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艺术与阅读”美育展览活动 | 丹青吟咏——赏析名画,品读唐诗
点击上方“弘雅书房”→点击右上角“...”→设为★
设置星标后,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前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中国绘画的发展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观和中国的整个文明史是分不开的。尤其与中国的思想史、文学、书法、音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国,诗画关系也一直是历代文人不断探讨的话题之一。魏晋之后,山水诗的勃兴,使得诗和画脉络相通,互相吸收。苏轼在《书都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鲜明地提出“诗画同源”的论断,“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用短短的十个字就确定了诗画的关系,从而将诗画关系真正用理论来概括。天工和清新的重点似乎都在于其自然、去雕饰的状态,无论是诗还是画,它们的审美追求都是让欣赏者从中感受到美,而这种美不是人工刻画出来的,而是一种万物本来的美,一种自然之物的自然而新颖的呈现,只有这种自然美才能触动心灵,从而使人产生一种美的享受。“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可以说,诗是画的延续,画是诗的依托。诗与画的结合使二者交相辉映。
本次展览选取37幅名画,分为诗中境、诗中性、诗中人三大模块,通过鉴赏唐诗与欣赏绘画、书法作品的形式,配以相关的音乐,向观者展示中国诗书画之美。观看展览,仿佛进入诗书画的美学世界,与古人进行一场跨时空的对话,从而使观者有更深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01
诗中境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唐 张九龄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意境的相通。“意境”是在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意境又是情与景、意与象的统一,它以情景交融为基础,作者的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在诗歌或书画中相融合,于是形成了意境。因此,作诗追求画意、作画追求诗意成为诗画家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
本模块通过15件作品,带您走进诗画之境,从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看”到自然的色彩与声响。”从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看”出画之构图与意趣……
关 山 月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望边色 一作:望边邑)
《关山月》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 “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乐曲表现了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为了更好地还原此诗的意境,在这首诗的演唱上,我采用了乐府调。
明代 祝允明 关山月
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乐府古题要解》称“关山月,伤离别也。”诗人描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以及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这首《关山月》不同于李白大多数抒发个人愤懑的诗,表现了他关注民生,悲天悯人的一面。全诗气势宏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清代 华嵒 天山积雪图
纸本设色 159.1x5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天山积雪图》是华嵒晚年的代表作品。本图画唐人远行边塞诗意。图中描绘晦暗阴霾的天空下,云幕低垂,仿佛又在酝酿着新的一场暴风雪。天山脚下,一位身披红色斗篷、藏掖宝剑的旅人,牵着一匹年迈的双峰骆驼,艰难地徐行于冰雪之中。此图最突出的特点是构图简洁大胆,设色对比强烈。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传统文人画很少涉及的天山雪域的自然风光,将山水、人物及走兽等题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且更以凝练秀劲的笔墨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宋代 梁楷 李白行吟图
纸本墨笔 80.9cmx30.4cm
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为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寥寥数笔,将诗仙李白纵酒飘逸、才思横溢的神态勾勒出来。画家注重意笔传神,用笔泼辣简括,线条恣意纵横,开写意人物画一代新风。
望庐山瀑布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宋代 米芾 望庐山瀑布(集字作品)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明代 沈周 庐山高图 1467年
纸本设色 193.8x9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庐山高图》是沈周为贺其师陈宽(醒庵)70岁生日而精心制作的祝寿图。沈周借助于庐山五老峰的崇高博大来表达他对老师的推崇之意。
