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专刊】走近福建土楼

孙国亮 群言杂志 2022-07-27

原载《群言·福建专刊》


神奇的土楼


福建土楼是指分布在福建省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县和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县、华安县等地,以生黄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用夹墙板夯筑而成,或圆或方的两层以上的民居建筑。它诞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是客家先民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产物。2008年7月6日,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最美丽的土楼群


福建土楼外形奇特,从空中俯瞰,如同从天而降的飞碟,山边水旁,长长的土楼沟如同蜿蜒的长城一般神奇壮观;从地上看,圆土楼如同一朵朵冒出地面的巨大蘑菇。土楼有方楼、圆楼、五凤楼、一字楼、日字楼、回字楼、纱帽楼、走马楼、五角楼、八角楼等数十种。永定县的下洋镇中川村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富字楼。整栋土楼按照 “富”字的结构设计建造,全楼仅大大小小的门就达25个,如同一座建筑迷宫。还有第一个上了“中国民居”邮票的特大圆楼承启楼,它外形高大、神秘靓丽,被称为“土楼王”。据统计,承启楼占地面积5376平方米,内环四圈,全楼多达400个房间。高峰时楼内同时居住了80多户、700多口人。有这么几句顺口溜形容承启楼:“高四层圆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四百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郎参观完承启楼后题词道:“与其说它是民居,不如说它是一座城市”。可见其宏大气派。


土楼不仅造型独特,容量巨大,在建筑功能上也颇富巧思。以永定县湖坑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为例,它高四层、圆两圈,全楼共有248个房间、4座楼梯。整栋土楼完全按《易经》八卦布局,圆楼就像一个大罗盘,后厅、门厅和左右两扇侧门分别对应乾、巽、艮、坤四卦;坎、震、兑、离四卦则对应住房。一楼为厨房和饭厅,二楼是粮仓,三、四楼则是卧室。卦与卦之间设有男女浴室和猪舍,卦门开即连成一体,卦门闭则自成小单元。楼内的东西两侧按阴阳二极设有两口水井,两口井仅相差三十几米远,但是水位和水温却有重大差别。土楼在防火、防风、排烟、排水方面也都有精巧的设计,其抗震功能尤其令人称奇。据史料记载,1918年永定县发生强烈地震,倒塌了不少方型土楼,而所有圆楼包括振成楼则安然无恙。最神奇的是著名的圆楼环极楼的高墙上被震裂出的一道一尺多宽的裂缝,在震后几天居然自行复原了。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所有圆楼的墙体底基都厚达1.3—2.6米之间,然后再逐渐向上越筑越薄、越筑越向内倾斜,于是圆土楼便有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向心力。当地震发生时,不论来自哪个方向的能量都可以在圆土楼中得到一种力量的平衡和消解。所以在“撕裂”土楼的力量消失后,土楼的这种向心力就慢慢“愈合”了地震带来的伤口。


“土楼王子”——振成楼



土楼的由来


福建土楼是谁、为了什么而建造的呢?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大多认为是客家人建造的。可为什么有人从不同角度提出,福建土楼是河洛(闽南)族群为了抵御倭寇的入侵而建,随后才逐渐传入客家族群聚居区?经过多年的研究,我认为,福建土楼是客家族群与河洛(闽南)族群在九龙江南岸相遇时,因文化背景、语言和民俗风情不同,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从河洛(闽南)先民和客家先民从中原一带迁徙到以汀江流域古汀州府为核心的闽、粤、赣边而来的原因说起。


中原汉人的南迁


内乱——“八王之乱”。西晋太熙元年(290),一生文治武略、精明强悍的晋武帝司马炎竟然挑选了近似于白痴的儿子司马衷继承皇位,史称晋惠帝。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西晋皇族中诸王之间爆发了混战,史称“八王之乱”,战争延续了16年(291—306),波及社会各个阶层,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的灭亡。随后,这种不断摧毁封建王朝超稳定结构的大规模内乱从农民起义到宫廷政变,几乎是每隔一段时期便随着新生王朝腐败的逐渐累积、灭亡而周而复始,这是中原汉人持续大规模南迁的第一个原因。


外患——“五胡乱华”。内乱必然带来自身力量的削弱和外族的窥伺:西晋永嘉五年(311),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开始了。由匈奴、鲜卑、羯、羝、羌等游牧民族组成的骑兵兵团,从此开始并延伸到此后千余年,常常如同从北部高原上俯冲而下的滚滚铁流,朝着中原大地扑将下来。而中南部平原上的农耕文明经过将近2000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以稻谷、高粱、玉黍等谷物素食为主,以猪、鸡、鸭、鱼等为辅的食物结构;以儒家入世和释、道家出世等哲学思想为主要意识形态建构起来的中原汉民族知识分子群体,从小苦读以求博取功名,或者以耕读为乐终老一生,中原汉人逐渐养成了勤劳、善良、坚韧的民族性格和崇尚温良恭俭让的民俗风尚。


