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读书会:彼得· 林奇的成功投资
这是我的第211篇原创文章
作者按:9月16日晚,我在《巴伦周刊》读书会开讲了“美国共同基金三剑客”系列第二场——彼得·林奇。如果大家对演讲的PPT内容感兴趣,可以发邮件到guanyawang@qq.com找我索取。以下是文字实录:
大家晚上好!我是王冠亚。非常荣幸与《巴伦周刊》合作,举办解读“美国共同基金三剑客”系列读书会。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彼得·林奇是历史上最卓越的投资人之一,他在投资界的地位,大约相当于篮球界的乔丹、舞蹈界的邓肯。
我们来看看彼得·林奇骄人的投资业绩:1977-1990年,他管理的富达麦哲伦基金,管理规模从1800万美元增长至1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9%,基金持有人超过100万人。由于管理规模巨大,其间彼得·林奇一共买过15000多只股票。
1
业余投资的优势
虽然彼得·林奇是一名基金经理,但是他从来不以自己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为傲。相反,彼得·林奇认为,“专业投资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聪明,业余投资者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愚笨,只有当业余投资者一味盲目听信于专业投资人时,他们在投资上才会变得十分愚蠢。”
为什么不要盲目迷信明星基金经理呢?彼得·林奇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他讲了三点理由:“第一,我有可能是错的。每10只股票当中,有6只股票盈利,就已经是很好的战绩;第二,你可能知道我什么时候买,但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卖;第三,业余投资者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来源。”
彼得·林奇认为,日常生活的环境正是寻找“10倍股”的最佳场所。为什么彼得·林奇如此青睐10倍股呢?是因为10倍股有着巨大的威力,所谓“一股定乾坤”。彼得·林奇举了一个例子,选入一揽子股票,A策略收益30.4%,B策略(增加一只10倍股)收益110.6%。唯一的区别是增加了一只10倍股,收益率瞬间飙升,与此前判若云泥。
彼得·林奇说,生活中有很多10倍股,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我这里给大家列示如下:
斯巴鲁汽车:1977年,2美元/股买入。1986年,312美元/股卖出。9年上涨156倍;
甜甜圈公司:1982年,270美元/股买入。1986年,1539美元/股卖出。4年上涨5.7倍;
盖璞牛仔裤:1976年,180美元/股买入。1987年,4672.5美元/股卖出。11年上涨26倍;
汽车旅馆:1973年,371.38美元买入。1983年,4363.08美元/股卖出。10年上涨12倍;
SCI殡葬公司:1969年,980美元/股买入。1987年,14352.19美元/股卖出。18年上涨15 倍;
苹果电脑:1982年,2000美元买入。1987年,11950美元卖出。5年上涨6倍。
所以大家不难看出,投资并不需要“剑走偏锋”,只需要“尊重常识”。关于常识的重要性,彼得·林奇又讲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L’eggs 丝袜。彼得·林奇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来研究纺织行业上市公司,但终究没有发现这款丝袜的制造商Hanes公司。林奇的妻子卡罗琳在超市发现了这款丝袜,试穿之后发现质量一流,购买方便。Hanes公司在被联合食品公司收购之前,其股价上涨了6 倍。
第二个故事是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公司。彼得·林奇的朋友哈里· 汉德图斯在《华尔街日报》上看到关于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公司的信息,虽然他对这个行业一窍不通,但是听说美林证券已经把它列入“推荐买入”,就认为买入一定是明智之举。
汉德图斯的妻子亨丽埃塔根本不懂投资理财,她在The Limited服装店买入一套物美价廉的秋装,觉得这家服装店是一家不错的公司。但是汉德图斯一意孤行,执意买入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公司的股票。
结果,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公司的股价从10美元/股跌至5美元/股;而The Limited服装店公司股价从1979年的50美分/股涨到1987年的53美元/股,汉德图斯选择在高位介入,结果股价一路下跌至16美元/股。
2
专业投资的劣势
彼得·林奇对所谓的“专业投资者”一直是不屑一顾的。他说,“有一系列的矛盾修饰词语:博学多才的专家、震耳欲聋的沉默、巨大无比的小虾,在这一长串名单之后,我要再加上一个专业投资。”在彼得·林奇看来,相比于业余投资者,专业投资者有三方面的劣势:
