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的核心是什么?
文/王冠亚
1
有位网友提到他家的一次房产投资经历。
那是十年以前,他朋友计划建造3套别墅。因为资金周转困难,朋友找他融资,开出的条件是这样的:
由他出资80万元,作为3套别墅的建筑成本。建成后,朋友出让其中一套给他。
当时,当地一套别墅的价格普遍在百万以上。于是,他兴冲冲地去找家人商量。
没想到,他岳父一口就回绝了:
“按照建筑成本,3套别墅的成本才60万元。你朋友拿了你80万元,却只承诺返还你一套,这不是拿我们的钱做他自己的生意吗?”
在其岳父的强烈阻拦下,这事儿不了了之。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曾经80万元没有拿下的别墅,现在花300万也买不到了。
是否买别墅,这位网友的出发点,在于自身能否从中获利。可他岳父的出发点,却总是去计较别人会赚到他多少钱。
如果做生意只顾利己,毫不利人,这笔生意从一开始就失去了交易的可能性。
2
在国际贸易领域,我们常常引用的一句话:
“中国要出口8亿件衬衣,其利润才能够换回来一架波音飞机。”
8亿,一架,这样字眼的对比显得强烈而夸张,仿佛在默默控诉着资本主义对我们劳苦大众的残酷剥削。
但是,这种基于民族主义的思维方式,却不符合经济学的基本逻辑。
为什么在过去二十多年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拥有庞大的廉价劳动力。
包括衬衣制造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让中国大量富余劳动力获得了工作岗位,提高了就业率,进而促进了社会稳定。
而与此对应的是,美国大量的制衣工厂倒闭,制衣工人失业。
却还有“爱国青年”这样质问:
“凭什么造一件衬衣,运到美国卖55元,而中国制衣厂才拿到15元?这不公平。”
且不说,从“微笑曲线”的角度讲,研发、销售两端的利润本来就要远远高于加工制造。更何况,既然我们已经从全球化贸易中获益,又有什么资格指责美国人赚了我们的钱呢?
你不能一边端走美国产业工人的饭碗,一边还指望着把所有的钱都只让自己赚到。
做生意的核心,是交易双方都有利可图。换句话说,各取所需,实现双赢。
3
《管子·轻重戍》曾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齐鲁两国都是东方大国。鲁国民众擅长织丝。于是,齐国管仲鼓励全国上下都穿丝织品,却不让本国民众从事织丝生产。丝织品销量大增,鲁国民众纷纷放弃农事,从事织丝业。一年后,鲁国缺粮,粮价暴涨。这时,管仲下令,不允许从鲁国再进口丝织品,也不允许本国粮食出口鲁国。鲁国大乱,齐国“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种纸上谈兵的“商战”思维,无异于一场自我意淫。纵观历史,因为封锁贸易而取胜的例子,我从来就没有见过。
失败的例子倒是很多。
比如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不但没有扼杀英国,反而因触犯众怒,把自己送上了圣赫勒拿岛。
再比如,伊朗在内贾德执政时期,为了对抗欧盟制裁,曾经宣布禁止向欧盟出口石油天然气。结果呢,欧盟国家毫发无损,伊朗人守着黑乎乎的石油,又不能吃,又不能卖,自己反而元气大伤。
开打贸易战,往往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究其原因,贸易的受益方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双方共赢。
4
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做生意,就要有这样的境界。如果不希望对方从跟你的生意中获益,最后往往受损的是自己。
巴菲特卖掉港股中石油后,股价继续上涨了好几个月。李嘉诚从2015年起便开始大量抛售内地物业,两年多来不断有人嘲笑,理由是房价又翻倍了。可是,他们似乎忘记了李嘉诚做生意的原则:
“跟别人做生意,如果七分合理、八分也可,那么,我拿六分。”
试想,如果李嘉诚想一直拿到顶点才出手,让买方没有一点赚头,那么谁又心甘情愿去当接盘侠呢?
吃鱼的时候,吃到鱼中段就行了。想从鱼头一直嗦到鱼尾,小心被鱼刺卡到。
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