画面上崇山峻岭,层层高叠,五老峰雄踞于丛峰之上,清泉飞流直下。
山下有一高士笼袖欣赏美景。溪流湍急,云雾浮动,为画面增加了空间感和流动感。此图为沈周仿王蒙画法的杰作。淡墨勾染,用牛毛皴、披麻皴,用笔乾渴,显示出雄厚的根底。从题款中得知此画为沈周41岁时所作。此画尺幅较大,当是沈周巨幅作品中的精心之作。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朝代】唐代 【作者】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当代 史长虹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这首诗同样描绘的是庐山。相较于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水》而言,张九龄这首五律有着四十字的篇幅,发挥空间更大。诗中所写瀑布从巍峨的庐山上落下,穿过阻碍,摆脱迷雾,得到光照,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不愧为秀中之杰。张九龄将瀑布形象地比喻自身的遭遇和情怀,瀑布在此处就是诗人的化身。“诗言志”,山水即人,这首山水诗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请横屏观看
清代 王翚 庐山白云图
纸本设色35x323.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绘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作者时年66岁,是其晚年诸多仿古作品中的代表性画作之一。据王翚自题,因30年前曾观北宋关仝《庐山白云图》,故今用其法绘制此图,以遵“古香主人”之嘱。王翚曾与其师王时敏遍游大江南北,尽得观摹收藏家之秘本,故其摹古功力极高。王时敏称赞他:“集古人之长,尽趋笔端,故能妙绝千古。前诸制作,固足乱真,此则更为脱化,每仿一家曲尽其致,而超逸之趣则又过之。”这幅作品恰恰印证了王时敏对王翚的评价。
钱塘湖春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近现代 沙孟海 钱塘湖春行
整首诗以“行”字为线索,从孤山寺行至白沙堤。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杭州早春美景带给游人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写出了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感受。此诗不落俗套,富有新意。例如,不说绿草如茵,而说“浅草才能没马蹄”。从结构上看,从描写孤山寺一带景色到描写白沙堤一带景色,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十分自然。
此处选取董邦达的三幅山水画作为此诗的配图,水墨疏淡,设色雅丽,用笔轻柔,擅用枯笔,皴法松秀,重视以烘染来加强干笔勾勒皴擦之韵味,使笔墨浑然一体,文人情趣极浓。
清代 董邦达 苏堤春晓图轴
纸本设色 127.8x66.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元祐间,苏轼守临安,筑堤湖上,自南山至北山夹道植柳。嗣守林希榜曰:“苏公堤”。此堤四时景色皆宜,而春日为最。
清代 董邦达 柳浪闻莺图轴
纸本设色 126.9x66.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五,位于西湖东南岸。南宋时,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称聚景园。当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请横屏观看
清代 董邦达 西湖十景卷
纸本设色 41.7x361.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本幅以长卷形式描绘鸟瞰所见西湖诸景。西湖十景之名源自南宋,清康熙南巡时敕令重修,并题名立碑建亭,再现盛观。画中笔致松秀细润,董邦达并以隶书标注了西湖五十四处的景点,相较于院藏同画家所绘以西湖个别景观为题的立轴,更接近全景地图的性质,为一幅忠实的纪游之作。
山居秋暝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当代 秦川 山居秋暝
<< 滑动查看
当代 熊晋 山居秋暝
此诗描绘了山间下过一场秋雨后的静谧景色,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愉快心情。王维在音乐和绘画方面皆精通,他将音乐与绘画的元素融入了这首诗中,让读者虽未亲临现场,却能感受到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给人一种丰富“视听”的感受。
宋代 马麟 长松山水图页
绢本设色 25.1x26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马麟不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把握自然美的能力,更有诗人般的取舍剪裁能力。此图绘近处陂陀之上苍松一株,主干遒劲,枝丫奇出。树下坡岩交叠.树下有宫殿屋檐一角,远山连绵起伏,幻于迷蒙之中。松树送针细利,笔墨清润,远方烟霭出没,隐约可见。
画中怪石用山斧劈皴,老树用严谨的双钩填墨法,树叶用淡褐色点染。全图用笔瘦硬劲峭,构图简括,画风学马远而又有自己的创新,为马麟山水画佳作。
宋代 马麟 溪山行旅图
绢本设色 147.9×60.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画采用立轴的形式,描绘了远景、中景、近景。远处群山高耸,山间云雾缭绕,楼阁若隐若现。
山脚下一人骑驴,侍从肩挑行李紧随其后。
画面左下角,两人席地而坐,观瀑听泉,沉醉在这静谧的景色中。
画面左上角为乾隆题诗:“关山逮秋仲,旅客问程时。焦墨含萧飒,层峰益奥奇。遵途据蹇跛,望瀑坐厜㕒。世学无些欠,岂诚远所为。癸巳(公元一七七三年)秋月。御题。”
