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二中•美好故事│俞仲瑜校友
我与二中·美好故事
俞仲瑜校友在1964年——1968年期间就读于萧山二中,自此与二中结缘,后来儿子、女儿、孙女三代人先后在二中就读。
(班级同学一起去延安,左起第五位是
俞仲瑜校友)
一
回忆二中
萧山南部的青山绿水和纯朴的民风,孕育出了尊师重教的好风气,所以萧山南片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书香气十足,人才辈出。临浦,萧山南部的重镇,经济文化的中心,二中选址临浦,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有机融合,是兴教办学的风水宝地。从初中到高中,从河上到临浦,那时的我们见的世面少,生活半径很小。看到学校里高大的法国梧桐、树荫下宽阔的大道、红色的办公楼、科学馆、大会堂、宿舍楼、大操场……觉得十分新鲜甚至有些好奇。
作为老三届高中学生中的一员,因为那个特殊的年代,学校里也多呆了一年,心里或许会有更多的话题,对母校的感情也会更加深厚。戴家桥的河边旁,是我们那时的二中老校址的位置。学校东南两面环河,西北是一片沃土,里河上来往的船只,显得有点繁忙,这里是萧绍运河;背后的田野里稻香阵阵,或油菜花铺满金色,间或种植着大片的络麻、黄麻;东边的铁路上时不时的传来火车鸣笛声……学校周边这些美丽的景色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里。
1959年,萧山二中(戴家桥旁的老校址)
兴建的教学楼
1960年,萧山二中(戴家桥旁的老校址)
兴建的科学馆
二
学在二中
那时高中招的人少,整个萧山每年就两个班,萧中、二中各一个班。我们能够上高中是幸运的,许多同龄人连小学初中都没上,所以我们也算是凤毛麟角了。同学们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差,但是在学校里学习很自觉很刻苦。记得当时食堂吃“公菜”,每天吃两餐,一个月交费3元,不少同学都交不起这3元钱,经济困难程度可见一斑。那时没有公交,自行车也极少见,楼塔、河上、戴村、义桥、浦阳等地的同学都是肩挑生活用品步行几十里往返。我们这一批学生真的能吃苦,当然也是被迫无奈,在我们的心里有书读已经是不错了。
我记得:二中的老师教学水平都很高,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关心爱护,有不少老师还是多才多艺的:会书法、会吹拉弹唱、会画画、有体育特长……学校搞的一些重大活动都有老师参与的身影。
我记得:当年的早自习、晚自修,我们都是雷打不动地坚持,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自觉性很强,早上大多是读外语,那时我们学的是俄语。大家深知,只有发奋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夏天天气热,教室里是没有电风扇,我们都是边擦着汗水边看书做作业。这样的学习环境,算得上是苦读了。
我记得:二中有定期的劳动课,大操场边上有许多土地,都是我们高中学生耕种的。不论男女,人人参与,青菜萝卜、冬瓜南瓜、红薯等都有,给食堂作贴补。有时老师带队还去镇上帮助修路,里河清淤等,同学们个个干劲十足,劳动观念很强。在二中学习生活的这几年,对人生而言是重要的节点,文化课打下了继续学习的基础,工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初步形成了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敢于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
三
再续情怀
二中新校址全景图
对母校二中我一直有种难分难解的情结,总觉得二中是最棒的!自己是二中人!后来,我的儿子、女儿相继考入了二中,我来学校的机会又多了起来,亲眼看到了学校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校区的搬迁。现在一个年级20个班,我们那时只有一个班,办学规模扩大了,师资力量加强了,教学手段提升了,宿舍条件优越了……
若干年后,我的孙女也跨进了二中的校门,我家三代人都在二中上高中,后来他们都考上了大学,二中真的功不可没!这是巧合,更是缘分,是我的二中情结让我们三代人在这里学习成长,并成为校友。
四
祝福二中
斗转星移,我的母校二中,用你坚实有力的脚步走过了七十个春秋!你始终怀揣着把学生培养成爱祖国、爱人民、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的初心,以百年树人的宏观思维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为国育才。我们老三届高中的学生,与母校的年龄相比还大了好多岁,今天能分享母校建校70周年的喜庆,感到十分幸运和高兴。因为母校一路走来也是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我的二中情结,只是众多校友里不起眼的一个小点,表述的时间段也只是母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时间节点,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谨以此小篇,唤起校友们对母校更多的回忆,来分享曾经的快乐和母校对我们的关爱。
衷心感谢:二中校风对我们的熏陶和老师们辛勤的培养教育!
祝愿母校:创新发展蒸蒸日上,教书育人硕果累累!
往期推荐
校友讲堂③:播撒航天种子,筑梦星辰大海 ——萧山二中校友航天工作者金磊
校友讲堂②:博观世界、博物古今、博学宏才——萧山二中2010届高中校友俞博雅主任来校宣讲
我与二中•美好故事│俞旭东老师
我与二中•美好故事│章柏青校友
供稿:教科室
编辑:邵晶铭
一审:缪源源
二审:任瀚旻
三审:郭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