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除了性的爱情,会变得更好吗?
如果一段亲密关系中,不存在性,会是什么样子?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提出过著名的爱情三角定律,在他看来爱情有三大必备构造元素:激情、亲密和承诺,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称其为爱情。而激情,在这里指的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
但是,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这个定律是在1986年,当时的他肯定不知道,在35年后的世界,越来越多年轻人已经没有心思过性生活了。
这并不是我们在危言耸听,潘绥铭教授在《2000-2015年中国人的“全性”(Sexuality)》这篇报告中提到:从2000年到2015年,18岁到29岁已婚或同居的中国年轻人里,男性每月性交少于一次的比例从7.6%上升到10.2%。女性则从3.1%上涨到14.3%;
而男性中没有“性趣”的比例,从4.8%上升到12.1%。女性则从12.8%上涨到27.3%。
这个数字可能还有些保守了,因为在另一份冈本和腾讯新闻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年轻人性现状报告》中,有40.7%的年轻人表示没有性生活。还有六成的职场青年男女表示因为面临的工作压力太大,自己已经“性趣全无”了。
“床事成本过高、工作负担大、生活节奏快、朝九晚五交际圈固定、沉溺学习/游戏、习惯性一个人、娱乐游戏和色情影视的快感替代、性器官厌恶、性癖好配对率低下、LGBTQIA 自我认知增多”等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性活动。
在塔门今年十月的《2021中国青年爱情观大调查》2624个样本中,有4.5%的人曾经经历过无性的恋爱/婚姻。也就是说,每22个年轻人中,就有1个经历过无性的亲密关系。
性在亲密关系里的重要程度非常高,但关系中被性困扰的人也从来不少。在交往初期,担心对方只想要性而不是真诚交往,交往后无法接受男女友的性行为是跟其他人发生的,恐惧、自责自己对除了伴侣以外的人产生性冲动,担心性期待不同步会影响关系。
性很大地影响了亲密关系。一个问题是,人和人之间有可能撇开性进行亲密关系吗?没有性的爱情可以更纯粹更顺畅吗?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群体:无性恋者(Asexual)。
不同于LGBT,无性恋的定义要广泛得多。学界通常会认为无性恋是“不受到性吸引,或是对性行为缺乏兴趣。只想投入纯粹的浪漫关系”。但有些无性恋会感受到性吸引,只是对于性行为不感兴趣,另外也有些无性恋者喜欢一些亲密而非性的肢体动作,如:拥抱、接吻、牵手。无性恋是否“跟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一样是一种性取向、或者是“性取向不存在”仍然有争议。最著名的无性恋网站The 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认为:“并没有一个像石蕊试纸一样的东西能够直接确定一个人是否为无性恋。无性恋就像其他的性向认同一样 — 它的核心概念只是一个人们用来寻找自我的词。如果有人觉得无性恋这个词很适合用来表达他们自己,我们十分鼓励他们去使用这个词汇。”
也就是说,它既可以是一种自己的客观身份描述,也可以是自己的身份认同。
在塔门的调查中,即便大多数人(65.9%)不能接受一段关系里没有性生活。但也有超过十分之一(11.5%)的人“有机会的话,想主动尝试”无性恋爱/婚姻。五分之一(20.9%)的人表示“如果对方提出想无性恋爱/婚姻,我愿意接受”。
这可能意味着,不只是“天生就对性不感兴趣”的人会想要拥有“没有性,只有纯粹的亲密关系”,在如今的年轻人中,也有许多人在试着思考:撇开性的亲密关系,是不是能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新关系”。
在中国,想要爱情但不想要性的人可能超过1300万
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副教授博盖特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无性恋者在世界人口中可占到1%的比例。按照这个比例推算,中国保守估计有1300万以上的无性恋。
大多数人对于这个群体都比较陌生。
日本NHK拍过一个关于无性恋者纪录片《恋爱圈外~探访无性恋者的内心》,22岁的日本大学生中村健就坦诚地说自己完全不懂恋爱这回事,青春期男生的躁动与情窦初开的兴奋也完全没有。
这一点,对在中国的林书同样成立。在采访的过程中,他跟我们这样说明“没有性吸引力”对于他的影响:
@林书 男 27岁
打个比方,性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就跟普通人不喜欢某种蔬菜一样,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平时我不会去碰它。但是如果你父母说这个东西对身体特别特别好,你硬着头皮也是能吃下去的,因为你只是不喜欢,不是对它过敏。”
“同理,我只是对性无感,不是没法做爱。当然,无性恋者之间也有很多不同,有些人出于心理原因,完全无法接受与他人亲密。”
十五六岁的时候,宿舍里的人一起偷偷看色情片,当时的我一点性奋的感觉都没有,身体也没有反应。后来我怀疑自己是同性恋,但是我发现我对男人也没有任何心动的感觉,比起男性,我更能欣赏女性的美一点。青春期的我一直接受不了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怪物。
