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符合八个条件,就可申请司法救助

广东普法 2020-02-28

什么叫司法救助?

哪些人可以申请司法救助?

应该如何提出救助申请呢?


今天普法君就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

《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办理程序规定 (试行)》及相关文件为大家解答这些疑问



什么是司法救助?

司法救助,又称诉讼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中,通过对当事人缓交、减交或免交诉讼费用的救济措施,减轻或者免除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的负担。


我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中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国家对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保障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维护其合法权益。


哪些人可以申请司法救助?

《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我国司法救助的对象分别是:


(一)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重伤或严重残疾,因案件无法侦破造成生活困难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没有赔偿能力,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危及生命,急需救治,无力承担医疗救治费用的。


(三)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而死亡,因案件无法侦破造成依靠其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近亲属生活困难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没有赔偿能力,依靠被害人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近亲属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四)刑事案件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致使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因案件无法侦破造成生活困难的;或者因加害人死亡或没有赔偿能力,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五)举报人、证人、鉴定人因举报、作证、鉴定受到打击报复,致使人身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重大损失,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六)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等,因被执行人没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


(七)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无法经过诉讼获得赔偿,造成生活困难的。


(八)党委政法委和政法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认为需要救助的其他人员。


涉法涉诉信访人,其诉求具有一定合理性,但通过法律途径难以解决,且生活困难,愿意接受国家司法救助后息诉息访的,可参照执行。


应该如何提出救助申请呢?

《意见》中规定,申请人在使用国家司法救助资金应当严格遵循以下程序:


(一)告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在办理案件、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过程中,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应当告知其有权提出救助申请。


(二)申请。救助申请由当事人向办案机关提出;刑事被害人死亡的,由符合条件的近亲属提出。申请一般采取书面形式。确有困难,不能提供书面申请的,可以采用口头方式。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真实身份、实际损害后果、生活困难、是否获得其他赔偿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审批。办案机关应当认真核实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综合相关情况,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给予救助和具体救助金额的审批意见。决定不予救助的,及时将审批意见告知当事人,并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四)发放。对批准同意的,财政部门应及时将救助资金拨付办案机关,办案机关在收到拨付款后2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领取救助资金。对急需医疗救治等特殊情况,办案机关可以依据救助标准,先行垫付救助资金,救助后及时补办审批手续。


司法救助金能有多少?

《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办理程序规定 (试行)》第十七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决定救助的案件,救助金以原案件管辖法院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确定。其他各级人民法院决定救助的案件,救助金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准确定。


人民法院作出救助决定时,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尚未公布的,以已经公布的最近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


第十八条规定,救助申请人有初步证据证明其生活困难特别急迫的,原案件承办部门可以提出先行救助的建议,并直接送司法救助委员会办公室做快捷审批。


先行救助的金额,一般不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必要时可放宽至六倍。


先行救助后,人民法院应当补充立案和审查。经审查认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当决定补足救助金;经审查认为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当决定不予救助,追回已发放的救助金。

针对司法救助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文件

也作出了许多解答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戳下面蓝字

进行详细的了解哦~

↓↓↓

《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办理程序规定 (试行)》


国家司法救助是司法领域最大的“民生工程”

普法君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群众

可以感受到司法的正义与温度!



往期回顾

1. 广东一涉黑组织头目犯七宗罪一审获刑22年!

2. “套路贷”里套路深!

3.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对天价彩礼等提出治理要求

4. 4万多个微信公众号被封了!

5. 治理酒驾醉驾有新规


来源:广东普法综合整理自最高人民法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