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第二季06《季风》:涌动于大明王朝历史的思想新知
多元并存的文化季风
明初,杭州府教授徐一夔接到一个重要任务——编写杭州府志。为完成任务,他决定走出书斋,深入民间,认真观察记录这座城市。当时,杭州商业发达,纺织作坊林立,作坊里的织工虽苦却怡然自得。于是,他根据织工生活的所见所闻,写就名篇《织工对》。该篇采访,记录了明代丝织业的发展,也为商业社会保存了一份独特样本,让后人得以真切感受到生动的历史图景。
纺织业发展的新风,或许透露出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他使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视线,不再只停留于庙堂之高,也开始触达江湖之远。徐一夔始终积极联系实际,在市井坊间体察世事变迁,一直没有放弃个体的书写和表达,使大明王朝多元并存的文化图谱,得以借助他的文字和思想,流转传承。
浩渺壮阔的地理奇遇
公元1413年,一个叫马欢的年轻人,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出海,率领船队的是朝廷内官监太监郑和。踌躇满志的郑和,带着整个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好奇心,和他的船队开始第四次波澜壮阔的远航。郑和的船队载满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资,以换取西洋盛产的香料、染料、珠宝等产品。翻译官马欢突然产生一个念头,他想要笔记录这难得的奇遇。
郑和七次下西洋,无疑是时代的壮举。但明朝的官方档案几乎没有记载,郑和本人也没有著述。马欢将航海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编著成《瀛涯胜览》,让中国人看到了浩渺无垠的世界。全球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借由马欢的书写,让中国与世界系上相互连接的纽带。
在众多立言者中,徐霞客显得尤为独特,22岁时他离开家乡,用行动丈量脚下壮阔的山川大地,同时从地质、地理的角度,用毕生光阴写就一部中国版的“大地之书”——《徐霞客游记》,为后世记录下这个季风吹过的伟大时代。
西学东渐的科学季风
明朝中期,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他笃信的宗教和渊博知识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研读儒家经典,遍访中国名士广传教义,也结识了知己徐光启。当徐光启第一次见到《山海舆地图》时,内心无比震撼,他对世界的地理认知被改写了,利玛窦带来的新知识,如同汹涌的浪潮,冲击着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利玛窦不仅带来了地理知识,还带来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徐光启突然意识到,真实的世界和过去认知的竟如此不同,他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实学”中来,将之作为救国的希望。他不但与利玛窦共同翻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还主持编撰了《农政全书》《崇祯历书》等著名典籍,开启了明末“西学东渐”的先河。
明末商业化出版空前繁荣,坊间刻书蔚然成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吴有性的《瘟疫论》、潘季驯的《河防—览》、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等一批足以比肩世界的科学著述先后问世。借助商业化的出版方式,明代最为杰出的成就得以保存和传播,也让中国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07《大帝》:重温康熙大帝的丰功伟绩
“少年天子”迎来传奇激荡的帝王时代
公元1669年,在把鳌拜的党羽调出京城后,年仅16岁的小皇帝玄烨,将鳌拜召进宫中,让一群身负秘密任务的摔跤少年,将其就地擒拿。这是一桩涉及权力更迭的大案,事态艰险,关系复杂,但玄烨仅用十天就全部处理完毕。这位年轻睿智的少年,以其对分寸的精准把握,避免了一场潜在的朝局动荡,也赢得了人心。至此,他终于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开启他传奇激荡的帝王时代。
鳌拜虽除,但朝中的不稳定因素还有很多。为了维护统治,玄烨决定撤藩。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也给新生的清王朝带来严重危机。下达削藩令后,引发“三藩”叛乱。此时的玄烨刚满20岁,但他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沉稳,因为他已无路可退。最终,在他的勇敢和坚持下,“三藩之乱”得以平定。他也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为一个老成持重的英明君主。他的统治进入“快车道”,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使百姓安定,经济发展。这一切都离他理想中的“圣君之路”越来越近。
“千古一帝”开启满汉一统的盛世图景
满汉一统,是玄烨的心愿。为此,他以成为儒家经典中所描绘的“圣君”作为终生追求,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好皇帝。他亲自参加祭孔大典,哪怕是在国家危难时期,也从未停止过“经筵日讲”,甚至史无前例地以君主身份,对孔子行“三跪九叩”之礼。为了提升汉官地位,玄烨力排众议,推行“满汉平等”国策,废除满族特权,以他强大的个人魅力和英明的政策,获得了满汉两族的认可,尽收天下士子之心,促进了满汉一统。
