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视界 | 陈丹青带着《局部》第三季回来了

沉鱼意 弘雅书房 2021-06-23

灯下,一个光头素衣、带着圆框眼镜的男子在看一本书。他身后的房间很大,家具有点陈设得毫无章法。
 
男人翻了几页书,大概在门的位置,灯光亮起来了。然后是沙发,然后是书桌,然后是壁龛。这时你再看,那些无章法的家具,呈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精心。整个画面,就像是一幅厚重精致的油画。
 
这是视频网站优酷与出版品牌“理想国”联合出品的美术类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开头。男人是艺术家陈丹青


最近陈丹青的第三季《局部》归来,也许陈老师自己都没有想过,这个节目居然还能拍到第三季。
 
依旧是不温不火的小众节目,虽然总共超过6000万的播放量不算少,但是跟其他动辄一集就超亿的综艺节目相比,那是根本就不能比的。
 
很多人对陈丹青的认识应该来自于当年他出走清华美院,毅然而然决定辞去清华美院教授职务这件事。
 
回头去看,那已经是2004年发生的事情了。

当年,陈丹青在辞职信里这样写道:


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当我对体制背后的国情渐有更深的认知,最妥善的办法,乃以主动退出为宜。 五年期间,我的教学处处被动而勉强,而光阴无情,业务荒废,我亟盼回到画架前独自工作,继续做个体艺术家。 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国家的进步在于:个人可以在某一事物上抱持不同的立场。我的离去,将中止对教学造成的浪费。 

这封信里,带着一种不妥协的叛逆,行文如此,带有点儿文人文绉绉的气质,让人恍惚好像回到上世纪民国时期。

高中学画时候,看过陈老师关于现代艺术教育的批评,他认为目前的教育体制没法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家,在镜头前,他的目光直视着摄像头,有点犀利,他笑着问:“艺术家需要懂英文吗?
 
局部 第一季《巴黎的青年》截图

这种怨愤来源于在第一次招生考试中,他中意的五名博士生无一能通过外语考试。因为外语考试,他竟然招不到一名学生。

时隔十几年,《局部》中还能窥探到陈丹青当年出走清华时的义愤填膺。

学生时代,但凡是批评教育制度的话,都能得到大家的共鸣,尤其是班上那些文化课成绩不好的,都奉陈丹青为偶像,临摹他的速写。虽然最后还是得乖乖地学语数英。
 
陈丹青的速写

但是我以及我的那群同学,没多少人真的想要做个艺术家,更多是把艺考当做是一条高考的捷径,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这是事实。(虽然最后发现艺考完全没比普通高考要轻松,甚至更难。)
 
时至今日,大学毕业,亦或者还在读研究生的,还在坚持画画的人很少很少。就我而言,真的很惭愧。
 
年少学画时,总有人想向着大师看齐,我们在临摹应试摹本,他在临摹大师手稿。这种行为往往不会得到画室老师的赞赏,他还会反问你:“你以为你是大师吗?这样能考上大学?

如果你的同学说你“画得像大师”,那么你得警惕了,这完全不是在夸你。大师都是离经叛道的天才,而你最多是个画得歪瓜裂枣的蠢材。

应试教育,并不鼓励独创性。我老师对我说“那是你大学以后才该考虑的事情。

两者素描的差别在哪里?一看便知:
 
一张典型的高考素描头像高分卷

大胡子老人素描像 阿尔布特莱希·丢勒

谁不想画成大师那样呢,看起来像是什么都没有,但是结构分明就在那了,哪是我们这样没有天赋的常人可以学得的;而应试的素描,为了强调结构,完全没有了灵动的笔触感,生怕阅卷老师以为你不懂人体结构,结果就是把年纪轻轻的姑娘画得满脸都是沟壑。

但是只要按部就班,大多数人就能应付考试。应试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这群二愣子考上大学,而不是成为艺术家。

这也许就是让陈丹青痛心的地方所在吧。
 
陈丹青这么奔放的素描,现在看来,估计通不过高考

陈丹青出生于1953年,经历了文革,也作为“知青”下乡插队。他的绘画全是自学,按照他自己所说,他对于绘画最初的启蒙来自于连环画、广告画还有欧洲大师不甚清晰的画片。
 
他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梦想——“想当一个画家。他画画的目的,一直都很纯粹。
 
4岁,文革期间,父亲被戴上“右派”的帽子,爷爷又是黄埔军校学员,一时之间,家中所有书籍、画册被一扫而光。后来有一天,父亲捡到一张扑克牌,背面是侨居意大利的俄国画家的杰作《意大利姑娘》,拿回家送给了陈丹青临摹,他竟然画得栩栩如生。
 
14岁时,陈丹青开始跟着学校的美术老师到处去画毛主席像。白天,登上脚手架,在好几米大的铁皮或者墙面上画,两年画了120多张毛主席像。夜晚,他就悄悄临摹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的素描。
 
