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动物园」成了今年中文互联网最佳恐怖故事?

塔门 塔门 2022-05-02





B站上,12 月前你搜索「动物园」,出来的是各种旅行vlog、自然科学科普,以及环保主义者的投诉,但现在你搜「动物园」,看到的会是这样一个词:动物园规则怪谈。

 

「害怕」,几乎是所有这些视频的弹幕和评论区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在知乎,动物园规则怪谈的数据是这样的:


有 1158 万人看过“怎么解读A岛上的动物园规则怪谈?”这个问题,571 个人贡献了回答,2.9 万人为一个写了 5 万字超长解析的匿名用户点了赞。他们在读这篇 5 万字阅读解析的时候可能比上学时看论文要仔细得多。



在微博,动物园规则怪谈,让阅片无数、玩过不知多少次恐怖密室逃脱的成年人感受了一把「怕得睡不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所以,什么是「动物园规则怪谈」?

 

今年年底前,我曾感到非常可惜,明明今年《鱿鱼游戏》大火,大逃杀题材连带着悬疑恐怖风大爆特爆,但从国内来看,无论是电视剧、电影还是网文小说,都没有什么相关的好作品出现,更别提在这个大类上进行创新。

 

直到我在一个动漫匿名论坛,看到了《动物园规则怪谈》,一篇堪称 2021 年国产最佳恐怖文学的作品。

 

                                                                                   ↑ 以上节选自《动物园规则怪谈》


在说这篇《动物园规则怪谈》(以下简称《动物园》)之前要先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诞生地——A岛匿名版,以及什么是规则文学。

 

A岛匿名版(简称A岛)是一个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讨论空间,人员构成大多来自中国大陆视频弹幕网站 AcFun,由 AcFun 的前管理员开设并独立于 AcFun 运营。匿名的性质,让各种野生文学在这里疯长。

 

所谓的「规则怪谈」,是属于恐怖文学中「新怪谈」类型的一种,新怪谈,是一种以近现代社会为背景的,具有科幻、奇幻、惊悚和恐怖等多种要素的,以绝对理性的笔触来描写怪诞事物的文学类型。体现在「规则怪谈」上,就是列出一排如同产品说明书一样的规则跟你一本正经地怪谈。

 

2021年11月26日,A岛匿名版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欢迎来到xxx市动物园」的微博,将论坛上的《动物园规则怪谈》搬运到微博。

 

在这篇文章中,「你」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一个动物园,然后开始看入院须知:从越来越长的规则中,你突然意识到这个动物园藏着一个恐怖而未知的存在,为了找出能让你活下来的结局,「你」必须去熟记这些规则并思考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编辑这条微博的人或许不知道,这条微博会在几天内转载量迅速超过2万,并且从微博开始火到知乎、B站、抖音。




动物园规则怪谈,是怎么吓人的?

 

《动物园》的出现,迅速让很多人找到了当年看《冒险小虎队》或者《鸡皮疙瘩系列恐怖故事》时,那种拿着一张解密卡去拼凑解开谜题的快乐(与惊吓)。

 

它是这么把读者的魂勾到自己的世界里的:

 

首先,《动物园》开篇就是一大段非常官方且理性的规则模板,没有各种对话和环境的渲染,让人一开始并不害怕只有好奇,但当你读进去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去琢磨里面的话。


而当你读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篇文章中规则是有漏洞甚至是互相矛盾的,站在不同的角色立场或者换了一个场景,你的求生法则可能反而成为一道催命符。



如果您看到路边有逃跑的兔子,请立刻带着您的孩子远离并报告工作人员,不要靠近,不要触摸,尤其是兔子发现并开始高速靠近你的时候。


动物园的饮料店不提供「兔子血」,如果您在货架上看到了,请不要购买

 

大象是一种体型巨大、有着扇子一般的耳朵、鼻子很长、腿粗得像柱子的生物,而且不是白色的。请确保你在大象园区看见的是且只有大象。

 

鲸鱼区溺亡的大象尸体是正在实验中的 3D 投影技术,不管它看起来多真实,不要管,无视它就好。也不要探究开关位置,它没有被关闭的必要……


兔子血」不存在,是山羊肉(此条被反复写上又删去)

 

在这种恐怖故事中,正常和异常可能是相互置换的。

 

如果你直接说里面有怪物,不要买人肉,鲸鱼池里有尸体,不管你描述得再绘声绘色,都只会让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年轻人无聊地翻起白眼。但如果文章一开始用的「山羊肉」「兔子」「大象」这些并不恐怖的东西,但在你推理的过程中自己推演出他们的真实面目时,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此外,文章还要求读者们对不正常的事物假装正常态度,这就让读者的诡异感和不安全感更深了。比如在《动物园》中有大量的内容是关于游客不能做什么,其中大部分看起来令人摸不到头脑:为什么出售的产品不能卖?为什么有些路不能走?为什么不能亲昵兔子?为什么不能靠近树荫?为什么要装作没看到大象长得不像大象?


