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伦读书会:米勒专场问答实录

王冠亚 王冠亚 2022-11-25

这是我的第210篇原创文章


9月9日晚,我在《巴伦周刊》读书会开讲了“美国共同基金三剑客”系列第一场——比尔·米勒。关于米勒的观点,因为我之前写过一篇《巴菲特与米勒投资理念的异同》,内容大同小异,所以本文不再赘述。大家如果对演讲的PPT感兴趣,可以发邮件到guanyawang@qq.com找我索取。

倒是每一次直播,和读者通过屏幕面对面交流,读者提的问题都不太一样,可能有记录下来的价值。今天上午刚好和一名在国家政策性银行总行的朋友@王志远 交流,他问到我对职业规划的建议,我回答了两个关键词:必经之路&意外之喜。


所谓“必经之路”,是说我已经确定了将投资作为终身职业,未来所有的奋斗历程,必然是围绕这个目标来展开。唯有获得投资成功,那投资的周边活动——比如写作、翻译、讲课,才会有意义。


所谓“意外之喜”,是指在努力的过程中,我是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呈现的。也许是获得财富增值,也许是获得深厚友谊,我没办法预知,但这种不确定性恰恰给我带来了对未来的憧憬。


9月9日晚在跟读者交流的时候,我也谈到了“必经之路&意外之喜”的话题,这里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1

问:请问译者翻译投资书籍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答:体会还挺多的,我列5个关键词来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关于综合素质。


翻译投资书籍,我的理解是需要金融+英语+中文的综合素质。


如果不懂金融,可能会把fundamental analysis翻译成“基础分析”,我确实在财商教育书籍上看到过这种翻译,因为译者可能没做过投资,隔行如隔山,他可能不知道“基本面分析”。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比如翻译关于巴菲特的书,如果对他的生平事迹比较了解,那就会很熟悉他的话语体系,可能翻译的时候碰到的障碍就会少一些;


如果不懂英语,就看不懂原文,遑论翻译。相对而言,我觉得“英翻中”,对英语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因为投资类的书籍,往往都是一些专业词汇,难度并不很大。如果是把中文翻译成英文,而母语是中文的话,就会更有挑战一些。“英翻中”,大约80%的篇幅,花20%的时间就能译完。另外20%的篇幅,可能有一些细节需要去琢磨,要花上80%的时间;


如果不懂中文,那可能翻译出来的语感,就不太符合中国读者的表达和阅读习惯。因为英文原文里,往往有很多长句,有时候一大段话连在一起,中间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那么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把它拆成易读的短句。由于最后是翻译成中文落地,所以对中文表达的要求会比英语更高一些。


我看到华章投资经典系列,很多书籍都是找投资人士而不是英语专业翻译人员来完成的,比如《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金石致远CEO杨天南老师翻译的;《战胜华尔街》,是汇添富首席理财师刘建位先生翻译的。我个人认为,这是挺好的一个现象,因为译者本身也有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对于出版社、译者、读者来说,能形成更深远和长久的共赢关系。


第二,关于他律与自律。


完完全全靠自身的“自律”,我认为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儿。如果没接翻译的任务,我可能也很难做到每天坚持去学英语。但是我有翻译书籍的任务之后,这种“自律”变成了一种“他律”,就是会产生出一种潜在的推动力。我就会想,我必须在deadline之前完成,这样反而会激发自己的意志力。


我们看很多伟大企业的成长也是这样的,比如腾讯,当年运营商“移动梦网”业务不和它合作了,它才会去探索增值服务等潜在的增长点;当年3Q大战之后,它才会反思,不应该成为“全民公敌”,而是要转型成为平台型企业,为更多有梦想的人赋能。更多时候,外界带来的压力,会比自我加压成长更加迅速。


所以如果大家觉得“自律”很困难的话,不妨转换成“他律”试试。比如你想去练瑜伽,但是你一个人去,可能就经常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推脱。你可以约个朋友一起去,那你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爽约的。或者你可以请个私教,那约定了时间之后,你们之间有个浅层次的“契约”关系,“履约”的动力会让你的坚持变得更容易一些。


第三,关于利他与利己。


单纯从经济回报角度来看的话,翻译所得稿酬并不多,所以我去翻译,绝对不是从直接的物质回报角度考虑的。这里面肯定会有自己的情怀,因为国内的读者这么多,但是还有很多投资类的经典书籍都还没有引进来,所以自己会抱着一种“利他”的心态,如果有更多的读者能看到这本书,那我就觉得挺欣慰的。


比如比尔·米勒,连续15年跑赢标普500的大神,国内市面上居然连一本关于他的书都没有,所以这是促使我做这件事的原因之一。出书了以后,确实很多人认识了我,我也结识了很多三观一致的朋友,到最后,利他和利己是统一的。我相信一句话叫“功不唐捐”,或者更通俗去讲,“你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但凡你为他人创造了价值,你就有了自身的价值。