当代 丁永明 蜀道难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意在送友人入蜀。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像,着力描绘了蜀道上惊险奇丽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历代以此诗为题材创作的绘画作品多以描绘险峻的环境为主,点景人物在山道之中,突出蜀道的气势。
唐代 李昭道(传) 明皇幸蜀图
绢本设色 55.9x81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宫收藏目录中原标此作为《宋人关山行旅图》,但学者依据苏轼《东坡题跋》等宋代资料,而改为今名,并推测是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避幸四川之故实为画作主题。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举兵造反,陷长安,明皇幸蜀避之。
画中着朱衣者即明皇,骑三騣照夜白,出栈道飞仙岭下,乍见小桥,马惊不进。笔法精劲工细,青绿设色,绚灿华丽。有学者认为本幅系宋人据旧稿摹绘者。无论如何,此作代表着北宋对古典传统的继承,在美术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元代 赵孟頫 蜀道难图
纸本设色 154.45x56.6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正如李白诗中所云:“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此图描写了大自然动人心魄的奇险与壮伟,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云气缭绕,山林掩映,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作者运用点景的方式描绘人物,在高耸陡峭的山峦下,显得人物及其渺小。
↓ 向下滑动查看
清代 叶六隆 蜀峰栈道图
绢本设色 236x48cm
旅顺博物馆
画家采用了接近2.4米的超高画幅来描绘蜀山的雄奇耸立,蜀道的艰险。溪水云烟,曲屈流畅。行人栈道出笔谨严。
终南别业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滑动查看
当代 熊晋 终南别业
终南别业是王维在终南山的辋川别墅。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并不小。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感受到仕途艰险,想要超脱尘世的烦扰,大约四十岁后,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元代 唐棣 摩诘诗意图 1323年
绢本墨色 71x46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王维,字摩诘。此画为唐棣取王维诗意所绘,画面近景巨树磅礴有力,远景平野延展不绝,树木是典型的蟹爪枝,山石是典型的鬼面石,皴法是典型的卷云皴,可谓得李成、郭熙“真传”。
宋代 马麟 坐看云起图
绢本设色 30x30cm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画面上一高士置杖斜卧于临水岸边,仰望远处山间升起的云气。
此画原为扇面,扇的另一面题着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书画结合是中国古代的一大特色,据说最初始于唐朝。
元代 盛懋 坐看云起图
绢本设色 27x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画绘古木平岗,林木错落有致,一士人手执如意,席地而坐。
岗下山石嶙峋,水中苇草丛生。远处双雁振翅,云雾迷蒙,山峰隐现于云海之中。此图表现了隐逸文人优雅的生活情趣。整幅作品在浓郁浑厚的气韵中蕴藏潇洒隽逸的格调, 大自然的岿巍和人物的悠然自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
02
诗中性
人类有着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情感,有时我们在某一时刻产生的情感不止一种,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如同在内心上演的一场交响乐,而要用诗或画的形式将这些细微,旁人不易察觉的情感表现出来,并不是易事,因为诗性的瞬间迸发是一种难以持续的内心感受和意绪飞扬所造成的。诗人的内心感受和意绪飞扬所产生的诗性,往往在瞬间迸发时促使他尽量捕捉一些极其精炼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和表现它,所以才造就了我国唐诗的简练语言。本模块通过10件作品,展示诗人诗性心灵的迸发,让我们跟随诗中之字,与画中之景回到那个诗歌盛世,那个令人羡艳的时代。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少年行四首·其一
当代 史长虹 少年行
此为王维《少年行四首》组诗中的一首,展现出长安少年游侠高楼纵饮的豪情,对游侠意气进行了热烈的礼赞,显示了盛唐社会游侠少年踔厉风发的精神面貌。
近现代 丰子恺 双马图
纸本设色 47×34cm
不同于王维诗作中的热闹城市,丰先生选取的背景是山水之间,环境幽静。一是因为丰先生天性好静,不喜欢喧闹的地方;二是因为山水之间适合欢谈,把酒话友情更令人心醉。假如说王诗中相逢的是酒之知己,那漫画中则是心之知己,相比酒桌上攀兄弟,可能两人对饮言欢更适合丰先生性情。
观察此画,我们会发现处于中心位置的不是两人对饮,而是“系马垂柳”,采用的手法跟王诗一样,也是以景衬情。画中水流、桃红、柳绿表明春天到来,既适合高楼饮酒赏景,又适合人们活动,比如出远门。白马强壮高大,背上带鞍,又低头吃草,暗示在为长途跋涉做准备。春天里骏马骑,垂柳寓留但不留,衬托出人物欢聚不伤离的豪爽作风。
将 进 酒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滑动查看
当代 熊晋 将进酒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这首诗是李白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受挫之际,所以借酒作诗消愁,酣畅淋漓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体现出诗人豪放的个性。全诗情感跌宕起伏,如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复还。
