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8.1《集合思想》微课视频辅导+练习

点右边关注我→ 绿色圃五年级资源 2021-08-08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课后作业


答案提示:

125+27-12=40()

答: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40人。

230×2-5=55(厘米)        30×3-5×2=80(厘米)

答:焊成的钢管长55厘米。如果把3根钢管焊成一根,80厘米。

329+32-50=11()

答:两种都订了的有学生11人。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并画图表示一些特殊数学问题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能集合图表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能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用图描述事物的直观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

◆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例,经过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找出事物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特殊的数学问题,能进行判断和预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彩笔。

◆学具准备:课件,椭圆形纸张若干,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谈话复习三种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方面的特点,引出研究用图表示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在统计知识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能直观地表示数据某个方面的情况,谁能具体说一说每种统计图在表示事物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

生: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生: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师:好,统计图是用图表示事物的很好方式。在数学上,有些特殊问题还可以用其它的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今天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探索乐园”,去研究怎样用图表示事物,感受探索的快乐吧!

板书:用图表示事物。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们观察图形,通过图形的了解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强化了对集合图的理解。明白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时,用什么图形,还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统计图。

二、探索活动1

1.教师口述:某学校六年级(1)班有40名同学,其中女生有18名。板书出有关数据学生讨论: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有什么关系?

得出: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是包含关系。  

师:我们还是从最熟悉的我们身边的事情开始。先来看来自六(1)班的几个问题。某学校六年级(1)班有40名同学,其中女生有18名。

教师板书:全班40人,女一18人。

师:想一想,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是一种什么关系?

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对,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说是包含关系,即全班40人中包含女生的18人。

教师完成板书:全班40人,女生18人→包含关系。

2.提出:如何用图表示女生和全班40名同学的关系呢?鼓励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画图表示。  

师:如何你能用图表示出女生和全班40名同学的关系呢?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方法,试着画图表示。学生独立思考,画图解答,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3.交流学生的表示方法,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想法的机会。教师参与交流,重点介绍用集合图表示的方法。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画的图?学生可能出现三种方式。

●求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5%,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直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根据以前表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时的经验画集体图表示。如果三种方法都出现,教师给予肯定,重点示范第⑶种画图。如果用集合图表示的方法没有,教师参与交流,并示范画图。

师:这种包含关系问题也可以用这样的图表示。先用一个大椭圆形表示全班同学。教师边说边画出椭圆,并在下面写出“全班40名同学”。

师:女生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大椭圆形中画一个小椭圆形表示女生,意思就是说全班同学中包含女生。教师边说边画小椭圆并写出“女生18名”。师:这样的图也有一个名子,叫做集合图。

板书:集合图。

 设计意图:利用画图法,结合具体情境,认识集合图。感受日常生活中的集合图。

探索活动2

1.教师谈话并口述问题,板书出有关数据和信息,让学生讨论每人最多只参加了一个小组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知道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还有扇形统计图。在集合图中,除了这种表示包含关系的集合图外,还有什么样的图呢?下面咱们就继续研究用图表示六(1)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事情。在全班40名同学中,有18名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12名同学参加合唱小组,这些同学每人最多只参加了一个小组。

教师边说边板书:

(备注:想画图不会)

师:谁能说一说“每人最多只参加了一个小组”是什么意思?

生:一个同学不能同时参加两个小组。

2.师生讨论“这个问题中三个数据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小组、合唱小组的人数是并列关系,总人数和全班人数是包含关系。

师:这个问题中的有3个数据:全班人数、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谁能说一说这件事情中的几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可能会说:

●数学小组和合唱小组的人数和全班人数都是包含关系。

●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和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都是全班40人中的一部分。

●数学小组和合唱小组的人数是并列关系。第⑶种说法学生说不出,教师介绍。如:师: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一部分,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也是全班中的一部分,这两部分又没有重复。所以,数学小组的人数和合唱小组的人数可以说是并列关系。

教师完成板书:数学组和合唱组都包括在全班同学内

3.提出:并列关系的事物用怎样的集合图表示呢?师生讨论,然后教师示范介绍并画出集合图。  

 师:这样的并列关系的事物用怎样的图表示呢?

学生可能会说:

●先画一个大椭圆,表示全班人数。在大椭圆中画两个小椭圆,分别表示数学小组和合唱小组的人数。学生说出或说不出教师介绍并画图。

师:这样并列关系的问题可以用另一种集体图表示。我们先画一个大椭圆表示全班40名同学,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18人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在大椭圆中画一个小椭圆形表示参加数学小组的同学。教师边说边画图。

师:接着我们该怎样在图中表示参加合唱小组的同学呢?