第一,专业投资的滞后性。
彼得·林奇说,只有在许多大型机构投资者都认为一只股票适合购买,并且许多著名的华尔街分析师将其列入推荐购买的股票名单之后,一只股票才有可能真正地吸引投资者的目光。比如说,跟踪研究IBM的证券分析师多达56人,跟踪研究埃克森石油公司的证券分析师多达44人。我们对比另外一家冷门公司,就能看出这其中的差距:
这家冷门公司就是The Limited服装店,我们上文提到过,我们来看看它的发展历程:
1969年,公司上市,当时只有一位分析师关注;
1974年,才开始有第二位分析师关注;
1975年,公司已经设立100家专卖店,第一家机构投资者才开始买入;
1979年,总共只有两家机构投资者买入,持股量占总流通股本的0.6%;
1981年,公司已经设立400家专卖店,仅有6位分析师进行跟踪分析;
1983年,其股价相比于1979年已经上涨了18倍;
1985年,有37位分析师注意到这家公司并开始唱多,随后公司股价掉头下跌。
第二,专业投资的限制性。
凯恩斯有一句名言,“世人宁要循规蹈矩的失败,也不要不落俗套的成功”。华尔街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你是购买IBM的股票而使客户资金遭受损失,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因此而丢掉饭碗。
如果你买IBM的股票下跌了,客户和老板的问题是:该死的IBM公司是怎么搞的?如果你买汽车旅馆的股票下跌了,客户和老板的问题是,该死的你是怎么搞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投资者没有动力去精选股票,他们只要拿着四平八稳的大蓝筹就好。
专业投资者还必须面对“投资业绩多元化”的困境。比如说,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养老金账户,都放在同一家基金公司理财。有一天,两家公司的总裁相约打球,其间聊到养老金账户收益率的问题,就会相互打听对方的收益率是多少。如果甲公司的收益率是8%,乙公司的收益率是10%,那么甲公司回头就会质问基金管理公司,为什么自己的收益率比乙公司要低。
中国有句古话讲,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说,如果甲公司和乙公司的养老金账户收益率都是5%,哪怕都比8%要低,甲公司也不会感到不满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管理公司只能给两家公司配置一模一样的股票,保持一模一样的收益率,这反而限制了优秀基金经理的发挥。
专业投资的限制性还体现在集体决策的层面。彼得·林奇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在流水线作业上,每一件新衬衫都会标识“4项检验全部合格”的产品质量合格证;基金管理的规则也与此类似——入选名单中的每一只股票,往往必须得到30位投资管理人员的一致同意。
彼得·林奇认为,既然根本不存在一部由全体委员会成员共同写成的名著或者共同谱成的名曲,那么也根本不存在一个由全体委员会成员共同选择出来的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会取得非凡的投资业绩;
我非常赞同彼得·林奇的观点。共同意味着平均,也意味着平庸。所有杰出的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都是由杰出的文学家独立创作。同理,所有杰出的投资,都是由卓越的投资家独立决策。
另外,投资管理和投资也不太一样。投资只需要说服自己,投资管理就必须要说服他人。据彼得·林奇介绍,基金经理要花费1/4的工作时间向客户和老板解释自己的投资操作。基金规模越大,就越是如此。
第三,专业投资的潜规则。
专业投资者要面对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内外部限制,如同是“戴着镣铐跳舞”。先说外部限制:美国证监会规定,一家共同基金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其总股本的10%。对于任何一只股票的投资总额,不能超过基金总资产的5%。再说内部限制:不同的基金公司,都有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比如不允许购买有工会的公司股票,不允许购买无成长性行业(如石油、钢铁)的公司股票,等等;
一家10亿管理规模的基金公司,至少持有20只股票,至多持有40只股票,且全部股票必须符合美国证监会规定的持股比例上限,这就意味着很多投资机会都被排除在大门以外。对于大型基金公司来说,在全部1万家上市公司里,往往只能挑选市值规模最大的前100家公司。富达麦哲伦基金有着90亿美元的管理规模,彼得·林奇希望自己能尽可能像一个业余投资者那样思考选股。
3
股票投资的性质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认为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来见识一下复利的巨大威力:1626年,居住在曼哈顿岛的印第安人,以24美元的对价卖掉了这片土地,成为大家争相耻笑的对象。那么问题来了,印第安人真的愚蠢么?
