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个税预扣预缴方法有变化!我明白了,又糊涂了~~

梁晶晶 晶晶亮的税月
2024-08-27

今天,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13号《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发布,自2020年7月1日执行,同时,配套的政策解读也出来了。经过两个小时的学习,现把我的个人学习体会与困惑和大家分享一下,欢迎讨论。 

政策背景介绍

自从2019年1月1日开始,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方式和企业所得税很相似了,平时预缴,年终汇算清缴。预扣预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累计预扣法,一种是按次预扣法,主要规定如下:

一、累计预扣法

该方法是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时采用,计算公式是: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在上述公式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二、按次预扣法

该方法是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稿酬时采用。

三、预扣的特殊规定

扣缴义务人向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支付佣金收入时,原本这属于劳务报酬所得,应该用按次预扣法计算,但财税【2018】164号文规定,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13号公告的变化

13号公告有两个重要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

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举例来说,张三是2020年8月首次取得了工资10000元,如果没有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按照原先的规定,他应该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10000-5000)×3%=150元。

按照13号公告的规定,张三预扣的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8=-30000元,不需要预扣预缴税款。 

另外,对于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文件中给出了一个概念解释:是指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 

我对这个解释是困惑的。前半句能理解,后半句不明白。

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在2017年17号公告中解释过,是指个人连续3个月以上(含3个月)为同一单位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所得。

但连续性劳务报酬是按照累计预扣法预缴个人所得税吗?没有见过这方面的规定啊。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一般情况下是连续性劳务报酬,但不能说连续性劳务报酬就是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所得。两者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不能因为部分有殊规定,就认定整体都是这样规定的。

文件的意思或许是,取得连续性劳务报酬,已经错误地适用了累计预扣法方式扣税的纳税人,就不属于本文件中的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不能按照本文件执行了。

此处仅是我的猜测,需要总局后续明确。 

第二个变化:

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扣缴义务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并预扣预缴税款。
也就是说,劳务报酬性质的所得,但不按次预扣,而是按照累计预扣法的方式预缴税款,又明确增加了一类特殊情形,即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的实习收入。
这类实习收入,是连续性劳务报酬吗?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根据实习时间来定。但没关系,不管多长时间,都可以用累计预扣法扣税。
另外,实习收入既然是劳务报酬,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呢?财税〔2016〕36号文规定,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服务免征增值税。实习收入和勤工俭学收入算不算一回事呢?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个人理解无须细究,视为一回事,统一免了比较合适。当然,此处也需要等待总局后续明确。 

如何证明身份?

因为13号公告是针对的是部分纳税人,所以,纳税人如果享受该政策,需要先证明自己的身份。

新入职的大学生,可以用毕业证或者派遣证来证明;

实习生取得实习单位支付的劳务报酬所得,可以用学生证来证明;

其他年中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呢?比如一个失业人员,2020年7月第一次找到一份工作,用什么来证明这是本年首次工作呢?公告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可以提供承诺书。

我觉得这个方式很好,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一诺千金的分量,你只要承诺了,就可以被少预扣税款,有实实在在的眼前收益。

会不会有人虚假承诺呢?肯定会有的,但只要查出来,就会被记录在案。每个人的信用记录就是通过这样的事情一点点积累的。我相信,随着信用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会爱惜自己的信用记录,不去做这种有损信用的虚假承诺。

END



PS:最近公众号的推送算法发生了改变,不再按推送时间显示在大家的订阅号里。一些读者朋友反映漏看了我的文章,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

1、每篇文章点右下角的“在看”,让系统知道你喜欢这个公众号,以后会准时呈现。
2、进入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谢谢支持!学税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

以下我的备用公众号“税研社区”,为防失联,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现行有效政策中,不加收滞纳金的12种情形
【税案】这是违约金收入还是利息收入?
走近虚开发票中的“环开”和“对开”
—————————
封面图片来源于公众号:图说一分为Z  摄影:顾伯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晶晶亮的税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