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春华六四秋,光阴一泻鬓霜头
这是“书影斑斓”陪伴你的第 66 天
转眼春华六四秋,光阴一泻鬓霜头
作者|毛维栋
来源|作者原创供稿
这是“书影斑斓”发布的第 107 篇原创文章
编者按
本文的作者,是一位受人尊重的老人,他也是“书影斑斓”海外专栏中,《我在澳洲的日子》作者“太阳月亮”曾经的老领导。
老人在微信群中看到自己曾经下属的系列文章后,心生感触,一气写就千字长文,来点评曾经的年少情怀、感叹当年的时光不在。
老人以耄耋之年,仍保持着对外界新生事物的好奇与求知,勤思善学、笔耕不辍。试问,即使是年轻人,又有几个可以做得到?
在这个80后都开始感叹中年危机、90后也自称“老了”的矫情时代,让我们倾听一位历经风雨沧桑的老人,给我们聊一聊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人生的滋味。
——书影君
全文共 1400 个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我在临汾时对明亮的印象,是他青春年少,稳重文雅,至于人品,自有公论。今在微信群聊中,他又激情喷发,豪情满怀。
我们在一个办公楼共事多年,我调太原退休后,明亮又调任负责离退休干部工作,经常陪同领导到家中看望慰问,照理应再熟悉不过。但明亮当初出现在微信群聊中时,似乎又使我有点眼生。
何出此言呢?
昨日还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年轻人,今天己至花甲之年,真乃“转眼春华六四秋,光阴一泻鬓霜头”。
原以为他在故乡享受天伦之乐,却得知他在遥远的太平洋南岸,体验讲述着异国他乡的故事。他的诗文才华,又让我领略到他在过去工作中不曾外露的另一面风彩。
今天的科技发展如此迅猛,人与人相隔万里,中间横着浩淼的太平洋。却仍可在网上面对面地交流,即时分享文字、图片、影像,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难以想象的场景。
明亮在网上发过来自己拍摄的一张张照片,似乎能让人呼吸到澳洲的芬芳空气。他在“书影斑斓”这个公众号里,书写的《我在澳洲的日子》系列感想和游记,似乎在勾起人们对美丽澳洲的向往之情。
我满以为他陶醉于异国的风情之中,满以为他会移民澳洲,满以为他会将余生所有精力与热情融入与女儿、外孙(女)甜蜜的幸福生活之中,而将其他一切都忘怀。
然而,从他的一篇篇《我在澳洲的日子》系列游记中,我慢慢发现,身处澳洲,这只是他在完成自己人生中应尽的责任。
原来漂泊在海外的明亮,内心却并不踏实。
我从他的游记中看到,初到澳洲,不识外文、不懂外语的他,是何等复杂尴尬的心情。
饭店点菜时却点了一首外文歌曲、超市买羊肉语言不通求助于外国女郎,又是比划又是学羊“咩咩咩”地叫,结果拿回家才知道,买回来的是牛肉而不是羊肉。
可以想见,他当时的那种尴尬、那种无助、那种孤独、那种空虚。这种感觉如此复杂,有时会到了令他胆怯的地步。
对此,我深有同感,因为我也有在海外一人单处酒店的遭遇。那种内心深处孤岛般的无助与彷徨,今天仍令我感慨万千。
澳洲,是个美丽而人人向往的地方。但他乡尽管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却也掩盖不住明亮内心那浓浓的乡愁。
我从明亮的五篇游记中可以感觉到,他无法与异乡融在一起,还坚持着华夏民族的风俗习惯。
他在文章中感叹澳州山美水美、社会文明的同时,却依旧在怀念他自己那黄土弥漫的故乡。真乃“身留他乡处,魂在故土游”。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说过,“父母的家,什么时侯都是儿子的,儿子的家,什么时候也不是父母的。”
古人亦云,“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然而中国的父母全不听此言,只知疼了子女,还要疼孙子疼外孙。这大概就是中国父母的伟大之处。
谁能想到我原来的老部下建东能呆在家中照看孙子,而且带大一个又带一个?明义不是也跑到北京去看外孙了吗?
这些个当年在工作中生龙活虎、闯劲十足的年轻小伙子,如今在岁月的催促下,一个个头发白了,性子没了,低眉顺眼、心甘情愿地照顾起孙子外孙来,着实令人感慨。
人生,就是一场轮回,起点连着终点。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到头也不回地离开父母家庭,去外边精彩的世界闯荡。离家的少年们可曾想到过,自己背后父母那不舍的眼神?
这种不舍之情,恐怕只有青丝变白发、当年的少年成老年,开始目送着自己亲爱的孩子离家时,方才有深刻的体会吧?
看来,人的一生从来不只是为自己,还要为社会、为家庭、为子女、为孙子外孙。
大概,这才是人生的本质。
但愿明亮能做到两全其美:带大外孙尽姥爷之责、感受外国风情,继续书写《我在澳洲的日子》系列感悟及游记。
至于还乡不还乡,以及何时还乡,那就要看老伴之意了。
本文配图:Pixabay网站
图片授权:CC0协议
往期精彩文章
【读书】历史长夜中的人性之光:《洪业—清朝开国史》中的两个故事
书影斑斓
一个有角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读书公众号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书影斑斓”
投稿邮箱:zhw-rw@163.com
(注:“书影斑斓”公众号内所有文章均为署名作者的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如若转载请与后台联系。本文所有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