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按自己的心意活着,心里得有根定海神针 | 忙闲对写

Stella 还是不举手就发言 2022-12-25


上次我写信给好朋友 Stella,说起公益,很快她回信聊了聊自己的近况,继续谈了谈公益,「公益的本质,社会变革,为全社会减少痛苦,增加快乐」。放到个人身上,如她所说「多爱,少要求」,希望你读。


他叔,
 
来信收到,感谢海外华人对朝阳群众的慰问。你们打满全场,辛苦了,现在我们接着打加时赛。
 
所以你看,命运就是这样无法预测,前一天还是安全地带,一夜之间就成了高危地区。中西之间的疫情如跷跷板似的此消彼长,时代洪流浩浩荡荡,你我裹挟在其中,身不由己。
 
你说到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这场全球春晚昨天刷屏,我看了点花絮。大家审美不同,我倒觉得素面朝天在家简陋版的演唱挺好,把明星还原成人。

 
确实如你所说,我们习惯了水往低处流,富裕国家援助亚非拉,这次 old money 受难,全球共同挺身而出,更符合四海一家的理念。破除成见,首先要破除习惯性的心理优势和自卑感。
 
作为曾经的公益从业者,我还想说,对于公众而言,「投入关注+筹款完成」,这个项目就算完美落幕了。但是对接受捐赠的一方来说,一切还没有开始,甚至可能根本无法开始。

公益的本质是社会变革,为全社会减少痛苦,增加快乐。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举个例子,35 年前在伦敦和费城举办的 Live Aid 云集了 80年代最重要的歌星,感动了整个西方世界。这次演出为非洲的饥饿儿童筹集了 1.27 亿美元(那可是 35 年前的价儿!),也成为传世的壮举。
 
但是这么一大笔钱,并没有缓解非洲的饥饿,由于战乱和恶劣的交通,根本没有办法把物资运到灾区。第一批食物烂在了码头,第二批食物的运输光采购卡车就花了 5 个月时间,后来又成为当地军阀的囊中之物。巨款和爱心没有能挽救那些死于饥荒的生命。
 
「通过单一手段解决问题很有诱惑力」,因为这容易被理解和传播。但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问题,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成因与社会背景,没有简单的解决之道。要想进行改善,需要长期有质量的工作,也需要全社会改变认知和积极参与。
 
当然,一个社会里,提出问题的人总是大多数,而解决问题的是少数人。只是 35 年过去了,少数人的队伍会壮大,全民的认识会提升。这次武汉疫情中,市民自发组成的志愿车队,社区里的守望相助,正是民间的活力在促进社会进步。
 
同样的例子还有一个,1942 年,蒋委员长通过史迪威将军向罗斯福总统提出要求,要美国为中国战区援助 500 架战机,并保证空运队每月通过中缅印航线向中国运输 5000 吨物资。这项最后通牒式的要求没有得到史迪威的赞许,委员长夫妇都火了。史迪威向第一夫人解释了每个月通过驼峰航线运送 5000 吨物资需要怎样的运输保障:304 架飞机,275 名飞行机组人员,地面上要有 3400 名地勤人员,航线两端各需要 5 个机场,每个机场都要能接应 50 架运输机。这些配套措施在战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听到这儿夫人气这才消了。
 
这个例子是我从一本书上看来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作者是两度普利策奖获得者,翻译得也很精彩。整个疫情期间,我和朋友共读这本书,并且相互讨论,算是单调的居家生活中最大的趣味了。

 
北京谷雨那天真下雨了,电闪雷鸣。我和火星都好,只是每天 24 小时相处难免冲突。我深知一个中年老母的美德是保持沉默,因此试图与他约法三章。结果你看到了,他的笔迹泄露了他的初心,经我提示才把那个「不」字补上。当然我也得多反思自己,一个人的行为往往源于他曾经怎样被世界对待。从小把零花钱捐给水族馆的孩子,长大了绝不会虐猫。多爱,少要求,希望我也有所进步。


我闺蜜蔡珍珠隔离在上海,最近她把小猫胖丁托付给我们,每日撸猫是火星最喜欢的项目。他经常趴在胖丁身上闻一闻,问他什么味儿。他说,人味儿。


多保重吧,你们海外赤子再坚持些时日,一定能重回祖国怀抱。往大里说,今天的一切早晚将被层层堆积的历史掩埋,我们要想按自己的心意活着,不被泥沙冲走,心里得有根定海神针。
 
北京见。

 推荐阅读 

(点击标题阅读)

疫情中的「创业治愈」| 航叔来信01

月怡:像打高尔夫一样得去工作 | 航叔来信02

连长:再聊聊印度吧 | 航叔来信 03

连长给航叔的第一封回信| 忙闲对写

杂音渐弱,才开始真正享受创业的过程 | 忙闲对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