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不喜欢你的男朋友。”
2021年春节有点特别,全国多地提倡就地过年。
很多在外务工年轻人没有回家乡与父母团聚,但他们却依然能感受到千里之外来自父母满满的爱。
在父母眼里,好像不管你怎么跟他们强调“我这里什么都买得到”“我什么都不缺”,他们还是会觉得:家乡味就是别处吃不到的味道。于是,有了这样一场场——隔空的“投喂”。
►@吃个肘子再走吧
我的小冰箱限制了历女士(我妈)的发挥。
►@漫呀时光
二十八年来第一次在外过年,爸妈陆续寄来了四五个包裹,都是各种吃的,炸的、腌的、腊的
►@木子李_dan
我跟妈妈说想吃她包的饺子,然后她就在家准备了好几天,寄来了17斤各种馅的饺子,好幸福!
►@蜜罐里的胡萝卜
这些是已经到的,还有在路上的猪脚猪耳朵~
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来了:“你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吗?”
“我从小到大都不想成为我妈那样的人…”
“我觉得他们的教育方式并不太适合我。”
“他们有他们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就很生气我觉得我是在对你好。”
“父母因为我们忍了太多,我不想成为那种吃亏不说的人。”
“不想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我想成为我自己。”
“跟他们说不清——”仿佛是这代年轻人和长辈交流时普遍的难题,于是,也就有了一边热烈地期盼回家,一边又害怕回家长时间面对爸妈的矛盾心理。
一封“面对面”家书(母亲篇)
▼
01
一个人生活真的好辛苦
但我更害怕我介入到我妈的生活里
后来,妈妈有了新的男朋友,组建了新的小家。与此同时,妈妈对于女儿的成长和离别,显得很坦然。在她眼里,彼此有空间、大家都自由是最佳的状态。
于是,小雨会告诉妈妈,有的时候你不用给我送东西,哪怕你不来看我,我也可以接受。但这些强装坚强的背后,总是会非常非常的难受。
作为女儿,她希望母亲做自己更快乐,可当她面对空无一人的房间,还是拧巴地感受到孤独、酸楚。
而其实,在妈妈眼里,小雨永远是她选择新生活的底线。
“你过好你自己,我过好我自己,但是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永远在。”
02
“妈你老把我绑在家里干啥啊”
“家里我看到你我比较放心”
“对我母亲而言,她应该更多地活出自我,而她没有享受生活的根本原因,可能有我这个儿子吧…”
刚出生时,鸿翔险些窒息,当时医生甚至下了病危通知书。打小鸿翔身子就比其他人弱,这成了母亲日后始终心疼他、不爱放手、对他担心得过分的理由——
在母亲心里,鸿翔成了需要时刻特别呵护的“玻璃人”;
不能离她太远、不能不回微信、要及时接电话报备行踪。甚至,如果哪天鸿翔说今天要回来,结果没回来,她就会一晚上睡不着觉。
03
希望你幸福
希望你一辈子都过好日子
对于明明长大工作后,与奶奶的联系变得少了。奶奶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委屈:“了解不了年轻人,工作什么的也没怎么和我讲。”
“希望你幸福,希望你一辈子都过好日子”
或许,这就是爱唠叨有点小别扭又时常吃醋的奶奶对小孙女最美好又朴素的祝愿吧。
04
有生以来头一次坐摩托车
还是坐闺女开的
人们总说:“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陪他们变老。”
但某些时候,我们也会忽略一点:即便是慢慢老去的爸妈,其实也同样有再次成长的可能。
叛逆的白晓萌,爱上了骑重型机车。
她没想到,当初并不同意的爸爸,现在已经和她一样开上了。而脾气同样“又直又冲”的母亲,会因为自己的喜好,心里想着“我也再考一本子驾照”。
这一代的年轻人比前人更早地拥有闯荡的勇气和独立的梦想,但与此同时,目送着他们远去的长辈们,似乎只能停留在原地失落。
从前我们心里那个无坚不摧的大英雄,会有一天提不动家里的米袋;永远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妈妈,也会在客厅的沙发上沉沉睡去;从我们懂事起就满头白发的老人,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也会像小孩子一样闹别扭,需要哄着…
世事庸俗,但爱能为我们兜底。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这个周末
普法君想说
大家都常回家看看吧
一家人和睦团圆
是难得的最美好的时光
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时间~
往期回顾
广东普法综合整理,部分资料来源央视新闻、广东共青团
动动你的小手指,给普法君点个“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