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走完他恢宏的一生,他尊儒教、研西学,从英勇无畏的少年天子,最终成长为“君师合一”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一生勤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考虑这个庞大帝国的未来。他用一生走出一条远远超过前人的圣君之道,使历经明末战乱的中国不断发展向前,推动民族融合,开启百年“康乾盛世”。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08《觐见》:在中外“对话”中彰显反思精神和文化自信
横亘在中国和英国之间的文化隔膜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爱卿、前驻俄大使、高级贵族马嘎尔尼,在接到国王的委派令后,带着对中国这片神秘土地的向往,以及让两个“平等强国”建交通商的美好愿望,载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具和仪器,历经九个月的艰难航行,终于抵达中国的南部海岸。他对英国的科技和文化充满信心,相信此次定不辱使命。
此时,年暮的乾隆皇帝望着自己一手缔造的宏伟帝国,心中充满自豪,他认为清帝国是世界的正统和中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因此,他未将此次英国使团的访问行为视为“一个平等国家的使团前来请求建交通商”,而将其看做“海外蛮夷小国的使臣前来祈求称臣纳贡”。为了显示天朝威仪,他下旨要求以极高的礼遇接待英国使臣。
巨大的文化隔膜,横亘在两国之间。这时,唯一能讲中国话的13岁的“小斯当东”站了出来。因为聪敏可爱,他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召见,被皇帝赐予随身携带的荷包,甚至还成为唯一被皇帝女眷接待的英国人。
古老帝国与新兴强国的力量对视
马嘎尔尼不远千里,带着四轮马车、钟表等精密仪器,希望乾隆皇帝被他带来的“礼物”吸引,从而加强中英之间的贸易关系,但这个友好通商的使命未能达成。当世界各国正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努力迈向新时代之时,古老的清帝国仍旧蒙着双眼,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进而逐渐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本片从中西双方视角切入,通过展现古老清帝国与新兴英国的文化差异和力量对视,呈现清朝由盛转衰的命运遭际。于当下,这种敢于反思自我、剖析自我的反思精神与文化自信,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原创力和源动力。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09《实业》:中国“实业救国”第一人张謇的波澜人生
“儒生”张謇波澜曲折的仕途之路
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张謇和同时代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希望通过科举之路,建功立业,大展抱负。但他出身“冷籍”,这使他的科举之路遭遇挫折。保守的父亲破天荒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花钱买通别县的名额,让张謇冒名应试,终于考上秀才。正当他满怀信心准备会试时,命运再次捉弄了他。他因“冒名顶替”,成为被人要挟的把柄,最终拖累全家都陷入困顿。
仕途无望的张謇,一度变得意志消沉,直到遇见伯乐——时任南通州知州孙云锦。在孙云锦的帮助下,张謇“冒名顶替”的祸事得以平息,并成为孙云锦的私人秘书。后来孙云锦又介绍他结识了淮军重要将领吴长庆,成为吴府幕僚。其后数载,张謇随吴长庆东征西讨,直至吴长庆因政治斗争郁郁而终,才回到南通这个生养他的地方。
过去数年,张謇曾亲眼目睹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但回到南通后,他还是将理想寄托在了科举上,因为科举考试,是作为儒生的他心中唯一的“正统之道”。于是,张謇重启科举生涯,终于在42岁时,高中状元,再次进入政坛。朝廷上的政治斗争并没有停止,争权夺利的重要性,似乎超过了拯救国家本身,这让张謇极度失望,他的人生,开始走向另外一端。
“实业家”张謇救国安民的一生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遭受前所未有的耻辱。战争失利带来的创痛,激发了众多有志之士的爱国热情,其中就包括张謇。他终于意识到,清王朝已无可救药,他决定靠自己去开拓一条“救国安民”的新道路。在反复思考后,他选择了创办“实业”。
张謇开设的第一家工厂——大生纱厂,极具现代企业的气息,在大部分中国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工厂”,更不知什么是“股票”的时候,张謇已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随后的十几年里,张謇又创立了近二十家企业,这些企业遍布各行各业。他也尤为看重师范教育,专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并兴办女子师范学校。中华民国成立后,张謇的事业进入鼎盛时期。此时的南通,已被张謇改造成为一座新城。这里各式工厂的烟筒林立,朗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但他理想的“救国”模式,没有办法真正拯救中国。
袁世凯下台后,军阀四起。连年天灾、军阀剥削,再加上外国资本倾轧等,张謇的企业最终破产。他“兴办实业”的希望破灭了,开辟“救国之路”的愿望也最终落空。自他之后,众多渴望救国安民的“探索者”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奋斗毕生,为后辈避开国家发展中的路障,虽迭遭挫折,但报国爱民之心从未有丝毫减损,新的道路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开辟出来。
纪录片《中国》第二季 10《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