我们可以测算一下,按照年利率8%计算,经过362年,24美元可以变成30万亿美元;按照年利率6%计算,经过362年,24美元可以变成347亿美元。而曼哈顿的价值仅仅只有281亿美元。
另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每年2%的微小差距,经过362年,差距扩大到29万亿美元以上(接近1000倍)。我们讲“日拱一卒”,每天进步一点点,长期而言,会跟对手拉开非常巨大的差距。
彼得·林奇认为,股票是长期投资最好的工具,没有之一。1927年投资1000美元,到60年后,各种金融工具的收益回报如下:国库券7400美元;政府债券13200美元;公司债券17600美元;普通股272000美元。
类似的观点,杰里米·西格尔教授的《股市长线法宝》也介绍过。为什么股票投资者长期一定是回报率最高的群体?背后的逻辑是:股票投资者是一家公司的合伙人,而债券投资者只是一家公司的债权人。只要国运和企业蒸蒸日上,股票就会为投资者创造源源不断的财富回报。
既然股票回报率这么高,为什么大家没有都去买股票呢?那是因为,投资股票也是有风险的。比如美国无线电公司1929年,38.25美元/股;1967年,66.5美元/股;1986年,66.5美元/股。持有这家美国知名的蓝筹股57年,年化收益率不足1%。
A股市场也很多类似的案例。比如贵州茅台2007年12月28日收盘价139.73元/股;2014年12月5日收盘价140.08元/股。招商银行2007年10月31日收盘价21.24元/股;2017年6月30日收盘价21.33元/股。事实一再证明,即使再优秀的公司,买贵了也依然要面对很多年不赚钱的尴尬事实。
当然,最可怕的还不是时间消化估值,而是公司直接炸毁。彼得·林奇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里,细数了一系列消失的公司:鲍德温机车公司(1924)、雷明顿打字机公司(1927)、莱特航空公司(1929)、玉米产品精加工公司(1959)……
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彼得·林奇的金句:“通常在股票并非是谨慎的投资时,人们最有可能把股票看作是谨慎的投资。”反过来讲,也是成立的——“通常在股票并非是风险的投资时,人们最有可能把股票看作是风险的投资。”
孔子讲,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那么彼得·林奇也发出了关于股票投资的“灵魂三问”:
第一问:你有一套房子吗?房子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可以实现资产保值,房子也是每个人、每个家庭挡风遮雨的心灵港湾,美国的房产税还可以用来抵扣联邦所得税。在我看来,有一套自住的房产,能够极大限度地提高心理的“安全冗余”。因为在很多人眼里,股票的涨涨跌跌无法把握,但房产却是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到的资产。
第二问:你未来需要用钱吗?用于股票投资的资金,仅限于能够承受的亏损数量,对生活不会产生影响。股票资金的性质,对投资结果会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很多大型基金,只接受长期资金+闲置资金,这是坚持“长期主义”的必要条件。
第三问:你具备股票投资的必备素质吗?彼得·林奇列举了投资者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品质:耐心、自立、常识、超然、谦逊、灵活、冷静、忍耐力。我以前写过一篇《耶鲁首席投资官:成功投资者必备的七大特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这里再分享彼得·林奇的一则金句:一些人自诩为“长期投资者”,但是一旦股市大跌,他们马上就从“长期投资”变成了短期投资,在股市大跌时宁愿损失极大也会恐慌性全部抛出。在波动不定的股市中,投资者很容易陷入恐慌。
我们现在也能经常看到这种现象,股市一涨,秒变股神;股市一跌,各种骂娘。大蓝筹涨的时候,信誓旦旦要坚持价值投资;中小创涨的时候,大蓝筹从“小甜甜”秒变“牛夫人”。凡此种种,都不是“长期投资”,而是“选择性投机”。
4
宏观预测的荒谬
我们讲比尔·米勒的时候就提过,宏观经济无法预测。彼得·林奇也是同样的观点,他说,“在几次最严重的股市大跌期间,我只能坐在股票行情机前面,呆呆看着我的股票也跟着大跌。我所知道的有关股市预测的唯一规则就是每当我得到提升,股市就会下跌。”
每当彼得·林奇得到职务升迁时,股市就会下跌,这种现象被彼得·林奇戏称为“林奇法则”。这让我想到了股票市场的另一个奇特现象“秋官效应”,说的是从1992年郑少秋在《大时代》里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电影等,恒生指数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
