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主题发言 | 李一诺:通贯城乡的网上社群有何价值

2018-01-16 李一诺 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

1月6日-7日,来自全国各地700余位教育公益和教育界代表齐聚杭州,出席第五届全国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两天的时间,我们反思了十年来走过的教育公益之路,探讨了教育公益同仁共同关注过的问题,分享了许多教育变革的实践经验,也促成了许多教育机构的联结共创。后续我们将逐日推送嘉宾的演讲全文,以飨读者。

 

今天推出的是一土教育社区发起人李一诺的发言《通贯城乡的网上社群有何价值》。

通贯城乡的网上社群有何价值

文 | 李一诺(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一土教育社区发起人)

今天我分享一下过去三年所做的一些事情,希望能启发大家的思维。

 

我的身份比较复杂,一方面我是盖茨基金会中国的负责人,我们不少赠款单位是政府和相关部门;一方面我自己也在做一土教育,实际上是蛮草根的教育创新创业者。


另外我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所谓的“网红”。今天我要和大家讲的内容主要也和这个身份有关,之前我很少在其他地方提起。2014年1月,我还在麦肯锡,我和我先生做了“奴隶社会”这个公众号。公众号发展的非常快,2017年末的时候数据有78万读者,每篇文章有平均5万以上的阅读量,按照某统计机构的数据,影响力打败了99.99%的公众号。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媒体运作和商业支持,以自己力量做起来的很有意思的公众号。

我现在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发生在很早期的一个节点(2014年7月份),那个时候公众号有几万读者。大家特别希望通过这个公众平台互相认识,所以我们当时就搞了个微信群。很快,我们有了100个遍布世界的微信群,光北京市就有17个群。


当时我就认识到了第一点,人是很孤独的,但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有特别强烈的认识的欲望,会想见面,想发生联结,这是第一个起源。


2015年的时候我踏入公益,带着半外行的眼光来看公益组织和我们公益面对的问题,发现有三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二是资源分散;三是大量志愿者联结松散、协作低效。联结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好的工具,当时没有特别好的工具,这是第二个起源。

我们人和人之间的协作无非是有三个核心的需求,一是沟通,二是协作,三是学习。任何一个组织的核心都是学习,不学习就不会进步,就不会不断地成长。微信群的痛点是群规模限制、内容缺乏沉淀、有沟通但没有协作、联结依然松散。

我先生是做IT的,当时针对这个痛点,在2014年他做了一个支持社群的工具(APP)——磁场——一个沟通、协作、学习的平台。

第三个起源,一土学校。现在一土做了将近两年了,变成了一个超越学校形态的社会创新实践。


当时我第一篇文章发布于2016年4月1日,文章题目叫做《你也为孩子上学发愁吗》,讲了我对现在教育的一些观察。发布当晚文章就刷屏了,一天有20万的阅读量,紧接着我们收到了200多位教师和300多个家庭的申请信。


后来我们成立了一土广场社区、家长学校社区、愚人社区,与一土相关文章阅读点击量有超过100万。所有这些热忱的反馈就说明一个问题,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共鸣和力量。梁晓燕老师说了一句话对我感触特别大:“一场自下而上的教育自救”。大家对现行体制不满、现行方法不满,但我们找不到可行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出的愿景,变成大家可以认同和共同参与的。

教育最终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生态问题,不同于任何一个行业,不是简单的工业问题或者商业问题。所以我当时在一土建立之初的时候提出了四个概念,在学校的层面做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体系的方面做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学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一个大的社区来积聚社会意愿与资源,创造改变。一个公益平台来助力教育公平。

那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们有一群散布四方的人,但是我们有联接意愿,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我就一直在探索这个路径,能不能开始尝试做些什么。


接下来有两点我想和大家一起思考:一是我们做的事情跟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可能发生什么关系,工具也好,做的事情也好,如果跟在座的各位的机构有帮助或者互相帮助就是很好的。二是,我们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往下看。

磁场场景一:磁场+伙伴,多元众创的推动教育生态的改变。一土广场社区有10000多个注册用户,来自全球70个城市和地区,有教育者、老师、企业资深人士等等不同领域的人群。

现在在各个城市都成立了一土社区,下图中的是深圳、成都、武汉,在夏天我们不同的社区有组织夏令营。今天(1月6日)和明天(1月7日)成都一土社区第一次年会将会召开。

磁场场景二:线上家长学校。刚才我提到教育其实是一个生态问题,这个生态里面被忽略的是家长,这个最不专业、最焦虑的群体,有可能把教育的创新和方向搞翻车。所以我们因为这个理念在去年5月上线了这个线上家长学校,通过这个平台全球超过7300个注册用户,有70多个深度学习群。

下图是“小月面对面”栏目,小月是我们的一个校长,有超过30次课程,“小月面对面”栏目吸粉15,000+人,作业提交260+。

我们有两个特色课程,都是教育家长的。一是家庭美育,戴雅楠出了一本书《做孩子的生命合伙人》,有直播课程,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家打卡。

