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亲看孩子的眼光完美又伤人(推荐给所有母亲看)

2016-11-17 程予东 予东田圃


                                              

文| 程予东 

母亲看孩子的眼光完美而伤人。


海南考生以一则寓言《最美丽的鸟》生动地描述了母亲潜意识和客观事实的尖锐冲突。


故事大意是这样的:猫头鹰生了一窝小鹰,需要一个保姆,便请多年未见面的亲戚猫来照看孩子。她告诉猫,她的孩子是鸟国里最美丽的鸟。猫在家待业多年,所以非常渴望这份工作,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了猫头鹰妈妈向他描述的小鹰相貌。当猫到林子里寻找小鹰时,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小鸟,但都不符合猫头鹰妈妈描述的小鹰形象。最后,他看到了一窝长得非常丑陋的小鸟,他们的长相和猫头鹰妈妈的描述风马牛不相及。于是,他美美饱餐一顿后走了。当猫头鹰妈妈回家时,只发现一窝的小鹰毛。


孩子在母亲眼中,总是完美的。所以,在猫头鹰妈妈看来,她的孩子是最美丽的鸟;而小鹰对素不相识的猫来说,却是丑陋至极。这充分说明了感情亲疏和事物认知的关系。


母亲从情感上亲近自己的孩子,自然就认为自己孩子最好看了。但是孩子在母亲眼里好看,不一定在别人眼中也好看啊。如果母亲从自己的情感出发来认知事物,那是一种偏狭。这种偏狭是走不远的,或者说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行走,而孩子是要离开母亲的。周围世界的眼光对孩子没有情感的亲近,他们对孩子的看法就和母亲迥乎不同。这样的不同给孩子带来的是一种失落,或者厄运。


这虽然是一则寓言故事,但是它蕴含着人世间的道理。


世间的母亲不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孩子吗?


一位初三母亲在家长会上这样说:作为母亲,我潜意识里一直认为自己孩子是很聪明的,很了不起的。


这是典型的以情感亲疏来决定对事物认知的表现。能靠得住吗?自然不能。你眼里的孩子聪明伶俐,但是他在别人却不一定这样。当他做事情迟缓,学习反应愚笨的时候,别人可能用语言神情等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孩子很受伤,自己是不是也受打击呢?自己的认知和孩子的表现落差大的时候,还能和颜悦色心平气和?估计做不到吧。


这个时候,如果不接受孩子的真实,一味怨艾自责自卑是于事无补的。唯一可行的就是接受面对,理解给予帮助。


孩子在母亲心中是完美的,这不是正确的认知,它会伤人。不以情感亲疏来认知事物,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成熟的眼光。母亲需要成长。


以情感的亲近来认知孩子是促狭的。这种促狭还体现在经常性的比较上:总是对孩子不满意,动不动就是隔壁家的孩子。


你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多懂事,你怎么这样不让人省心啊?


你看隔壁某某某成绩那么好,你怎么这样不争气啊,咋这样没用呢?


母亲习惯于将自己家孩子和别人比,以什么来比呢?以别的孩子的优长来比对自己孩子的不足。越比对越失望,越比对越看孩子不顺眼。为什么要比对呢?母亲的不安全感,对孩子未来的无着感让她心里充填了焦虑,无力。所以别人家孩子在任何一个方面的优长都会撩拨她心底的这种焦虑,好像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优势,有种跌落下去感觉。


这样的焦虑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信息呢?大多负面罢了。很多孩子听到母亲这样的评断都感到自卑,沮丧。他们感受不到存在感自豪感。孩子心底渴望被母亲肯定欣赏,接纳,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而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孩子,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一般来说,母亲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最在乎的人,孩子的本性是渴望得到最亲近最在乎的人欣赏。有的孩子奋发努力就是为了得到家人的赞许。现在活跃在母亲口头的是那句“隔壁家的孩子”,这无形中打压孩子的自信。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父母生了孩子,却不能和他们相处愉快,甚至龃龉不断。归根究底在于不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平庸。


他们看不到孩子努力的过程,看不到孩子缺少的不是指责批评,而是具体切实的帮助。他们惯于以结果来评价论断。某个孩子早上六点到教室里读英语,但是成绩依然不理想。老师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老师看到的是学生进取的姿态。母亲如果看不到孩子进取的姿态,孩子就真的是一座孤岛。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和强大的命运抗争,他的胜算有多少?


每当看到那种对孩子恶语相伤恨铁不成钢的母亲,我的心底就生出无限悲凉。孩子已经够无助了,你,从血缘上和孩子最亲近的人却是这般缺少情意。但是如果我论你无情,想必你一定是不能接受的。因为你背后为孩子的成长碎了一地的心,浸了满襟的泪。


而真正的爱不是这样的,真爱是没有条件没有商量没有选择的面对,接受。真爱是深刻的悲悯。喜欢优秀的孩子,这是旁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母亲看孩子的眼光少一些促狭,多一些辨证;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温情。孩子不至于长歪,成长路上即使受伤了,也有家可栖,有亲可依。




如有兴趣,请关注,更多资源将持续更新……

附热文:


猜你喜欢

1、家庭教育的最终检验是儿女的婚姻质量

2、有些教育,父母不尽责,老师真的无能为力!

3、写作是一种发现,从积累思想启程。(建议收藏)

4、一个班级孩子差异的真正原因在这里(强力推荐)

5、宁波市初中课外名著书目及古诗文背诵篇目(资料备存)



原创不易,关注、点赞、分享,给予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