其实无论是“林奇法则”还是“秋官效应”,都只是属于“自我应验预言”的一种,由于部分投资者相信这特殊股坛现象,生怕相关效应必定灵验,从而导致他们手中的证券投资将会下挫,于是部分投资者便进行非理性的减仓,使证券市场出现暴跌。当然,彼得·林奇也只是在开玩笑。他还说,每当他讲到“林奇法则”时,投资者就会问他,下一次升迁是什么时候。
关于如何去检测市场情绪,彼得·林奇提出了著名的“鸡尾酒会理论”:
股市上涨的第一个阶段:人们都不愿意谈论股票,当听说彼得·林奇是基金经理时,他们听完后会礼貌地点点头就走开了。
股市上涨的第二个阶段:股市上涨超过15%,但人们关注的重点仍然在牙菌斑而不是股票上。
股市上涨的第三个阶段:股市上涨超过30%,大家都兴致勃勃地问彼得·林奇要买哪只股票。
股市上涨的第四个阶段:大家都开始给彼得·林奇推荐股票,通常这是股市已经上涨到了最高点并即将转跌的准确信号。
所以,群众往往是非常有效的“反向指标”。我身边也有类似的故事,一次是2015年,股市冲上4000点以后,身边谈论股票的人明显多起来了;另一次是2017年,股市站上3600点,有人问是不是可以入场了,结果股市马上就开启了下跌模式,非常精准。
彼得·林奇总结说,“我根本不相信能够预测市场,我只相信购买卓越公司的股票,特别是那些被低估而且(或者)没有得到市场正确认识的卓越公司的股票,是唯一的投资成功之道。” 彼得·林奇讲得很好,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
5
挑选牛股的秘密
我们开篇就讲过一个观点:10倍股就在身边。你不必成为埃克森公司的副总裁,就能够察觉到这家石油公司的业务有多么繁荣,或者是油价反转上涨;你不必在柯达的总公司上班,就可以知道日本制造的价格便宜、操作简单、质量上乘的新一代35mm照相机正给全行业带来新的生机,胶卷销量正在上升;你不必成为世界级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就可以知道一部新上映的电影大片将会推动派拉蒙影视公司或者奥利安影视公司的盈利强劲上涨。
彼得·林奇站在自己的工作角度,讲述了一个案例——自动数据处理公司。这家公司在一周之内能为18万家中小型公司处理900万份薪水支票,盈利最差的年份同比增长也达到11%,长期持有上涨超过600倍。由于其最大的客户都是华尔街主要的证券公司,因此半个华尔街都知道这家公司经营得非常成功。
如果你不是华尔街精英,而是退休了,生活在乡下,自己种粮食,也没有电视看,有可能碰到很好的投资机会吗?有的。因为你有可能因为营养不良而患上胃病,这里就蕴藏着一家伟大的企业——美国史克必成制药公司。
史克必成生产的胃药“泰胃美”,对于胃溃疡病人来说,是治病的良药;对于投资者来说,则是天赐的良机。从病人的视角看,最好的药品是药到病除、一次治愈的良药;但从投资的视角看,最好的药品是病人需要不断服用的常用药。
泰胃美属于慢性病用药,对于缓解胃溃疡的痛苦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病人得一直服用。公司股价从1977年的7.5美元/股上涨到1987年72美元/股,也是一只10年10倍的大牛股。一般来说,类似于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用药市场,是医药行业非常理想的细分赛道之一,从A股的实践看也是这样的。
彼得·林奇认为,一般来说,石油专家比医生在买卖石油股上更具有优势。一般来说,医生在投资医药股上要比石油专家的优势大得多。专业优势特别有助于确定是否买入那些业务已经恢复过来一段时间的公司,尤其是那些处于所谓的周期性行业中的公司股票。
如果你开了一家固特异轮胎专卖店,经过连续三年销售不景气后,你突然发现客户新的订单应接不暇,这就给了你一个固特异公司业绩将要上涨的强烈信号。如果你在化工行业工作,那么你将是第一批发现聚氯乙烯的需求在增加、价格在上涨、库存在减少的人。这些情况表明,生产商将会获得更高的利润。
所以,我们一定要立足自身优势,买自己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公司。但我们确实能看到不少的投资者,明明本职工作是医生,却偏偏要去买航空股;明明本职工作是厨师,却偏偏要去买军工股。似乎买本行业的股票,就显得非常不“性感”。其实不是这样的,投资是为了赚钱,没有必要去挑战“七尺跨栏”。
彼得·林奇划分了股票的6种类型:
缓慢增长型:比如电力公用事业上市公司,特点之一是定期支付高额股息。彼得·林奇一般不会购买增长率在2%-4%之间的公司。
稳定增长型:比如可口可乐、宝洁、高露洁等知名大型企业,年均增长率10%-12%;投资是否成功,取决于买入时机是否正确,以及买入价格是否合理。