▼请横屏观看
明代 唐寅 临李公麟饮中八仙图
纸本白描 31.9x994.5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图为唐寅临摹宋代李公麟的《饮中八仙图》,将八仙的风流倜傥表现的生动传神。此长卷用白描勾勒三十五位人物,以郊外山林为背景,各具神态。衣纹线条用笔柔中带刚,静中似动,每位人物神情意态的刻画形象逼真,山石树木则以浓墨烘染而成,与白描人物形成对比。
<< 滑动查看
唐代 孙位 高逸图(画心)
绢本设色 45.2x168.7cm
上海博物馆
孙位善画人物,是唐末重要画家。他的卷轴画留传下来的只有这一件《高逸图》。此图画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图中所剩四贤,一为好老庄学说,而性格介然不群的山涛,旁有童子将琴奉上。
山涛
一为不修威仪,善发谈端的王戎,旁有童子抱书卷。
王戎
一为写《酒德颂》,以好酒闻名的刘伶,回顾欲吐,旁有童子持唾壶跪接,我们可以看见他的身前堆满酒具。
刘伶
刘伶身旁的酒具
一为饮酒放浪,惯作青白眼的阮藉,旁有童子奉上方斗。
阮藉
四贤的面容、体态、表情各不相同,并以侍童、器物作补充,丰富其个性特征。人物着重眼神刻画,得顾恺之传神阿堵之妙。线条细劲流畅,如行云流水,兼有张僧繇骨气奇伟的特色。画风在六朝的基础上更趋工致精巧。而点缀的木石已用皴染法,开启了五代画法的先路,是书画中的瑰宝。
黄 鹤 楼
【朝代】唐代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当代 熊晋 黄鹤楼
此诗为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触景生情,诗兴大发,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元代 夏永 黄鹤楼图
绢本墨笔 20.6x26.7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此幅画黄鹤楼诗意,用小楷录苏辙《黄楼赋》。
《黄楼赋》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之巅,濒临长江。据传,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元代画家夏永,以细若发丝线条描绘巍峨壮观的黄鹤楼,极其工整细腻。小小的页面上细致绘出楼阁、人物,树木、景观实属难得。
客 至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当代 熊晋 客至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有客来访的喜悦之情,语言浅显易懂,感情真挚。
清代 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册之三
纸本设色 39x2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册是依据杜甫诗意,为外甥董旭咸绘制的。王时敏作画,极力主张恢复古法,反对自出新意,曾自白:“迩来画道衰谮,古法渐湮,人多自出新意,谬种流传,遂至邪诡不可救挽。”(《西庐画跋》)无论大轴巨幛,还是扇页小品,俱要“略不失古人面目”,对元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更为心折,此册亦不例外,但在笔墨技法上,不独仿黄公望,也融汇了董源、巨然、王蒙诸家,组合成自己的面貌,和其他单纯摹古的作品相比,显出难得的生动随意。
画面右下角一人正在打扫院外的小路,庭院的大门敞开,为迎接客人的到来。全图纯以湿笔绘成,苍润中富清秀,诗画相应,可观,可游,可居。
登 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滑动查看
当代 史长虹 登高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56岁的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的高台远望,心中百感交集。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是因为诗中不仅写了自然之秋,更由自然之秋上升到对人生之秋的感慨。
清代 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册之六
纸本设色 39x2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册是依据杜甫诗意,为外甥董旭咸绘制的。画面中部,一人站于高台之上,观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在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此册作于康熙乙巳年(1665年),王时敏时年74岁,体现了他较为全面的创作素养和山水画功底,与其常见作品相比,颇多变化之妙,是其晚年炉火纯青之作。
琵琶行
唐代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明代 郭诩 琵琶行图
纸本墨笔 154x46.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是根据《琵琶行》诗意创作的写意人物画,表现白居易与歌女邂逅相逢的情景。歌女侧身而立,头绾高髻,面容清秀而暗含忧伤。她怀抱琵琶,身着曳地长裙,体态窈窕俊美。诗人双手抚膝端坐于旁,神情专注地看向歌女,似乎在倾听歌女诉说其不幸的身世。
此幅画构图新颖奇特,为避免人物上方大片的空白,占画面三分之二篇幅的《琵琶行》诗为行草体书写,纵向取势,参差布白,极具宽窄长短之变化,扩展了画面的纵深空间;结字笔画纵横奔放,或断或连,枯润纤秾皆在章法之中。画面削尽繁冗,没有任何晕染,仅以简约明了的圆熟线条勾画出诗人与落难中的歌女,形象高度提炼,笔墨大胆精减,却将画中人物“听”与“说”的神态表现得有声有色,极具感染力,展示出作者于人物画创作上形简神足的深厚功底。
明代 仇英 人物故事图册之六 浔阳琵琶
