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何理解“党管数据”?人民网总裁叶蓁蓁最新解读

2018-01-28 监管与合规


中央政治局为何集体学习“大数据”?



2017年12月8日,习总书记主持了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学习的主题是“大数据”。


叶蓁蓁这样理解:


习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


这样一个最高领导层的战略部署,我们如果把它放在一个更大的国际背景下,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当中去考察,你会发现这个战略部署背后更深远的意义。


从“党管媒体”到“党管数据”



为什么要党管媒体?毛主席说过,我党的革命胜利靠两杆子:枪杆子和笔杆子。因为这两杆子是一个执政党执政的最重要的资源和手段。


叶蓁蓁这样理解:


进入移动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时代,数据无处不在。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企业、政府的决策不断由经验驱动转换到数据驱动,这是一场革命。数据不仅成了生产要素、重要禀赋,并且已经和“枪杆子”“笔杆子”一样,成了重要的执政资源。党管数据既是趋势也是必须。


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应抓住历史性机遇,打通各个部委、各个大型的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有效的共享和发展。


第一、党管数据首先是管发展,媒体具有血缘优势。


党管数据是“管”和“促”,不是简单的“控制”。举例来说,开放共享是发展大数据的必然基础。目前,大数据刚刚兴起,信息壁垒、数据孤岛却已经大量存在。虽然大家都知道,捂着自己那一点点可怜的数据,其实没有多少价值,但是,没有“党管数据”的强力介入、没有行政力量强制打通数据壁垒,要想形成数据开放共享的大平台,是不可能的。所以,党管数据,已是数据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明确要求:"打通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大平台,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这对于发展大数据是重大利好!


作为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重要纽带,媒体既可以与各种互联网政务平台、民生平台深度融合,成为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方,也可以代表党和政府获取、监督各类商业互联网数据,从而成为党管数据的重要抓手。


第二、党管数据是管规则,媒体具有沟通优势。


哪些数据具有私人性,哪些数据具有公共性;再比如,有的数据产生于平台但是否属于平台?平台有多大权限可以分析运用这些数据?数据时代,需要不同于以往的治理模式和规则,需要建立起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的法律和规则体系。立法、立规、行业自律、企业自律,都必须依靠“党管数据”来指导、来监督、来实现。


总书记要求,要加强政策、监管、法律的统筹协调,加快法规制度建设;要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要加强国际数据治理政策储备和治理规则研究,提出中国方案。


各类媒体都有沟通各类经济主体、治理主体和用户主体的独特优势。发挥所长,参与规则制订,对于党媒深度融合,从党管媒体迈向党管数据,是一次重大机遇。


第三、党管数据是管安全,媒体具有监督优势。


安全是一种基础的公共产品,数据安全只能依靠党和政府来保障。这种安全既包括涉及个人利益的数据安全,也包括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相关的数据安全。


总书记提出,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系统。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要加大对技术专利、数字版权、数字内容产品及个人隐私等的保护力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社会稳定、国家安全。


媒体的舆论监督、政策建议职能,对于党和政府有效管好数据安全,具有特殊意义。


党管数据刚刚破题,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党管数据,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干部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造就一批大数据领军企业,打造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队伍。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已经被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为“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叶蓁蓁预测:


党管数据,既是趋势也是必须。


(摘自人民网及微信公众号:此人有品 ID:people_rmwbd)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

【原创连载2】何渊:论数据权的区分保护和利用制度——政府数据篇

【原创连载1】何渊:2018数据权元年——从炮轰支付宝开始 

何渊:欧盟议会全球首个“关于制定机器人民事法律规则的决议”(介绍部分)

 何渊:政府数据开放的整体法律框架

 何渊: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加上“差异化算法”带来的身份歧视,就是商业领域隐匿的穷人与狗不得入内!

【前沿7】可识别个人信息、隐私以及新概念

【前沿6】打破匿名化的迷思:数字时代的匿名化挑战

【前沿5】美国布鲁斯的经典隐私理论和德国的人格权理论:四种类型的隐私侵权体系比整体保护体系更好吗?

【前沿4】这是私人的,但归我所有吗?—走向财产权的个人信息

【前沿3】关于马的法律—网络法到底该教些什么?

【前沿2】《自动驾驶的监管挑战:面对悲剧性选择人工智能如何决策》

【前沿1】监管人工智能系统:风险、挑战、能力和策略



诚意推荐 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