青年陈丹青

1976年,陈丹青被当做人才借调到西藏搞创作。那是一个全新的、他从未接触过的世界,他画了很多速写,我都非常喜欢,曾经临摹过不少,可惜都没有画中的神韵。这次西藏的旅程让陈丹青心中涌现出一个念头:
 


我想让人看看在遥远的高原上有着如此强悍粗犷的生命。如果你看见过康巴一带的牧人,你一定会感到那才叫真正的汉子。我每天在街上见到他们成群地站着,交换装饰品或出卖酥油。他们目光炯炯,前额厚实,盘起的发辫和垂挂的佩带走路时晃动着,沉甸甸的步伐英武稳重,真是威风凛凛,让人羡慕。他们不肯给我画,我只能画速写,他们浑身上下都是绘画的对象。


那时候,中国画坛追随着苏联的绘画传统:只画英雄史诗,只画庞大的尺寸,要表现历史场面。陈丹青是第一个想表现现实生活的画家。
 
1978年,陈丹青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当然是没有考外语的),1980年,他开始为毕业创作做准备,藏民的生活场景浮现在眼前,他二次进藏,创作了七幅油画:《母与子》《牧羊人》《朝圣》《进城之一》《进城之二》《洗头》《康巴汉子》。
 

这七幅画被统称为《西藏组画》,陈丹青一炮而红。当时他只有25岁。
 
在特殊的历史时代,《西藏组画》难能可贵地首次公然摒弃主题性的虚假喧嚣,还原于艺术的真诚,将视野专注于身边、非英雄、非主题的生活真实。蕴含了一种人文精神——对人的价值的进一步思考与呼唤。
 
毕业后,陈丹青留在母校任教,但是心中对西方艺术追本溯源的渴望难以按耐,那些在画册上的印刷品已经不能满足他,他迫不及待想去瞻仰原作。于是他毅然决然辞职,移居美国纽约。
 
在陈丹青第二季《局部》每一集片头,都有陈丹青的旁白:
 



“纽约,曼哈顿,人山人海,什么种族都能见到。1982年我来到这里,天哪!三十五年前,那时的总统是里根,他们的地铁很老旧。一百多年前他们就有地铁,除非你有的是钱叫出租,在纽约你先得学会坐地铁。 上东城86街到了,往第五大道走,大家看见吗?那就是大都会美术馆。我没有上过高中,大学,大都会美术馆就是我的大学。三十五年过去了,我不记得来过多少次,现在我还没从这儿毕业。 好!《局部》第二季开始了,我是陈丹青。”



节目里的陈丹青,完全没有人们印象中的“张狂”,相反,他看起来很和蔼。一字一字,念得很慢,娓娓道来,说到自己喜欢的画家和作品时,你才会感觉到他的眼神里透出一丝激动。
 
陈丹青从来没想要通过这个节目教导观众什么,他就像一个很真诚的孩子在向我们介绍他喜欢的玩具,仅此而已。
 
讲述艺术的节目很多,BBC拍了很多个系列,无非是围绕着艺术家的生平事迹做些科普,《局部》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让我们透过艺术家的眼去看艺术。

 
陈丹青会赞叹画出《千里江山图》的王希孟时年才十八岁,是个不世出的天才,这话里是不是含着一点点嫉妒呢?不知道。他不去谈太多《千里江山图》,他只谈十八岁的年轻气盛和锋芒毕露。
 
他能发掘出梵·高未完成的潦草画稿中暗藏的懊恼,并欣赏这种率真的未完成时态,他觉得非常可爱,因为他学画时也有这样的时刻。
 
第一季他讲巴齐耶的那集,他看到巴齐耶的那幅《画室》,明亮而宽敞的画室里,一群巴黎青年画家在交谈,里面有马奈、莫奈、雷诺阿,当然还有巴齐耶自己。陈丹青说,意气洋洋的年轻人,一切开始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光。又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年轻岁月,笑着说,那时候我要是有这么一间画室那多幸福。
 
画室,巴齐耶,1870年

第二季来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陈丹青称这里为自己的大学,借着拍摄,陈丹青可以享受没有游客的大都会博物馆,在一幅幅画面前驻足,这里的艺术品太多了,只能在每个馆里短暂驻足、匆匆别过,陈丹青偏偏选了一些没那么著名的作品谈上两句。
 
人们大多只会关注艺术家最重要的那些画作,但是陈丹青带我们去看那些偏离了规范的作品。
 
不懂画的人大多在意画面的主题,陈丹青让我们去凝视原作的笔触、油画层层叠加形成的凝结层的魅力。

第三季,来到佛罗伦萨,这里是一场图像的狂欢。那些留在墙上的湿壁画,正如他所说,“绘画不会动,但绘画更长久”。在第三季里,陈丹青将带我们缓缓走入“文艺复兴的另一面”
 
很多观众会担心不懂艺术或者美术史可能会看不懂……
 
我在此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局部》第一季也好,第二、三季也罢,当你打开《局部》任何一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
 
“在美和艺术面前,你不需要任何知识,也将会变得一无所知。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睁开眼睛。”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每天读点人文与艺术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沉鱼意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

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qinruyi929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