快速增长型:特点是规模小、成长性强、成立时间短,年均增长率20%-25%,这是彼得·林奇最钟爱的股票类型之一。投资的诀窍在于,弄清楚其增长期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周期型:比如福特汽车公司,时机选择是投资此类公司的关键。
困境反转型:比如克莱斯勒公司,股价从低点上涨超过32倍。这类股票的涨跌,跟股市的关联度很小。
隐蔽资产型:比如高尔夫球场公司,1976年市值2500万美元,而其旗下的石料场就价值3000万美元。
彼得·林奇还总结了选股的13条准则:
公司名称平淡无奇:比如自动数据处理公司、鲍勃 · 埃文斯农场、联合石头公司,公司名称都非常缺乏想象力;
公司业务枯燥乏味:彼得·林奇列举了一些公司,有的生产罐头盒和瓶盖;有的处理顾客购物时交给超市的优惠券;有的从事租车代理,都并不显得“高大上”;
公司业务令人厌恶:有的清理汽车零件油污;有的生产塑料叉子和吸管;有的制造保鲜膜和热狗肠衣,看起来都是一些脏活累活;
公司分拆独立上市:彼得·林奇认为,分拆出去的公司,通常具备良好的资产负债表,能够独立运作;
机构没有公司持仓:彼得·林奇非常青睐那些曾经风光无限又被打入冷宫的股票。很多投资者喜欢买“基金重仓”股,而彼得·林奇的思维刚好与之相反;
公司负面新闻缠身:彼得·林奇举例说,关于垃圾处理公司就一直有很多负面传闻,一是处理有毒垃圾,二是受黑手党控制。顺便提一句,比尔·米勒也曾经重仓过这家公司,获利不菲;
公司业务让人压抑:比如国际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是殡葬服务,专业投资者唯恐避之不及。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心理作用,投资这类公司也没有什么不吉利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生理现象,要学会看淡;
行业整体增速为零:彼得·林奇说,同样是高增长的公司,他更喜欢这家公司是在低增长的行业。因为根本不用担心竞争的问题,只要市占率扩大,就拥有坚实的基础;
公司存在利基市场:石料场之所以赚钱,是因为物理距离的限制,导致方圆之内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公司产品复购率高:比如软饮料、香烟、剃须刀等快消品、日常基础药品,复购率都很高,复购周期都很短。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房子和汽车,购买周期很长;
公司属于技术用户:彼得·林奇认为,投资自动扫描仪公司,不如投资安装自动扫描仪的超市。因为超市运用技术手段,可以使自己的成本大幅压缩;
公司内部人员买入:彼得·林奇提供了一组数据,公司员工买入和卖出的比例,一般情况下是1:2.3;极端情况下是4:1。那这种极端情况出现的时候,往往就是入场的好时机;
公司大量回购股票:低价回购,是公司回报股东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彼得·林奇还列举了避而不买的6种股票:
热门行业:热门股票总是会上涨到远远超过任何估值方法能够估计出来的价值,热门股票的下跌速度和上涨速度一样快;
某某第二:比如下一个IBM、下一个麦当劳、下一个英特尔、下一个迪士尼,从来都没有成为过现实。与其指望黑马变白马,不如直接买白马更靠谱;
多元恶化:公司走多元化道路,往往会陷入两种歧途,要么是收购价格过高;要么是经营业务超出人们的理解范围;
小道消息:彼得·林奇称之为“低声耳语”的股票,比如包治百病的草药、违背物理学原理的新能源发现,这种神神叨叨的股市“玄学”,毫无例外都是巨坑;
单一客户:如果失去一家客户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灾难,购买时就要非常谨慎。比如A股市场上,有一些苹果产业链上的公司,一旦苹果不再选择其作为供应商,股价立马暴跌;
花里胡哨:高级、微型、时髦、神秘的词汇,往往会吸引一大批投资者追捧。但事实证明,这种靠“花式取名”来博人眼球、哗众取宠的公司,通常都没有好下场。比如曾经有一家公司改名叫“匹凸匹”,后来也被传为笑谈。
彼得·林奇非常看重公司的收益。收益,收益,还是收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收益与股价是完全正相关的关系:收益增长,股价随之上涨;收益下跌,股价随之下跌;收益再度增长,股价再度上涨。比如陶氏化学、雅芳公司、万豪酒店,莫不如此。
彼得·林奇认为,市盈率的作用在于,可以用来判断股票价格相对于公司潜在的盈利能力是高估、合理还是低估。他给投资者的忠告是:千万不要买入市盈率特别高的股票。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非常高,那么未来它的收益必须持续保持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增长速度,才能维持投资者过去为其支付的高股价。