而西北、东北部的游牧民族长年居无定所,形成了无土地归属感的观念。当连续多年的大雪灾造成北部高原大批牲畜被冻死饿死,各游牧民族的食物链条发生了断裂,饥饿和对富庶生活的渴望把本来极度松散的各游牧民族聚集到了一起。从此拉开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追击、大屠戮、大掠夺的序幕。战火所及,人们只得四散逃生。于是,以现在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等地为中心,包括鄂、皖、湘、浙、赣、闽、粤、桂、川、琼、台等地的人民都先后卷入了前后多达五次、涉及数千万人口、历时1000多年的中原汉人大迁徙的浪潮。


追求梦中的理想国。躲过了长弯刀和乱马蹄的中原汉民将“客”往何处呢?首先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得太远,也许只想等战争的硝烟稍稍远去就重返故乡。可是战争的烽火不是越烧越远,隔了一些年反而又随着飞驰的马蹄声越来越近了:它们之中有“五胡”的马蹄声,有安史之乱的马蹄声,有黄巢起义的马蹄声,有金人、满人的马蹄声!哪里才是他们梦想的家园?在中国南方那个远离战乱的大山之中会不会有那么一处神秘的人间仙境——桃花源呢?这也许就是客家先民的领袖率领着大批衣冠士族离开故土之后,能够反复动员和激励自己的迁徙大军一路南行,永不停步地追逐梦想家园的动力所在。终于有一天,迁徙的队伍跨过了洞庭湖、鄱阳湖,经赣南、浙江越过武夷山脉的闽西段和浙江江山与福建浦城交界的闽北段,陆续到达先人们口口相传的理想国——“桃花源”,即今天福建省宁化县的石壁村一带。然后,再向汀江上游的第一重镇——唐开元二十四年(736)设立的古汀州进发。汀江,展开了温柔的臂弯迎接远方的游子,这些客家先民被汀江的美丽和神秘迷住了,从此停下了匆匆万里的脚步。此后1000多年,作为闽、粤、赣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大动脉的汀江、汀州府便成为客家民系诞生和繁衍生息的温床。


“四菜一汤”


两江流域文明的形成、对峙与融合


九龙江——河洛(闽南)族群文明的重要形成地之一。中原汉人第一批大规模南移发生于秦朝统一中国之际,公元前220年左右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独有闽粤“蛮夷之地”尚未臣服,于是秦始皇派屠睢、赵佗率领50万大军远征岭南。不意秦王朝太短命,随着秦王朝的灭亡和岭南地方政权“南粤国”的起起落落,50多万将士和后来的上百万家属先后在粤、闽沿海一带落籍为民。他们中的一部分沿着海岸线北上,到达了福建东南沿海一带,便成为来自中原的第一批“河洛(闽南)人”的先民。


第二批到达福建东南沿海的“河洛(闽南)人”则是在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原板荡”,“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大批中原汉人经湘、楚大地并未做太久停留,便与后来成为客家族群的那部分中原汉人分开了,先是到达了今天的江、浙、淮一带,并分水陆两条线先后到达今天的泉州一带繁衍生息。这第二批来自中原的汉人与秦、汉年间抵达的秦始皇50余万遗兵、上百万遗属的部分后代合流,后来被合称为“河洛人(郎)”族群。为了让后代记住自己的祖先来自于哪个朝代和地方,便把那两条江分别命名为“晋江”和“洛阳江”,江上的石桥也被命名为“洛阳桥”,其族群也被称为“河洛人(郎)”,也就是今天的“闽南语系”族群。


第三批从中原来到福建东南沿海的中原汉人为唐朝末年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和“五代十国”之闽国的开基者王潮、王审知兄弟,他们入闽时先后从河南光州固始的老家带了3600多和5000多子弟兵随同前往。后来为了加强对属地的控制和管理,他们又从中原老家一带调兵遣将。他们与先期抵达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的中原汉人后裔逐渐融合,终于形成了汉民族中“河洛(闽南)语系”这一重要族群。陈元光家族后来五代世袭漳州刺史,并被奉为“开漳圣王”。他的部队为了彰显自己的到来代表中央政权的意志,弘扬来自中原大汉文化的主流文明,于是便把最能彰显大汉文化和征服意志的“龙图腾”带进了闽西南一带,并以“龙”重新逐一命名当地主要的山川。于是便有了后来九龙江流域的龙溪、龙海、龙江、九龙江、龙津河、龙山、龙骨山、龙崆洞、龙岩洞、龙门塔、龙岩县、龙岩州、龙湖、龙潭等一系列含“龙”的地名。