所以,我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格局,一定是看他愿不愿意、能不能够给身边的人创造价值。我之前也接触过一类人,他们就特别怕自己的那点三脚猫功夫被别人学去了,问什么都遮遮掩掩,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和他们打交道了。相反,那些乐于分享的大佬,比如唐朝老师,一定会获得越来越多的尊重,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主动站出来维护他们。


第四,关于知识的复利。


翻译让我的英文阅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那我再去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原文,可能理解就会更准确一点。包括如果以后投资美股,阅读财报也会更轻松。所以我理解的是,翻译这件事儿,它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系列连续事件的重要一环。也许我现在不知道有什么具体用处,但在未来某一刻,也许是很关键的时候,它帮到了我,改变了我的命运,这都是有可能的。


第五,关于必经之路与意外之喜。


必经之路是说,我非常确定,投资是我的终身职业,我应该不会再去转行从事其他的工作。那我所有的事情,包括演讲、写作、阅读、翻译,都必须是围绕投资来展开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我投资不成功,那我的投资周边活动就是没有意义的。


意外之喜是说,专心去做投资,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它很可能不会以你预料之中的结果来呈现。就比如翻译,我之前去奥马哈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不是为了回来翻译一本书,但机缘巧合之下,我翻译了《巴菲特的嘉年华》,这就是意外之喜。


每个人的才能,都是有用武之地的。就像很多大V,现在可能是活跃在雪球上,那即使不在雪球上呈现,也可能是微博、出书等别的方式。如果你会唱歌,你现在有可能会成为抖音网红,但即便是没有抖音,你也会有其他的舞台。所以,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你不用刻意去规划,你只负责磨炼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就一定会收获意外之喜。

2

问:跨学科学习、跨行业投资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答:我想到了三组关系,来阐述我的观点。


第一,专业与博学的关系:先专后博,厚积薄发。


我们首先要立足自己的专业,因为这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有了专业作为人生的“压舱石”之后,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你可以再广泛涉猎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如果没有自己的专业本事,讲什么都能泛泛讲一点,就只能说是夸夸其谈。


明代张岱写了一本书叫《夜航船》,这本书搜罗了很多天文地理历史典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是可以的,但如果只了解这些知识,你没办法成为一流的学问家。所以我主张是先大量阅读专业书籍,再广泛吸收周边知识,最后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


第二,坚守与拓展的关系: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有很多词汇很有趣,比如果断和武断,锐意开拓和贪功冒进,有时候就只有一线之隔。所以我们也说,很多时候,伟大和愚蠢就只有一步之遥。我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尺度。拿投资来说,我们肯定要坚守能力圈。比如你对某个行业或某家公司的研究,一定要到很深入的程度,能够确保你长期稳定赚钱,这就是你的基本盘。


在巩固了自己的基本盘之后,再去考虑拓展能力圈的事儿。有句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如果自己在某个行业浅尝辄止,又去追逐别的行业,那就像我们小时候读的一篇课文一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到最后就是一无所获。所以我们先定了守局,再谨慎小心地去拓展能力圈,成了就建立了自己新的能力圈,不成也可以退回到自己原有的能力圈。进可攻,退可守,自己就能掌握主动权。


第三,单一与融合的关系:博采众长,坚持己见。


首先,我认为学习应该是纯粹的。武林天下,门派众多,武当、少林、峨眉都有自己的特色,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但一定不要学杂,学杂的结果就是走火入魔。所以,我是非常不赞成“巴菲特+索罗斯”组合拳之类的提法的,认为自己学通了巴菲特和索罗斯,还能把两者融会贯通,绝对是对自身能力的过度自信。


其次,我认为风景是可以欣赏的。在学习巴菲特的同时,你也可以关注其他伟大的投资家是怎么投资的,他们的理念是什么,和巴菲特有哪些异同。包括巴菲特本人,他自己也看了很多投资家写的书。博采众长之后,自己一定要能够收得回来,而不是看到谁都说好,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

3

问:米勒能够在20年前就预测到亚马逊的未来,最根本的特质是什么?如何拥有这种特质?