彼得·林奇还澄清了收益与股息的关系:收益是指税后利润,股息是指派发给股东的那一部分利润。彼得·林奇也指出了提高收益的5种路径 :削减成本、提高售价、开拓市场、提高销量、剥离亏损业务。
关于如何获取公司信息,彼得·林奇列举了5种方式:
询问经纪人:如果你把经纪人当作投资顾问,那么可以让他来谈谈对所推荐股票的看法。当然,因为经纪人通常在投资方面并不十分专业,所以对经纪人的话要有自己的判断。
致电投资者关系部门:要注意使用话术,比如问到公司的盈利预测,不要直接发问,可以委婉地问,华尔街对贵公司明年的收益预测是多少呢?
拜访上市公司总部:彼得·林奇认为,当公司高管的办公室装饰豪华之日,就是投资者开始为公司忧心之时。
实地调查:彼得·林奇为了投资汽车旅馆,专程去汽车旅馆住了三个晚上,实地体验公司服务。
阅读公司年报:彼得·林奇认为,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对于分析研究公司非常重要。
6
财务指标的运用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彼得·林奇关注哪些财务指标:
产品在总销售额里的占比:L’eggs连裤袜能让Hanes公司股价大幅上涨,是因为其在公司销售额里的占比高;帮宝适纸尿裤虽然利润比L’eggs多,但在宝洁公司销售额里的占比低;
市盈率:拿收益增长率与市盈率相比较,收益增长率(%)大于市盈率则视同低估,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PEG估值法”;
现金头寸:福特汽车公司1987年净现金头寸83.5亿美元,每股净现金价值16.3美元。当市价为38美元/股时,实际意味着股价仅仅为21.7美元/股,折合市盈率3.1倍。巴菲特买喜诗糖果的案例,也与之类似;
负债因素:福特公司的股东权益与负债的比率是180亿美元:17亿美元。这里补充一下,考虑负债因素,通常是从底线思维的角度展开的。因为有很多知名企业,都是败于资金链断裂;
股息:真正关键的问题在于,是否派发股息如何影响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
账面价值:巴菲特的新贝德福德纺织厂5000美元/台的织布机,清算价值只有26美元/台;
隐蔽资产:汉迪·哈曼公司的大量黄金、白银、铂金等贵金属存货,以初始成本入账,实际价值约合19美元/股,而股价仅仅只有17美元/股;
现金流量:皮格钢铁公司每年可以获得1亿美元现金流入,但必须拿出8000万美元更新高炉。这种资本支出较高的企业,芒格也非常不喜欢;
存货:高档白酒、珠宝首饰、汽车、手机、连衣裙,对存货管理的要求完全不同;
增长率:同样的每股收益,如果增长率是20%,10年后会增长到6.19美元;如果增长率是10%,10年后仅能增长到2.59 美元;
税后利润:英文叫bottom line,就是指财报的最后一栏——利润,翻译时不要直译成“底线”。税前利润率越高的公司,其经营成本越低,反之亦然。
7
股票分析的要点
刚才我们在第五部分,讲了很多股票投资的方法和细节。彼得·林奇列了一个股票分析清单,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用指标:
市盈率:跟其他同类公司比,跟历史数据比,是低估还是高估;
机构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越好,“基金重仓”未必就是很好的参考指标;
回购:公司回购(包括管理层买入)都可以视为积极的买入信号;
收益增长情况:时断时续or持续稳定增长;
资产负债状况:检查是否安全,比如某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今日的债务危机,就是非常鲜活的案例,我看报道说总共有1.97万亿债务,其中1.5万亿债务都是1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而这家企业旗下在香港上市的三家公司,总市值加在一起也只有1200亿港币;
现金头寸:如果股价跌破每股净现金,则意味着极度低估。这是比破净更安全、更保守的衡量方法。
第二部分,分类指标:
缓慢增长型:主要关注是否长期持续派发股息;能否定期提高股息;股息在收益中的占比。
稳定增长型:主要关注买入价格的高低,决定了股票投资的成败;在熊市时是否抗跌。
快速增长型:对于长期保持25%以上增长率的公司保持戒心;检查公司业务是否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销售增长是否放缓;是否能够复制原有的经营模式。
周期型:密切关注存货变化以及供需平衡情况;了解所持有公司所处的行业周期。
困境反转型:主要关注公司拥有多少现金、多少债务?能够存活下来?破产公司大多亡于现金流。
隐蔽资产型:主要关注公司是否有隐蔽资产?隐蔽资产的价值是多少?