为了说清楚汀江、九龙江文明的形成和河洛(闽南)民系与客家民系这两个族群早年发生激烈文化对峙的原因,有必要解释一下中华“龙图腾”的由来:黄帝在统一中原时,每征服一个重要部落就把这个部落图腾中的某个典型部分取下安放到自己图腾的旗帜上来昭示自己的胜利。于是马脸、鹿角、蛇身、鸡脚的中华图腾——“龙”就这样诞生了。所以龙图腾原是包含了比较强烈的侵略性、攻击性和排他性的。当年陈元光引进龙图腾时,他的部队就是作为军事移民来到九龙江流域的,所以河洛(闽南)民系文化中便带有了侵略性、攻击性和排他性的意蕴。


汀江——客家文明的主要形成地。从古至今,人类的迁徙、开发一般都是追逐着大江、大河的舟楫便利,沿着水系而行,并由此产生了频繁的人员、物资交流和文化往来,加上民族、民系之间的逐渐开放和通婚、通商行为,逐渐完成了语言、民俗风情、思想价值观念的文化统一。最终相对统一的语言即“客家话”在以汀江流域古汀州府为核心的闽、粤、赣边形成,并成为客家族群的标志——客家人常说,不论走到天涯海角,“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


由于闽西大山的重重阻隔,统治力量薄弱、苛捐杂税相对较少、可供开垦的耕地较多,于是大批中原迁徙人群源源不断地到来。在两宋期间,汀江中上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汀州府已经发展成为“十万人家溪两岸”“不减中州”的区域性繁华都市。据史料统计,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至南宋开庆年间(1259),150多年间汀州户口从81454户增至223433户,大约150万人左右,几乎翻了三倍。而将近800年后的2015年,闽西(今龙岩市)的总人口才达到297万余人。北宋靖康二年(1127)汴京(开封)沦陷,康王赵构“泥马过江”、定都杭州,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大批来自汴京及其周边的衣冠士族纷纷南迁至汀江流域,人口成倍地急剧膨胀,但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毕竟有限,粮、地的供求矛盾终于失衡。为了开拓新的生存空间,部分客家族群的新增人口便开始朝汀江上下游和两岸的腹地再度分迁。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便与沿九龙江向上游开拓而来的“河洛(闽南)民系”族群产生了明显的文化对峙。


两江文明的对峙与融合。从河洛(闽南)民系与客家民系各自大致形成的时间和现在语言中的古音保留情况来看,河洛(闽南)民系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晋、唐之间,所以河洛(闽南)民系的语言以“唐音”为主;而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大约在两宋之间,所以客家民系的语言则以“宋语”为主。这两个民系迁徙和形成的重要时期正好处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即初步形成以汉文化为主体、华夏版图统一的农耕文明初期和以儒、释、道为文化主体、以儒家中庸“和”思想为文化核心的中华主流文化的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系、不同的风俗民情产生出来的两大汉民族族群的移民主体,到达闽西南的九龙江和闽西的汀江流域聚居区时,便产生了不同的文明诉求:河洛(闽南)民系族群的文化背景是中央集权和大汉文化为主体、武力统一华夏版图的农耕文明初期,所以“龙图腾”意识就特别强烈,侵略性、攻击性、排他性很强;而客家先民的主体人群到达汀江流域并最终形成客家民系的文化背景是儒家的中庸“和”文化,且农耕文明已经在唐、宋和明、清两个时期发展到了高峰,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早期的武力征服、统一疆土版图和发展初级农业生产,进化到寻找和追求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平均分配的祈望公开、公平、公正的理想社会的层面。因此,两种特色文化在两江流域便产生了文化对峙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刚刚从战乱不定的中原老家长途跋涉为追求梦中的理想国远逃而来、举目无亲的客家族群来说,为了寻求尽可能的安全感,只能把目光首先投向与自己血缘最为亲近的家庭、家族或者同乡。于是客家人就利用从中原老家带来的夯土技术,就地取材,以生黄土为原材料,从夯筑低矮的围屋开始,逐渐摸索,最终建成了今天的福建土楼,构筑了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姓氏、家族心理安全的边界。当这种想法被周边的人们普遍认可并广泛模仿时,福建土楼群便诞生了。


府第式土楼——福裕楼


所以说,福建土楼是由客家族群与河洛(闽南)族群在九龙江南岸迎头相遇时,因为文化背景不同、语言和民俗风情不同,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因为文化对峙而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


(原题目为《福建土楼——流徙先民共同创造的建筑奇葩》)



《福建专刊》更多文章


何书彬:鼓浪屿的心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