答:我认为最根本的特质是对商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我看过一组数据,过去10年,美股 10年10倍且市值超过3000亿美金的公司共有11只, 包括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微软、苹果、台积电,几乎全都是新经济公司,仅有家得宝一家公司属于传统经济范畴。也就是说,如果你错过了新经济,你几乎就错过了美股蓬勃向上的过去10年。


这些新经济公司,10年前就已经是“巨无霸”,为什么还能保持10年10倍的高速增长呢?“大象起舞”的秘诀在哪里呢?我们今天交流的时候,已经提到过了,新经济和旧经济的特征不一样,新经济表现为收益递增,旧经济表现为收益递减。


所谓“收益递减”,是说企业越是通过增加市场份额或扩大市场规模来取得领先,越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或利润的降低,越会快速陷入困境。例如,一些属于基础能源领域的经济部门,如农业、木材工业、大宗商品生产等。一家钢铁公司,不可能攫取美国所有的钢铁生意;木材公司不像网景公司,刚刚完成 IPO 的创始人也不可能迅速达到 5 亿美元的身家。


所谓“收益递增”,是说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出现“马太效应”或者“规模效应”,体现为“强者恒强”。获得先发优势的公司,最终会垄断市场。例如, Windows95 的第一个磁盘成本约 2.5 亿美元,第二个及所有后续的磁盘成本约几美分。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来说,市场规模越大,成本优势就越明显。


在“收益递增”占主导地位的新经济领域,规模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护城河就越稳固,就越能占得发展的先机。米勒判断亚马逊能最终获胜的关键点就在于:他认为,“与其他电商不同,亚马逊拥有强大的资本,足以承受建立临界数量的消费者群体必须负担的巨大损失。消费者会区分互联网行业的赢家和输家。”


在投资界,米勒最早提出了“亚马逊的市值一定能超过沃尔玛”这一论断。如今亚马逊的市值已经高达1.58万亿美元,而同期沃尔玛的市值只有4190.46亿美元,米勒的论断早已被事实所证明。然而,回首2000年,亚马逊的营业收入只有27.6亿美元,同期沃尔玛的营业收入超过1650亿美元。在这种悬殊对比之下,米勒能够对未来做出准确预判,我认为体现的是他具有非常敏锐的商业洞察力。


至于如何拥有这种特质,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米勒也不一定能够成为米勒,只能说相比原来的自己,自己的商业洞察力得到了提高,这就很值得了。我的建议是:


第一,海量的阅读。巴菲特、芒格、米勒都读了很多很多书,米勒在观看棒球比赛的间隙,都还在读企业的财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你看得多了,就自然知道是非曲直。不同的公司放在一起,高下立判。


第二,深入的思考。读书不是为了“掉书袋”,不是为了像孔乙己那样,炫耀“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我们读书是为了解决投资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思考,要获得“认知”而不仅仅是“知识”。


第三,适度的分散。米勒的投资风格是“低概率+高赔率”,虽然他投资亚马逊赚到了上千倍,但是他也还有投到安然和世界通信等破产公司的案例。所以,如果你是接近于风投的投资风格,适度的分散是必须的。

4

问:米勒在2008年遭遇了重大挫折,他买的贝尔斯登等股票最后跌到零,请问价值投资如何做好底线风控?


答:你刚才提到的米勒投资贝尔斯登的案例,我想到了2008年米勒在接受《杰出投资者文摘》采访时,对媒体说的一番话:


“贝尔斯登的股价低于账面价值,并出现了80多年来的首次亏损。你知道的,贝尔斯登成立至今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这是一家伟大的公司。艾伦·施瓦茨(Alan Schwartz)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他们的账面价值非常棒。在正常情况下,贝尔斯登的价值至少为账面价值的1.5倍,且接近于2倍账面价值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一机会。”


事后来看,米勒显然是低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设身处地去想,如果我们当时在这个位置,我们有没有办法对金融危机做出准确预判,我觉得大概率也是不能的。给我的启发是,不要试图去跨越七尺栏杆,因为太难了。


拿米勒这次失利的案例来说,他是以自己的基金,重仓逆势买入金融股。那么我们反向推导,如果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基金是投资者的钱,在熊市的时候,连下跌带赎回,对基金经理来说是灭顶之灾;第二,米勒是重仓押注,这符合他一贯的“集中投资”风格;第三,米勒第一次入手贝尔斯登是在2007年第三季度,当时金融危机尚未尘埃落定,此时逆势杀入,无异于徒手接飞刀,被伤到是大概率事件;第四,米勒买的是金融股,股价和基本面有很强的“反身性”,贝尔斯登最后破产,跟它自身股价的暴跌有很大关系。


芒格经常讲,“反过来想”。那我反向推导的结果就是,要有合适的资金、合适的仓位、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标的,这就是我理解的“底线风控”。真正的“底线风控”,绝不是买了垃圾股之后控制回撤,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做好预防。富兰克林不是说过嘛,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

冠亚说

比尔·米勒给我的启示,或者说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归纳为“三种心态”:


一是永远保持好奇心。不要自我设限,在坚守能力圈的同时,尝试去拓展能力边界,探求未知事物的真理;


二是永远保持敬畏心。在人生巅峰的时刻,要头脑清醒。在投资失利的时刻,要勇敢面对,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三是永远保持上进心。比尔·米勒没有像彼得·林奇那样,在人生的高光时刻急流勇退而是选择了一战到底,这种对投资的执著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