理性、深刻地认知整个事件时,很多人往往喜欢把问题的根源推向体制、推向所谓“机构”。其实,这是一种偷懒的思考,也是一种讨巧的话术,因为容易博得别人的共情和认同,并且常常会被贴上“敢于直言”的标签。其实,任何事情的发展缘由,都有着诸多因素促成,完全归谬于某一点是缺少深度的思考。近期,因为新冠肺炎,与我们不同体制的日本、美国、韩国同样面临不少舆论的热议甚至质疑,这在某些方面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武汉的局面,一部分是新冠病毒造成的,但不能否认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对原生危害采取硬核措施(封城封路封村……),但却忽略了对次生灾害的预判和应对体系;另外,重大疫情事件向公众报告也不够及时且初期防控预警预案有缺失;突发应急事件的响应机制有效性也不高;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专业化能力不足、决策不科学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对疫情进行反思和总结,其实是为了更好的应对未来的种种不测,谁也不可能保证未来不会再次出现比COVID-19更流氓的病毒肺炎。面对如此汹涌的疫情,作为个体的我们大多看似很无助、焦虑甚至恐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所有苦难的根源都来源于外界,与自身无关。在这次疫情中,不少国人表现出的公民素质和科学素养令人堪忧。“双黄连”本没有错,有问题的是那些原本没病却到处疯抢甚至乱吃的人;“封城隔离”也没有错更不是限制人身自由,错的是那些从疫区来却谎报瞒报甚至还到处传播病毒,毁了一城人健康的某些人……
在武汉以及湖北等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还有一些新冠轻症患者或伴有低烧的普通感冒患者,封城之后陆续蜂拥来到医疗资源捉襟见肘的武汉各大医院,跟那些有基础病症的危重患者一起抢资源。原本,这些轻症或伴有低烧的普通感冒患者吃点感冒药或者中药、注意一下休息、多喝点儿水,甚至医院都不需要怎么去,过几天就会自愈。但这些人在各种小道消息、不良自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紧张氛围下,纷纷涌入武汉各大医院。很多人甚至连夜排队住院治疗,交叉传染、小病大治、过度用药、心情紧张压抑……原本小病估计也要变成大病了。而那些真正的危重病人反而由于没有排到床位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出现大量死亡病例。这种源于人性深处的恐惧和应激心理反应,如同多米诺骨牌拨倒了一个又一个不堪重负的新冠或非新冠肺炎患者。如果是成群结队聚集在有限的医院门口抢病床,那更像极了群体踩踏事件,心理学称之为“羊群效应"。当然,不能否认的是:某些政府机构对封城后伴随群体恐慌而来的医疗资源挤兑、某些舆情对社会造成混乱等次生灾害,缺少预判和应对体系,应急预案和措施尚无法在这样非常时刻有效引导恐慌人群。这些都是今后需要进一步优化应急工作机制之处。
引用网友溦雨的一段话:灾难面前芸芸众生千姿百态,如何选择是个人的权利,历史不能假设,事实没有如果,事情来了就努力解决,而不是各自为政,互相指责。方方也说过:基层干部很难在3天内完成排查任务,最后不也完成了吗?有谁考虑过他们吗?体制下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谁能独自承担历史的苦难?争取的每一秒都可能意味着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完整的家庭。我不想歌颂谁,不过是谋生而已,也不想批判谁,如果控制不了疫情的蔓延,恐怕我们也不能躺在家里大放厥词。我只想说的是事实就是事实,每个人眼里的事实是不同的。技术的发展给每个人都赋予了舆论监督的身份,这是一个猝不及防的身份,有的人愤怒、有的人焦虑、有的人悲痛、有的人岿然不动……如何不被舆论牵着鼻子走,如何辨别舆论的真假,如何保持理性,相信都在于个人的选择。日子还是要过,打完这些字的时候也已经几分钟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