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馆带给了我们什么?
关键词
村史馆 进坑村 文化认同 历史传承
近年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大到国家层面的,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小到乡村一级的博物馆都在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博物馆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文化的载体,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会引起对所处群体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参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会增强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参观一座村史馆时,作为本地村民,也会重新审视自身的文化特色,认识自己村子的历史价值以及传承的重要性。
瓷石之乡——进坑村
▲瓷石古道
进坑村在哪呢?承载怎样的风俗文化呢?
笔者有幸在求学期间跟随著名古陶瓷学者黄清华、黄薇夫妇参与过一个村史馆的建设。该村名叫进坑村,位于大名鼎鼎的瓷都景德镇,隶属于景德镇浮梁县湘湖镇,距景德镇东郊仅八公里,交通便利,风景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但这村名着实不好听,在进坑村开发之前,来过村里级别最大的官员是一名副镇长,因为官员都不愿意“进坑”,当地的村民也很嫌弃,一直想把“进坑”改成“金坑”。但是“进坑”的来头却不小,早在成书于南宋末年蒋祁著《陶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进坑是当时最好的制瓷原料——瓷石的产地,从这里运出去的瓷石矿孕育出了“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影青瓷,为景德镇成为瓷都打下了基础。依据《陶记》这条文献记载,我们考古调查队在黄清华、黄薇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请村民做向导,对进坑村进行摸底调查,随着调查的一步步深入,发现进坑村共拥有古矿坑5个,古窑址15个,古水碓遗址16个,以及六公里长的瓷石古道,这些窑业遗址,完整的揭示了从原料开采,加工运输到制作烧成的古陶瓷生产全过程,完整的保存了景德镇宋代制瓷业的原始风貌。
从观望到参与
▲独轮车运送
认识到这条完整的制瓷产业链的重要性之后,也为了让当地村民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本村的文化价值,激发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黄薇老师提议在村里建设一座村史馆,来展示进坑村独特的陶瓷历史文化。提议得到当地县政府的重视,最后由政府出资,我们设计,村民参与建设来共同完成村史馆的建设。进坑村史馆没有另建新舍,而是租用本地村民一座已经废弃的老青砖瓦房进行改建。最初,大部分村民对我们要用老房子来建一座村史馆这件事并不十分理解,更多的是怀疑和观望。在建设过程中,经常有村民端着饭碗走进来看热闹,看我们忙的热火朝天,时不时还取笑我们这些大学生连钉子都不会钉。不时也会有村民过来给我们提意见,我们也积极的听取他们的意见,尽量站在村民的立场和审美来设计村史馆。
▲展厅内部
村史馆内部依然保留了旧有的木结构,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加固,地面铺设青石板而不是水泥瓷砖,外部围墙也是用村口小河里捞上来的石头垒砌而成,尽可能的保留了当地的特色。馆内用展板的形式介绍了进坑村的概况,用照片墙的形式体现各级领导的关怀,大厅陈列独轮车等一些运输和制瓷工具。左边展厅陈列在该村范围内调查采集的窑具和瓷片标本。右边设为会议室,以方便平时村民活动和开会使用。在整个建设过程当中,村民们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从最初的观望到逐渐开始提意见甚至直接动手帮忙,可以说进坑村史馆的建成是集合了全体村民的智慧和汗水。
村史馆带来的变化
▲为了保护窑址而制定的“十不准”
村史馆建成之后,明显感受到了村民的自豪感,有外地亲戚或游人来进坑参观时,甚至会主动做向导和解说。我们从村史馆的建设找到了突破口,获得了村民的认同,进坑村的遗产保护也逐渐得到了村民的支持,随后还和村民一起制定了村规民约,不允许在进坑村范围以内捕鱼打猎,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设立窑址巡逻制度,制定进坑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十不准”。同时呼吁政府和学术界予以重视,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多种方式挖掘进坑村的陶瓷文化,激活村落生命力。
单单建设一座村史馆并不难,我们有专业的学者和设计师,然而怎么让村史馆和村民产生血脉联系,才是重中之重。村史馆并不单单只是记录村庄的历史,更应该能让村民通过村史馆意识到自己的文化,明白历史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对自己本村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说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编:徐俊锋
责编:朱锴
执笔人:夏钦韬
编辑:陈晶晔
美编:唐可
扫描二维码关注行业特色企业
水晶石助力“渥太华北京周”之“冬奥主题日”活动
这场不一样的“嘉年华”:动口动手更动心!
注
文章版权属北京华翰文化遗产博物馆研究院,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该作品。转载请关注公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