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藏传佛教不是四皈依,更没有三宝之外的第四宝!

2018-03-05 👉 老九读佛


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上流传的佛教主要有三大语系,即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


无论哪个语系,只要是正宗佛教,都是以皈依三宝来衡量是否佛教徒,因为皈依的主体对象是佛法僧三宝,所以皈依法也叫三宝皈依法,简称“三皈依”。


但在很多人中流行一种错误的说法,认为藏传佛教是四宝皈依,在皈依三宝之外多了一个皈依上师,这种说法严重曲解了藏传佛教的教义,如果长此以往,说的人多了,或许谬误就会变成真理。


归纳来说,鼓吹藏传佛教是“四宝皈依”的人概有三种:


一种是不明藏传佛教教理教义,见藏传佛教信徒念诵皈依颂时,在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前还念诵皈依上师,因此想当然地从念诵文句的数量误解藏传佛教的皈依法是“四宝皈依”,这种情况应该是多数;


第二种是汉语不通达的藏族人,包括堪布、活佛等,他们由于对汉语不是很精通,见汉族佛教徒都说四皈依,也随顺着说四皈依;


第三种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刻意鼓吹藏传佛教有四皈依,想以此来证明藏传佛教不是纯正佛教,以达到混淆是非的卑鄙目的。


藏传佛教并非有四皈依,理由有下面几点:


1.藏传佛教也是佛教,也唯信仰佛法僧三宝。

藏传佛教始自松赞干布时期,后由赤松德赞应请静命、莲花生大师创建桑耶寺,虽然经历了前弘期和后弘期的不断发展,但藏传佛教的传承都是源自佛教发源地印度,这点有无数藏文文献资料可以作证。既然藏传佛教是源自印度正宗的佛教,自然也是以佛法僧三宝作为信仰主体,并唯以三宝作为皈依对象,因此也是三皈依,不存在“四皈依”。


2.上师是三宝的集中体现和现实代表,不是第四宝。

藏传佛教之所以在念诵皈依辞的时候,在前面加上皈依上师,这并非说藏传佛教有四宝——上师,而是说上师是三宝的具体人间代表。上师起到了代佛传法的作用,那么就视为佛陀;上师的修证境界是法宝,所以代表了法宝;而上师是僧,所以代表着僧宝。也就是说,藏传佛教是把上师当作人间三宝、现实三宝来皈依的,而不是说上师是三宝之外的第四宝。只要了解了解藏传佛教教义的人都会清楚知道这一点。在大乘流行的汉传佛教中,也是把师作为三宝代表来看待的,从《法华经》、《华严经》中都可找到依据。在藏传佛教传统说法中,也是说皈依上师三宝,并没有说皈依四宝。


3.藏传佛教重视上师也是密宗的特殊教义决定的。

对师的态度,根据教义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认识,在小乘教法中,把师当作僧宝、罗汉来对待;在大乘教法中,把师当作佛的代表来对待;而在密乘中,由于密法教义的特殊性,而把师当作佛陀在人间的化身来看待。佛陀也在众多密续当中,宣讲了自己将在末法时期化现普通上师的形象来利益众生的预言。特别是无上密续中更予重视。


因此,藏传佛教在皈依三宝辞前面加诵皈依上师,主要是突出上师的作用和功德,并非说藏传佛教有四皈依、藏传佛教有四宝。其实在众多经论中,都开示了师在佛教中的地位,不过只有藏传佛教更为突出的阐释了而已。


最后总结一下,所谓“三皈依”,不是说三句皈依辞的意思,而是三宝皈依法,或者有三个皈依对象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说,根据皈依颂辞的句数来说几皈依,那么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外,我们还念诵皈依本尊、皈依空行、皈依护法……岂不是要六皈依、七皈依了吗?


所以,无论是皈依上师还是皈依本尊、空行,皈依对境都是三宝或者随一。具体内涵要读“三宝”有关理论了。


推荐阅读:

皈依三宝后,这六点很重要

宗萨仁波切:最近我才意识到,修皈依才是精髓

佛说:不修此法而求佛者是诡诈之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