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面积缩水17平,买卖双方对簿公堂
2016年,为给儿子买婚房,54岁的北京市民刘先生将位于西城区丰盛胡同的学区房,以550余万的价格出售给李先生,房本载明房屋面积44.86平米。房屋售出后,李先生将刘先生诉至法院,原因是,重新测量后房屋面积蒸发了近17平米。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刘先生返还李先生房屋面积差价200余万。刘先生不服提起上诉,7月5日,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探员旁听了该案在二中院的二审开庭。
全文1907字,阅读约需4分钟。
▲涉诉房屋外观。该房是丰盛胡同的一个老旧小区内一层的单元房。 新京报记者李禹潼 摄。
44余平学区房卖了550余万
11年里,房子越来越旧,胡同越来越挤,房价不知翻了多少倍——
刘先生记得,2006年,他在原单位实施“房改房”政策时将涉案房拿下,房本显示,房屋面积44.86平米,产权归属为分房单位中直管理局。
“进门往左是卧室,右边是一堵墙,墙上有个方形的印儿,像个门。”刘先生说,11年前,房间的奇特构造让其印象很深。该房屋实际情况和分房时单位登记的均为一居室。
2015年10月,儿子要结婚,刘先生经中介介绍,将上述房屋以550余元的价格卖给李先生,用这笔房款,儿子也顺利购买了新房。
2016年1月,双方办理完过户后,李先生取得房产证,显示房屋产权面积44.86平米。
▲刘先生从单位买下房屋产权时,协议书记载房屋面积为44.86平米。 受访者供图
买房人实测房屋缩水近17平米
李先生的代理人介绍,房屋是学区房,李先生买房是为了以后给孩子找个好学校。
“李先生的母亲亲自看过房,但老人肉眼看不出房屋面积多少,且结合链家网站发布的介绍和原房主的介绍,李先生母亲对44.86这个错误的信息没有质疑,对房屋面积确实不知情。”据该代理人介绍,买房后装修时,李先生觉得房屋怎么看怎么小,装修工人也提出同样质疑,于是到测绘单位申请重新测量房屋。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李先生奔波在测绘、房管、法院和原产权单位之间。终于将房屋进行了重新测绘,确定实际建筑面积28.27平米。
拿着权威机构颁发的新本,李先生将刘先生起诉至法院,要求返还近17平米的房款。
法院经审理,于今年3月16日做出一审判决,要求刘先生返还李先生蒸发掉的17平米房款205万余元。
刘先生觉得冤,11年房子一直少17平米面积,他说自己不知情,在宣判后他提出了上诉。
▲房屋登记档案上,同一房屋显示的面积数字不一样。 受访者供图
二审开庭:17平米到底去哪儿了
7月5日下午1点半,刘先生和两位代理人到达法庭,李先生一方由代理人代为出庭。
为证明对房屋面积缺失不知情,刘先生出具了包括取暖费交款纪录单在内的3份证据。该《交款纪录》表明,2014年刘先生缴纳的是22.3平米房屋面积的取暖费,2015年-2017年的房屋供暖面积却变成了44.86平米。刘先生说 ,2015年以前取暖费由中直机关代缴,2015年之后由其个人到热力集团缴纳 。
“当时中直机关帮我们交,让我拿多少钱我就交多少钱,具体的面积有没有变化我不知道。”刘先生说。
刘先生的代理人认为,此案一审查明的事实不清楚,没有查清涉案房屋面积为何会缩水近17平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房产证上的面积与实际面积不相符,应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才能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庭审过程中,刘先生的代理人向法院提出申请,追加房屋原产权单位中直机关为第三人,希望法院查清17平米到底去哪了……
李先生一方指出,涉案房屋面积变小不是本案的审理范围,本案解决的是,房屋面积“缩水”是否适用《合同法》中关于“重大误解”的情形,以及即便存在重大误解,房屋买卖合同价款应当如何变更。
李先生代理人提出,双方交易的是商品房,误解不清,房屋的价值、再卖时的面积大小都可能影响李先生的利益。李先生不是炒房人,没有能力用肉眼看出房屋的面积,且原始产权证上没有测绘图,中介在网站上的推广也没有具体面积,这才导致李先生在购房时对房屋面积存在重大误解。
该案没有当庭宣判。
重案探访
同一房屋登记两个不同面积
17平米去哪了?2017年5月初,探员曾跟随刘先生到涉案房屋、房管局、测绘所及原产权单位走访,试图了解房屋少面积的真实原委。
涉案房屋位于丰盛胡同一老旧小区的一层,现在已经出租,进门右手是墙壁,房屋确实是一居室。一墙之隔是一间三居室,目前也在出租。
在楼上同位置的单元里,探员看到,房屋构造系两居室,进门右手边并非墙壁,而是一间房。
帮刘先生租房的中介业务员证实,该房屋出售时就是一居室。
在测绘单位——西城区房地产测绘一所,工作人员查询档案后告知刘先生,2003年测量时,涉事房屋为一套2居室,2016年受李先生委托测量时,房屋构造为1居室,对房屋变更情况没有相关档案记录,原产权单位也未就此房屋提交任何更改的材料。
工作人员提示刘先生,单位售房时可能存在疏漏,可能对房屋的更改未明确,也可能误将蒸发掉的17平米的房屋同时卖给刘先生和隔壁。
刘先生随后又到达国土资源局西城分局咨询,通过房屋地址和李先生办下的不动产登记号码进行两次查询,工作人员告知,同一位置、房号的涉案房屋分别显示44.86和28.27平米。
原产权单位工作人员称,通过查询档案,可以看出卖给刘先生的房屋就是44.86平米的1居室,11年前的购房协议和房屋产权证并无差错。
新京报记者 李禹潼
编辑 王巍
校对 郭利琴
本文为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以下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