8
买卖时机的选择
什么时候是最佳的买入时机?彼得·林奇说,“在股市崩盘、大跌、激烈振荡、像自由落体一样直线下跌的时候,可能你的内心吓得直喊‘卖出’,此时如果你能鼓足勇气保持理智,你将会抓住你做梦都想不到竟然会出现的投资良机。”
什么时候是最佳的卖出时机?彼得·林奇按照股票类型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缓慢增长型:上涨超过 30%-50%;基本面情况恶化。
稳定增长型:市盈率超过盈利增长率;市盈率高出正常水平;增长率开始放缓。
快速增长型:不要过早卖出一只潜在的10倍大牛股;新开设的分店经营惨淡。
周期型:扩张周期结束;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公司存货不断增加。
困境反转型:最佳时机是公司转危为安之后,所有的困难已经得到解决。
隐蔽资产型:等到资本大鳄出现,并购会促使“价值发现”的到来。
9
股市常见的误区
彼得·林奇列举了股市的12种错误观点:
股价不可能再跌了:底在底下。
这只股票跌到底了:抄底常常如同徒手去接下落的飞刀。
股价不可能再涨了:顶在顶上。
股价已经这么低了:1 美元/股的股票可以合股,变成5美元/股,再跌成1美元/股。
股价还会涨回来的:历史上的柯达公司、安然公司,都造成了无数投资者财富的毁灭。
黎明前是最黑暗的:黑暗之后不一定是黎明,有可能是更恐怖的暗夜。
等到股价反弹再卖:除非对公司有足够信心,否则不要以成本作为加仓的理由。
保守型公司很安全:行业和公司发展环境都是动态的,要实时检查和监测。今天才看到网上的新闻,说一位投资者融资买格力电器爆仓了。在任何时候,单票+杠杆都是非常危险的。
等不到上涨就卖掉:通常是“一买就跌,一卖就涨”。
没买到牛股就是亏:之所以觉得错过的牛股太多了,是因为“锚定效应”作祟。
要抓住下一只牛股:黑马变成白马的概率极小。
以短期股价为标准:涨了就自诩“股神”,跌了就大骂“垃圾”,根源在于没有估值锚。
10
两次旅行的感悟
彼得·林奇分享了自己在爱尔兰之行和马里兰之旅的两次经历,一头一尾,遥相呼应,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开篇讲的是爱尔兰之行:1987 年 10 月,一片乐观情绪下,美国股市崩盘。彼得 · 林奇的教训是,当投资组合里现金比重很小时,千万不要出国旅游。
结尾讲的是马里兰之旅:1982 年 8 月,一片悲观情绪下,美国股市开启长牛行情。彼得 · 林奇当时满仓,持有的全部是股票,不持有任何现金。此时出游,整装待发,感觉极佳。
冠亚说
彼得·林奇作为历史上最出色的基金经理,给我的启示无疑是非常多的,我把千言万语,归结为三句话:
一是不知足。彼得·林奇极其勤奋,每年调研超过400家上市公司,敬业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像我这样每天晚上9:30就下班的,在大佬面前只能算是“摸鱼”;
二是知不足。彼得·林奇认为,专业投资者也有很多劣势和局限。作为顶级投资人,彼得·林奇非但没有高人一等,反而鼓励业余投资者树立信心,可见胸襟之开阔;
三是知足。彼得·林奇在人生的高光时刻选择急流勇退,在江湖留下了一个潇洒的背影、一段美丽的传奇。就像一部大戏,在高潮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