生:在大椭圆剩余的空间里再画一个椭圆形表示合唱小组的同学就可以了。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完成图。

设计意图: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会集合图的含义。根据每个人观察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解答,对于个别学生来说还是有些难度.需要老师一步步引导。

4.先讨论:大椭圆中其它部分表示哪些同学?进而提出: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同学有多少名?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在这个集合图中,大椭圆表示全班的40人,这两个小椭圆分别表示班里参加数学小组和合唱小组的人数。那谁知道大椭圆中其它部分表示哪些同学?生:表示没有参加数学兴趣小组,也没有参加合唱小组的同学。师:利用六⑴班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学习的事情,我们认识了一种表示并列关系的集合图。那你能求出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同学有多少名吗?自己试一试。学生解答,教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5.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给学生表达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的机会。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和计算的结果?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方法:

●因为每个同学只能参加一个小组没有参加两个小组的,所以从全班人数中减去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和参加合唱小组的人剩下的就是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列式:40-18-12=10(名)。

●我的想法是先求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和参加合唱小组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再从总人数中减去他们就是既不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不参加合唱小组的人数。列式:40-(18+12)=10(名)。只要学生的想法正确,就要给予肯定。如果有人借助图分析,解答问题,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得出各组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以后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感受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探索活动3.

教师口述比赛事情,并板书出相关数据及信息。

讨论“同时参加两项比赛的有8人”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刚才研究了有并列关系的问题。下面再来看一个问题。春季运动会上,六(1)班同学参加了两项比赛。其中有18人田径比赛,10人参加篮球比赛,同时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有8人。

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谁能先来说一说“同时参加两项比赛的有8人”是什么意思?

生:有8个同学既参加了田径比赛又参加了篮球比赛。

2.让学生讨论:题中的三个数据和上题有什么不同?了解题中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和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有交叉。  

师:这个问题中也有三个数据,谁来说一说这三个数据与上面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

⑴上面数学小组人数和合唱小组人数没有重复,是并列的。这个问题中,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和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有重复。

⑵上题中参加数学小组的人却没有参加合唱小组。而这个题中,参加田径比赛的人中,也有人参加了篮球比赛。

师:说的很清楚。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和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有重复,人们也说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人有交叉。

完成板书:

3.师生共同完成集合图。教师边提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边图。     师:这种有相交关系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用集合图表示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画图。我们这次先画一个长方形表示全班的人数,行吗?边说边画出一个长方形。师:然后,在长方形中画一个小椭圆表示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边说边画图,并写出田径比赛。

师:下面怎样画图表示篮球比赛的人数呢?师生讨论,边讨论边画图。

如:生:在大椭圆中再画一个小椭圆。师:在大椭圆中剩下的地方画行吗?

生:不行,那样表示并列的关系。

师:那紧挨着田径比赛的小椭圆画行吗?生:也不行。要表示出有交叉。师:要表示出有交叉,可以让两个小椭圆有一部分重叠在一起。这样画。教师边说边完成统计图。

师:观察这个图中的两个椭圆,谁来说一说重叠的部分表示什么?

生:表示既参加田径比赛的人又参加得比赛的人。

师:那也就是同时参加两项比赛的人。边说边在图上画上箭头、写上文字。

4.教师谈话同城次说明图的特点,提出“六⑴班共有多少人参加两项比赛?”的问题,鼓励学生借助图解答。  

师:在这个集合图中,两个椭圆分别表示六⑴班参加田径比赛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中间重叠的部分表示同时参加两项比赛的人数。你能根据图求出六(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学校春季运动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方法,为交流做准备。

5.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计算方法的机会。      师:××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生:我是这样想的: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加上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就多算了8个人,所以再减去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就是参加比赛的人数。列式是:18+10-8=20(人)

师:谁再来说一说为什么要减去8呢?生:因为这8个同学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参加田径比赛的18人中包括了他们,参加篮球比赛的10人中也包括了他们,用18+10实际上是把他们8个人算了两次,所以还得减去一个8。师:这个算法不错,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大胆地说一说。

学生可能还会出现:

●我是这样想的:因为8个同学两项比赛都参加了,所以我从参加田径比赛的18人中减去这8人,就是只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再加上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就是参赛总人数。列式是:18-8+10=20(人)。

●我从参加篮球比赛的10人中减去两项都参加的8人,就是只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再加上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就是参赛总人数。列式是:10-8+18=20(人)。

● 我先从参加篮球比赛的10人中减去两项都参加的8人,就是只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再从参加田径比赛的18人中减去这8人,就是只参加田径比赛的人数。把它们加在一起,再加上两项都参加的8人,就是参赛总人数。列式是:10-8=2(人),18-8=10(人),10+2+8=20(人)。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多动脑,体验学习的快乐,在交流个性化做法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逐步清晰建立集合图的认识,初步理解集合图的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