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院之声丨浙江大学中国语文研究中心第八届学术研讨会暨王维贤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成功举办

中国语文研究中心 浙大文学院 2023-03-30


浙江大学中国语文研究中心第八届学术研讨会暨王维贤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于2022年11月12日至13日在杭州华北饭店举行。会议由浙江大学中国语文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办,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文学院协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河南、湖北、湖南、浙江、内蒙古等地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特邀嘉宾及在杭高校学生参加了会议。


11月12日上午8点30分,大会正式开幕。

浙江大学中国语文研究中心主任王云路教授主持开幕式,一一介绍了与会的学者与嘉宾,对来自全国各地线上、线下的参会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同时转达了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教授的亲切问候和对大会的诚挚祝愿。

王云路教授主持开幕式

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国栋教授致词,他对参加本次大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借此机会介绍了浙江大学文学院“两尖两体两翼发展,三古三新三足鼎立”的发展战略,阐释了缅怀和纪念百年来开疆拓土、奠基学脉、学派、学风的学者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浙江大学文学院为继承优秀学术传统而进行的编撰《浙大先生学记》、举办 “大先生”活动周、纪念“大先生”学术会议等活动的情况。最后,对王维贤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崇高人格表达了崇高敬意。

冯国栋教授致词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杨亦鸣教授对大会的如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化用习总书记到江苏视察时提出的“强富美高”,盛誉浙大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具有学术引领性强,办会水平高等优点,肯定了会议对“语文现代化”内涵的坚持,并表达了对王维贤先生高尚师德和学术成就的崇敬之情。

杨亦鸣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原中国逻辑学会会长邹崇理先生通过视频方式发表致词,他表示,王维贤先生是逻辑学和语言学领域德高望重的前辈,为中国语言学、逻辑学培养了一批强大的后备军,王先生基于逻辑视角研究语法的全局、高远的研究观,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邹崇理先生以自己的学术经历为例,回顾了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逻辑百科词典》中由王先生撰写的语言逻辑词条对自己学术生涯影响。

邹崇理先生线上致词

暨南大学文学院邵敬敏教授在致词中表达了作为王维贤先生开门弟子的兴奋、自豪和感激、缅怀之情。他深情地回顾了在原杭州大学和王维贤先生等各位大师指导下的求学经历,认为举办王维贤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对于学习先生的崇高品德、回顾先生的学术贡献、传承先生的学术思想,慎终追远、缅怀恩情、激励后学、薪火相传,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邵敬敏教授致词

开幕式后,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七场大会报告,分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学术研讨和王维贤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两组同时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余位学者、嘉宾汇聚一堂,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自身经历感受出发,或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中国语言文字研究事业的多维视角与前沿进展,同时与时事热点相结合,突出语言文字研究的服务性与功能性特质;或抒发感恩传承的深厚情怀:有继承王维贤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汇报,有重温先生学术成果的总结陈述、有阐发先生治学理念的启迪感悟,有追忆往事、缅怀师恩的深情演讲,还有先生家人的温情致辞,报告紧凑充实、精彩纷呈。

11月13日上午,会议圆满落幕。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作大会总结,他通过对本届会议的回顾,肯定了目前语言文字研究的多维性和多元性,指出当下研究的三个特点:一是“入古出新”,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二是“龙虫并雕”,在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三是“无远弗届”,语言学研究既贴近生活,又面向未来。最后,崔老师以黄庭坚的“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作结。

崔希亮教授作大会总结

薪火相传,文脉长存。100年前的11月22日,王维贤先生诞生;100年后的今天,后辈学人济济一堂,继承、发扬王维贤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缅怀恩师仁德风范。王维贤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精神遗产奠定了浙江大学语言学、逻辑学脚踏实地、有容乃大、精进创新的文脉学风的基础,树立了仁爱高尚、笃实严谨的“大先生”典范,高山景行,泽被后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王维贤先生的学术成就和道德文章,必将激励更多学子继续发扬先生的为人治学之道,为科研和教育事业奋发有为、贡献力量。


供稿:浙江大学中国语文研究中心 

编辑:商珺恬

审核:楼煦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