当人看到异常,感到害怕并且想要远离或解决掉是人之常情,要求人无视,就违背了人的本能,焦虑感随之产生。


到这里为止,动物园怪谈初步构建了一个不是很动物园的动物园,读者很快就能意识到,常识和经验在这里是没有用的。

 

拉斯•史文德森在《恐惧的哲学》中写道,恐惧与焦虑密切相关,二者都暗含了对于这个危险和伤害的预见。违背人的预测或者常理的行为会让人产生焦虑,而对人身安全的威胁则会让人恐惧。

 

如果你的恐惧雷达不够敏锐,觉得这篇文章平平无奇,没能get到它的良苦用心,还有一大波热心网友帮你科普它究竟恐怖在哪里。

 


为什么《动物园》能让年轻人上头?

 

在全世界范围内,年轻人都乐于尝试含有恐怖、惊悚和血腥元素的文学影视作品。

 

因为看这些东西能分泌多巴胺,年轻人为了能获得这种传递快乐的激素会做出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事,看恐怖片只是其中比较温和的方法之一。

 

相对于其他恐怖故事,动物园规则有它更适合互联网的优点——不怕被剧透、有代入感、能引发讨论、读懂会有优越感。

 

从写作手法上,《动物园》是一种很典型罗生门式叙事:即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进行反复叙述,却因叙述者不同导致他们所描述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对于读者来说,你大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你自己的生存路线,不同性格的人在同一个场景会发生不同的故事,这才是《动物园》的乐趣所在。而当人们开始二创,这个动物园就从单纯的文章变成了模因,变成了一个世界观,整个故事因为人们的再次创作变得更加精彩。

 

学者杨玲在《体验经济与网络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中提到,网络文学的门槛其实是代入感,一个文本只有能让读者自动带入到小说中的主人公,体验他们的人生,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才会激发读者的意义生产。

 

因为与作品的共鸣,在情节的空白处,读者会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设定和情节。如同一些名著或大IP作品甚至会在作品完结后,依然能吸引读者去进行同人续写或仿作。

 

比如在A岛上,在《动物园》之后,又诞生出了以高中校园为背景的《卫生守则》,在这篇文章中,「卫生委员」这个在班干部体系中颇无存在感的职位成为了与不知名怪物抗争的力量。


而在另一篇《大洛山步道》中,读者们则化身游客前往一座诡异的大洛山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正在成为一场仪式的一部分。


而在知乎上,人们则把规则怪谈与现实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二次创造了许多「现实主义规则类怪谈」。比如把社畜们的普通上班生活变成一篇规则类怪谈,让原本就压抑焦虑的上班时间变得更加让人不寒而栗。


 

这也是我个人认为《动物园》是2021年国内最佳恐怖作品的理由之一:虽然的确是有外国一些新怪谈和H.P.洛夫克拉夫特的元素在里面,但是它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别人二次创作的生命力。

 

到现在,已经有人总结出了一套标准的规则模板了。

 

第一步:编一个某地点的正常活动守则,注意,要贴近日常生活,以便形成一种我们熟悉的日常与莫名恐怖的割裂感。

 

第二步:加入明显不对劲的规则,要尽可能地古怪,让人难以遵守。

 

第三步:暗示如果不遵守规则,可能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第四步:给出一种逃离危险的手段,但手段要过于离谱以至于不可能达成。

 

第五步:思考你最恐惧的事物,并想象它就在你的身后。

(以上总结出自知乎)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我们的身边其实到处都是规则怪谈了,毕竟,将寻常变为异常,正是规则类怪谈的精髓所在。



但不管怎样,对笔者来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去动物园的冲动,也不想去看大象和兔子的一切照片了。



1、游研社《《动物园规则怪谈》没看够?来了解一下“模拟恐怖”》

2、知乎《创造你自己的动物园怪谈!规则类怪谈创作教程》https://zhuanlan.zhihu.com/p/440138502

3、A岛匿名版《动物园规则怪谈》

4、NOWNESS现在《为什么我们总是爱看大逃杀》

5、拉斯•史文德森《恐惧的哲学》

6、杨玲《体验经济与网络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型》





作   者 | 张倍笛
编   辑 | 王朝靖
题   图 | ins@cdaura
插   图 | 网络、豆瓣



 谈谈

你看完动物园规则怪谈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