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群言》2018年第7期目录

群言杂志 2022-07-27



每月评论

打造国家科技创新的人才高地    贠杰


专题论谈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新时代下的绿色金融发展    张平淡

以绿色发展推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钟茂初

推进新时代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方世南

以法治建设保障绿色发展    陈海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等问题日益加重,我国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如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方式,是我国今后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本刊特邀专家学者撰文,就绿色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学习习近平同志政协联组会重要讲话精神

国际视野下的新型政党制度    王维平


法制论坛

切实完善司法公开制度    李瑜青


法院司法公开制度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鼓舞的,但在实践中仍然有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而如何有效构建起对外部信息或舆论的回应,在作者看来非常必要,这直接影响民众对司法公信力的期盼。具体如何应对,且听作者说。


教育刍议

西南联大怎样办大学    杨立德


在中国百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西南联大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存在。本文作者在探讨西南联大如何办学时,先后提及了德国洪堡大学、中国古代书院,那么它们对于西南联大办学有着怎样的影响?而西南联大自身又有着怎样的创新与超越?



既然是“学前”,为何还要“教育”?    于慈江


在教育越来越为人所重视的今天,学前教育也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但既然是“学前”,为何还要“教育”?在作者看来,作为人格养成与思想启蒙的关键阶段,学前教育不应该单纯着眼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更应该着眼于对优良品质的培植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经济探微

收购兼并优化中国产业结构     田利辉     王泽坤



观察与思考

新时代需要乌兰牧骑精神    董恒宇


乌兰牧骑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在60年的演出实践中,成就了另一种草原文化传奇。然而,当下有些文艺工作者缺乏敬业精神,导致文艺作品质量低劣。作者认为,文艺工作者要学习乌兰牧骑的敬业精神,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


专家学者访谈录

创作需要永不止息的“精气神”——访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李甲栈    冯岩


说到瓷,就不能不提有“世界瓷都”之誉的福建德化,陶瓷艺术大师李甲栈,就是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德化人。在他看来,瓷是泥与火的结合,炼瓷就是炼心。他有着怎样的成长经历?对陶瓷艺术还有哪些理解?未来有着怎样的打算?本期专家学者访谈录请随我们走近陶瓷艺术大师李甲栈。


社会关注

袁家村的启示    张志兵


短短40年,袁家村从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变成了中国最有魅力的休闲乡村和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它的发展致富之路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兼顾公平和效率,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是当前乡村发展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盟史寻踪

邓初民:茫茫雾都奔民主    李朝林



文化漫笔

“打边鼓”与“帮一手”——鲁迅和周作人对新诗的尝试与贡献    张铁荣


鲁迅创作新诗的目的本是“打打边鼓”,为新文学呐喊助威,而周作人当时的“帮一手”态度跟鲁迅几乎是一致的。尽管他们的尝试看似随意,却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史海钩沉

从弓形器到挂缰钩    郭鹏


您听说过“弓形器”么?从宋代一直到20世纪,这种“长相”奇怪的青铜器的用途之谜长时间困扰着考古工作者。那么这个谜底被揭开了么?本文将为您找到答案。


城市谭

在海口见证城市的成长    李莉



文化长廊

苏六朋与陈容画龙    朱万章



群言堂

从“中庸”说到“矫枉必须过正”    李乔


“中庸”和“矫枉”本是个老话题了,相信您也或多或少思考过这个话题。但或许还有理解不够的地方,有再辨析、再议论的必要,甚至需要正本清源。


我看新时代

“换笔”的随想    段崇轩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    沈建中


随感录

鸿鹄安知燕雀之志    汪金友

程序性尊重:现代社会的“小程序”    周云龙

由“诗歌除外”想到的    李剑平



相关链接


《群言》2018年第6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5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4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3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2期目录

《群言》2018年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