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韩国纪录片《生命》:天堂门口,盛开着遍地鲜花 | 书影斑斓
这是“书影斑斓”陪伴你的第 109 天
生命 목숨 (2014)
导演: 李彰宰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上映日期: 2014-12-04(韩国)
片长: 95分钟
又名: 临终 / The Hospice
IMDb评分:7.6
豆瓣评分:8.3
韩国纪录片《生命》
——天堂门口,盛开着遍地鲜花
文 |张宏伟
这是“书影斑斓”发布的第 182 篇原创文章
这是一间特殊的医院,这里是重病患者减轻身心痛苦、度过最后时光以及寻找人生意义的地方。这里的病人,平均存活21天,人们在这里静静等待生命尽头的到来。
2014年拍摄的韩国记录片《生命》,以安静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记录了四位走到生命尽头的病人,在一家临终收养院里度过的最后时光。
与一般描述死亡内容影片中充斥着阴暗的画面、压抑的情绪、亲人痛苦的嚎哭不同,导演李彰宰通过唯美诗意的镜头语言,以及宁静与祥和的叙事手法,试图告诉观众:
死亡,也许并不一定令人恐惧,在天堂的门口,也许可以是遍地鲜花,在生与死的边界线,依然可以是一个充满阳光与鲜花的神圣之地。在这里,患者在与亲人相互陪伴的亲密中,静静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01
朴秀明,45岁,他与妻子结婚18年,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受够了腹腔积水等病痛折磨后,他选择了临终收养院。
妻子对着镜头说,他们夫妻关系还不错,她曾对丈夫半开玩笑地说,“你能先走,是你的福气。如果我以后也生病了,谁来照顾我呢?”
朴秀明面对修女坦露心声:他不担心妻子和女儿,唯一担心的是17岁的儿子,因为他感觉儿子和自己当年一样不懂事。自己当年17岁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的人生充满了艰辛。现在他不想儿子遭受自己当年遭受的磨难。
影片的结尾,记录了他们一家四口,精心化妆、隆重着装,然后拍摄了全家合影。朴秀明希望自己给家人最终留下美好的回忆。
拍照两个月后,朴秀明在家人的陪同下,选择了安乐死。
02
朴镇宇,75岁,以前是数学的老师,患了癌症之后,老伴陪同住在临终收养院。
他是一位爱喝酒、爱开玩笑的老顽童。在病友们一起聚餐时,他会念念不忘想请求大夫多让自己喝一点酒。他给医护人员以及神学院实习生郑民英出高中数学题,嘲讽对方高中时没有好好上学。他问年轻的郑民英多大了,并有些轻视地称呼他为“菜鸟神父”。
他要求郑民英不要称呼他为“老爷爷”,因为那样会使自己显得老。他不听医护人员劝阻,执意在下雪天要老伴陪同他去医院外边吃他最喜欢的炸酱面,还偷偷地过足了酒瘾。
朴镇宇喜欢这个神学院的大孩子郑民英,经常开他的玩笑。不过他最后也对老伴反思,也许自己不应该对郑民英呼来喝去开玩笑,因为毕竟“他和神父一样”。
老人最后在妻子、女儿以及“神父”郑民英的祈祷中离世。
03
金贞子,57岁,她的丈夫以前经营建筑公司,最后破产倒闭了。
她作为母亲,感觉最幸福的事,就是把孩子们都送到了大学。但她又觉得对不起大儿子,因为在孩子上中学的时候,遇到了交不起学费的情况,甚至还有两个儿子靠一包方便面过一天的窘境。一家人刚刚买了新房,她却得了癌症,不得不住院治疗。
丈夫和儿子在尽心照顾她,收养院的护工帮她按摩谈心。最后时刻,家人把她接到了新家,举办了一场庆祝派对,丈夫和儿子对她说爱她,全家人以及医护人员把躺在病床上的她围在中间,合影留念。
最后,她在丈夫、儿子及亲戚们的陪伴中,安然离世。
此时,画外音响起,是金贞子之前在描述自己的一个梦:
“上帝穿着白色的衣服,向我走来,张开双臂抱着我,很轻,就像是飞起来。
04
申昌业,60岁。他在患上喉癌后失去了语言功能,曾经试图自杀,后来在社会康复中心的推荐下来到了临终收养院。
他初期显得情绪暴躁,想不到任何可高兴的事情。后来郑民英去病房陪同他聊天谈心。
初期他十分抵触,但随着郑民英真诚的性格及无微不至的关怀,老人阴郁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从不与人交往沟通的申昌业,委托郑民英买来食品,他挨个房间赠送给病友。甚至后来在楼道里随着郑民英的琴声,申昌业调皮地手舞足蹈。
纪录片中,申昌业也是唯一一个病情好转,最终选择出院与朋友同住的个例。
05
郑民英,26岁,在神学院三年级后半学期来临终收容院来实习,实习之前在外边的一些遭遇,令他感受到了精神的痛苦,甚至想到了自杀。
他坦诚地说,他并不是那么相信上帝的,但是医院里的病人却因为他而相信上帝,他发现那么可笑的他,竟然可以给他人带来希望。
高大却孩子气十足他,成为临终收养院中最受人欢迎的人:
他在楼道里弹吉他唱歌,与朴镇宇爷爷嬉笑聊天。
他陪申昌业下棋,替朴秀明组织魔术表演,他带给患者希望和欢笑。
他在临终收养院里,如同一抹温暖的阳光,能在某一个时刻,驱散病人身上的病痛与哀伤。
06
在送去世的朴镇宇爷爷时,郑民英目送救护车的远去,举手顽皮地向一直喜爱他的老爷爷敬礼送别,另外两位修女也不禁被一瞬间逗笑。他在憨厚朴实又不失顽皮的举动后,一扭身,却又低头用双手抹去眼泪。
实习结束后,郑民英决定好好生活。他选择背上背包去旅游,想来一场身心俱疲的旅行,以体验绝症患者那种什么也做不了的无力感,以此来寻找人生的意义。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没有感受到压抑、恐惧,却体味到了生命的意义,以及人与人之间那最真实的美好感情。
每一个人,都有生命的终点,都会走向另一个世界。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勇气与智慧,来坦然面对这终将到来的一天。
我也相信,在天堂的门口,盛开着遍地的鲜花。
本文配图:豆瓣网、影片截图
背景知识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临终关怀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50年年代,英国护士桑德斯在她长期从事的晚期肿瘤医院中,目睹垂危病人的痛苦,决心改变这一状况。1967年她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s'Hospice),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
最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实践和理论研究,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8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
(来源于百度百科)
往期精彩文章
【观影】《山河故人》: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书影斑斓
一个有角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读书公众号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书影斑斓”
投稿邮箱:zhw-rw@163.com
(注:“书影斑斓”公众号内所有文章均为署名作者的原创,欢迎转发朋友圈,如若转载请与后台联系。本文所有图片、视频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