第二个深度课程是,未来人才父母深度互动实践课程之系统思维,开课的人是张旎。他在这里开了一个系统思维的课程,让家长更系统地看世界,在更高的层次上指导孩子,提升家长自己的水平。三个月的课程有100人参与,最终的产出是一本书。我们做这个的目的实际上是让家长在社区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改变对孩子的观念。

磁场场景三:积聚社会力量和资源,助力教育公平。在2017年4月1日愚人节,我们开了一土愚人社区。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产品,将一土的教学体系和教育、培训资源与乡村一线教育者共享;有100多位农村教师已在社区里。

这个社区给了我非常多的感动,下面这张图中左边是一个老师的直播,主要展现在村小里面做了什么事情。右边是我们的用户写的文章,大致如下。

“我是在荷兰的一个妈妈,有两个孩子,自己是湖北农村人出来的。我关注奴隶社会已久,在一诺的文章和行动激励下,开始重新关注家乡农村小学教育,并牵线将歌路营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项目引进家乡农村小学中,特别感谢歌路营的工作,小学生们听到故事都非常开心,这将影响他们的生命。同时有几位初中老同学也在我的影响下关注一土,关注家乡教育。我计划在一土精神的引领下,与他们一起,分别与家乡熟悉的数数小学保持联系,在家乡小学引入听故事、阅读、朗读和演讲活动或项目。这次听说一土IT项目会落户更多农村小学,就迅速联系家乡老师,希望他们可以有幸加入这个项目,为家乡孩子们带去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我希望自己如图片中的向日葵般,可以给身边一些人带去一点阳光和一丝积极的变化。”

类似这样的截屏还有很多,因为有这个平台的实现,真的做了很多事情,包括联结了歌路营这样的组织进入学校。


这是2016年10月收到的一封江西乡村教师叶老师的来信,12月请他来到了当时的年会,做了一个对话。我们有自发的捐书捐物,有人提供专业支持。

其实真正的农村教育里面核心的困难是在于老师的生存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生存环境,还有精神上的孤独感,还有对女性的普遍歧视。而有志愿者支持的社区就好很多,哪怕是打一个电话聊聊天。


2017年3月新华社专门报道了叶老师和一土的故事。叶老师也是非常的了不起,她去年被马云的乡村教师奖提名,今年会当校长。她说虽然现在还是困难重重,远远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但她至少看到一种可能性和希望。

刚刚起步,问题远远比答案多。如何持续跟进社区中各种可能性,让改变真正发生;如何寻找可以大规模支持乡村教育的可能性;如何用可持续的模式支持到更多公益组织;如何在更高层次上为乡村教育有效和有序接入资源,包括课程设计资源、内容资源、志愿者、机构支持资源等等,这个路径需要不断探索。

梁晓燕老师在今年的ETUx教育论坛上提到过一句话,“现在一些通过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教育自组织,已经焕发出蓬勃的主动性。当每个人的主动性调动起来的时候,农村教育变革就会被带动起来。”


我们也是变革中的一员。这种可能性会走到哪儿?我们再回到最初那两个问题,一个是这个事情对大家有用吗,有什么价值,有什么路径能够支持更多的机构;二是对教育本质的思考。

我前天在北京见了投资人,他说:“我告诉你教育机构可以参考的模式,这个机构叫“高考填志愿”。一般有一个话术,是这样的,你孩子是亲生的吗?想让他好吗?高考是不是很重要?在这么重要的问题都不给他花两万块钱,能对得起他吗?”据说这个机构一年有上亿的流水。

这让我对教育本质有一个很大的反思,这种模式的本质是什么?是以焦虑恐惧为发心的教育。再退一步讲,其实我们中国整个教育体系都是以一个焦虑工具为发心的体制,因为这个体系的核心还是淘汰制,是筛选人。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呼唤教育本质的改变,真正好的教育是以爱为发心的,是为了成全每一个人,而不是以焦虑恐惧为发心的,来淘汰人。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觉得以爱为发心的教育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面是很难做的。

有人问我做一土的感觉,我做一土的感觉就是在中国做正确的事情,却时时感觉逆流而上,你要想做以恐惧和焦虑为发心的教育,什么机构都愿意来。但是为什么我还坚持做这件事情?作为个体层面,这是我个人的内心选择,在广义的层面,我觉得这也会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但只有初心也是不够的,需要战略,需要技术,需要善意的资本。让人心和能力聚合,让资源贯通,积聚力量,共同铺设以爱为初心的教育之路。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一路同行,谢谢大家!

本文根据一土教育社区发起人李一诺2018年1月6日在第五届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上的主题发言整理。


编辑:刘昉

年会回顾

杨东平:通往未来学校的教育公益

顾远:公益助力教育,约束催生创新

梁晓燕 | 10年:教育公益组织发展面面观

梅初九: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变革持续性演进

张轶超:教育公平呼唤颠覆与变革

反思:创新突破与适性落地 | 年会概览

更多会议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教育公益组织双年会”(edu-NGO)

本届会议主办方

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

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


协办方

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


承办方

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