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变化!微信、支付宝等同时发声!
十多年来,得益于咱们国内经济增速、人口基数和宽松的政策环境背景下;
从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移动支付——即将发展至数字支付阶段。
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支付规模、场景上等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具体是个什么概念呢?
有官方数据披露,去年全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完成支付业务交易量超过一万亿笔 ,金额近400万亿元。
但也正因如此,开始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
非银行支付市场集中度过高、部分机构‘无照驾驶’/偏离主业、不正当竞争、数据安全、行业分化加剧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杀熟)等违规乱象普遍存在。
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还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近年来,央行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随着监管趋严,非银支付市场加速洗牌,同时也将走向新格局。
处罚力度大幅提升、监管要求趋严、趋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内非银行支付领域已有近30张罚单出炉,虽比去年数量同比减少,但总计罚没金额近62亿元,金额处罚力度明显加大。
全国共有185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被注销支付牌照机构已达85家,光是今年来就有15张被注销。
为促进非银行支付机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进一步规范支付机构合规经营刻不容缓。
针对目前情况,前天,《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经过近两年的讨论与修订,终于正式出炉。
将于明年五一落地施行。
这是作为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内容共涉及6章60条,构筑了对其监管的基础框架和主体内容。
国家将对非银行支付行业此前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行政法规,与此同时强化全链条、全周期监管,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防范支付风险。
尤其是严防利用支付平台从事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行业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
有以下几个重点:
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定义和设立许可;
完善支付业务规则(根据其能否接收付款人预付资金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两类);
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准入管理更加严格;
明确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强调穿透式监管);
新增反垄断(提出市场支配地位监管措施)、风险事件报告等要求;
国家引导、鼓励非银行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开展合作;
并大幅提高了处罚标准、有序扩大支付行业高水平对方开放(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支付机构“走出去”)等等……
随着《条例》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会迎来新一轮优化升级,未来不排除有较多支付机构或被动或主动地退出市场,也意味着咱们消费者的权益将得到法律保障和根本依据。
另外,支付市场各主要主体(支付宝、微信-财付通、美团-钱袋宝、抖音-合众易宝、PayPal-贝宝支付、易宝支付、中国银联等)集体发声,第一时间回应表示将做好《条例》贯彻落实工作,加强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如果喜欢今天的内容,请为我点个在看!感谢大家的支持!
降价后,新一轮维权潮来了……
改口了,房价可以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