不仅害怕,还非常非常孤独。明明我对父母之间的亲情,对朋友之间的友情都能正常感觉到,偏偏就是没法感觉到爱情的冲动。
我依然想找个人结婚,希望能找一个让我觉得安心,能一直陪着我身边的女孩子。
对无性恋群体来说,他们只是对于性不热衷,不代表他们不理解感情。对一些人来说,在认清自己是无性恋群体的过程中,他们遇到的心里挣扎往往会让他们更加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因为没有性,他们会寻求更多向伴侣传达爱意的方式。
没有性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在NHK的纪录片中,中村健和一个佑奈的女生进行着“难以去形容的一段关系”。他们会一起逛街,一起去打卡一家好吃的餐厅,会相视一笑,就跟你在路上看到的普通情侣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和她都是无性恋者,他们不会有对彼此身体的欲望。
在视频网站中,有弹幕这样说道:这两个人看起来就跟闺蜜一样。但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女生过着同妻一样的日子。
@林书 男 27岁
但我在面对和别人建立爱情关系,的确会因为别人间的亲密关系的认知不同感到烦恼和痛苦。
我曾经和一个很温柔的女生交往过,我们做了情侣之间应该做的所有事,除了上床。交往一年的时候,她问我,是不是她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要不然为什么两个人一直没做到最后一步。
我坦诚地跟她说了自己的情况,然后跟她道了歉,因为我觉得我的行为害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在两周年的时候,我们和平分手了。因为她觉得自己很累,像是个同妻。
对于我来说,友情和爱情的区别还蛮明显的:友情是两个人能在某个领域聊到一块或者有相同的爱好就行,爱情是愿意为她改变,为她妥协,两个人能长长久久地在一起。
年龄越大,越想找个能理解我的人好好过日子。我要的就是那种老夫老妻的日子,要是能一步就走到那一步就好了。同时又觉得不现实,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性是爱情关系中不能省略的一步。
这是无性恋群体在建立亲密关系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为两个人之间没有性欲的产生,这就导致是男是女变得没有那么重要,性别之间的界线变得暧昧,同时也模糊了恋人和朋友之间的界线。
对于这点,来自一座二线城市的珍珠对此深有体会。珍珠是一名26岁的无性恋女性,和林舒不同,她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和一名女同性恋结成了伴侣。
@珍珠 女 26岁
因为我基本上没有性欲,所以对于我来说男生女生都无所谓。我上大学的时候跟男生交往过,当时为了逃避性生活找了很多很多理由,我们的关系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差。我在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正常的男性在长期性生活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真的会变得暴躁。
女生相对来说就温和很多,女同之间的性生活其实和自慰差别不大。
因为没有荷尔蒙的催化,我总觉得我们之间的情感很难升温。
我经常会怀疑,我和现在的女朋友之间真的是因为爱在一起的吗?我是在她的追求下在一起的,但我对她的感情,似乎和一般意义上的闺蜜没有什么区别。我对她没有身体上的渴望,我对她的情感和她对我的感情温差实在是有点大。
而且实话实说,和女生在一起,虽然现在是挺放松的。但是未来肯定会面临很多的困难。我很怕我坚持不下去
无性的亲密关系,似乎比起普通的恋爱更如履薄冰一点。
现在的爱情里,性被焦虑得更多,而欲望也被高估了
当我们谈及性时,常常不是变得虚伪就是沦为恶俗。性无疑仍然在绝大多数的亲密关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我们对性的看法又是一个除了本能驱动之外,被文化塑造出来的观念。
在对「忠诚」高度介意的如今,在亲密关系里,“性”不仅不再简简单单就是一种给人带来愉悦的活动,而且比以往增加了更多的担忧。
在一部分人看来,如果两个人都没有性方面的需求,在忠诚度上面势必要比在欲海沉浮的男男女女要高得多。“如果双方都不需要性的话,应该就不会出轨了吧?”
这似乎契合了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来的“纯粹关系”理论。吉登斯认为在人们在恋情、婚姻等亲密关系中,存在着一种纯粹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双方在建立关系时,人们只是因为可以从与另一个人的紧密联系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就像在我们的采访和NHK的纪录片中,无性恋虽然不会有性,但他们都很喜欢“陪伴”这个词。“陪伴”对于非独身主义无性恋群体来说是开启一段亲密关系的关键词,只要能一直在一起就足够了。
这和塔门的爱情观调查的结果非常一致。在30个描述爱情的词里,超过八成的人会用“陪伴”来形容爱情。其次是“信任”(76.8%)和“责任”(72.3%)。而“欲望”排在第十五位。
1. 蒋红群《爱抚伦理学一一从齐格蒙特 ·鲍曼对爱的关系的阐释考察其伦理思想》
2. 安东尼·吉登斯 《亲密关系的变革》
3. 利维坦《究竟什什么是无性恋》
4. 翟学伟《爱情与姻缘:两种亲密关系的模式比较》
你觉得性对于亲密关系来说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