绢本设色 41.4x33.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取唐代白居易《琵琶行》诗意。岸旁老树前,二仆一掌灯一牵骑,正待主人送客归去。
左岩树丛后二舟并列,一舟华丽宽敞,为青州司马白居易送客之行舟。另一舟微露船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商人妇的乘船。大船以编苇作顶,一夫撑篙将船定住,一童正整理酒具,桌上则佳肴并陈,白衣者白氏也。船后山岩复起,勾石与树法相同,起伏婉蜒如马和之蚂蝗描法,萋萋苇草,起自水际,远岸柳荫苇下,三五归舟夜泊于岸旁,一片朦胧,直达天际。
▼ 请横屏观看
明代 仇英 浔阳送别图
绢本设色 33.66x399.73cm
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此幅《浔阳送别图》画风精细、设色富丽。在造型、用笔、设色上平面化、意象化、符号化突出,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装饰性和构成感,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此画是根据唐代白居易《琵琶行》诗意而做的工笔青绿山水诗意图卷,拖尾题跋为白居易《琵琶行》全文,是宰相谢官表所写。
<< 滑动查看
明代 唐寅 浔阳八景图
绢本淡设色 32.4x413.7cm
此八景山水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故事背景和诗歌,将诗中所表现的江水磷磷,江树潇潇,江浦寂寞,送别场景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但画中静中寓动,通过人物的刻画淡化了旅途风景的寂寥之感,使画面充满生活气息。此卷曾是美国王季迁旧藏,多数学者认为其是后世仿本,唯其摹画逼真,可谓下真迹一等伪好物。
第一景题跋: 浔阳未必是天涯,两岸风情芦荻花。谁是舟中白司马,满江明月听琵琶。
03
诗中人
年少不知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
””时光流转,而今识尽愁滋味。在某个瞬间,我们也许会恍然发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诗句,竟有着令人感同身受的力量,自己仿佛就是那诗中之人,走遍了世间的山水,体验了岁月的蹉跎,才渐渐领略到诗人的心境。本模块通过12件作品,列举唐代诗人对唐太宗李世民、杨玉环、诸葛亮、西施、杜秋娘、嫦娥的评价,感受诗中人的人生。
蜀 相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滑动查看
当代 史长虹 蜀相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第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明代 戴进 三顾茅庐图
绢本设色 172.2x10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三顾茅庐图》是明代画家戴进所作的一幅叙事性山水画,图中描述的内容取自《三国志》故事“三顾茅庐”,人物描绘生动传神,山石树木苍秀挺拔。画山石用大斧劈皴法,松枝颀长,明显继承了南宋马远的画风,用笔简劲。整体画面墨色清雅。
宋代 李迪 三顾图
绢本设色
画心:82.5×175.7cm 诗塘:41.1×175.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
画面描绘的是家喻户晓的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
刘备、张飞、关羽
人物的描绘生动而细致,孔明屋内悠然高卧、刘备神态严厉地看着张飞似在喝斥,张飞的愤怒表情及关羽武夫般的站姿都描绘得十分传神。
元代 佚名 赵孟頫(传) 诸葛亮像
纸本设色 60.5x45.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绘诸葛亮手持如意,凭隐囊而坐。隐囊的渊源在印度,汉译佛经中名作丹枕或倚枕,系印度上流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习用之具。丹枕很早就进入中土(中原),传播时改名为隐囊。此图像中的隐囊既有图式相因的成分,也有着生活中的真实为依凭。画的右上角有自书款“大德己亥子昂自写小像”小楷书两行;左上角有“赵氏子昂”朱文印。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 滑动查看
当代 史长虹 西施咏
《西施咏》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借西施从平民到宫廷宠妃的历史典故,揭示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并表达对小人的嘲讽,揭露当时社会上潜藏的危机,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
五代 周文矩 西子浣纱图
绢本设色 64x6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西子即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浣纱”是一个经典的典故。相传,越国的西施是个浣纱女,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就流传开来。此作描绘的便是西施在桃花溪边浣纱的场景。
近现代 黄宾虹 若耶溪西子浣沙 1954年
纸本墨笔 101.3×47cm
中国美术馆
此作是黄宾虹典型的追求“浑厚华滋”的作品。他认为“浑厚华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和民族性格。他曾在画论及题跋中写道:“浑厚华滋,本民性”,“浑厚华滋,民族惟宗”。如何理解浑厚华滋?笔者认为,“浑”是虽山形树态千变万化,笔墨色彩交错百出,均能做到隐迹立形,妙合自然,墨化烟云,笔势圆转,大气磅礴,浑然一体。“厚”是气息深醇,笔墨厚重,层次丰富,景物深远,若真山之体积重量一般。“华”是墨分五彩,色相万千,外美华具,内美充溢。“滋”是水墨淋漓,挥洒自然,润含春雨,湿若夏山,有杜甫诗句“元气淋漓障犹湿”的效果。
题识:若耶谿西子浣纱石。诗人题咏最多,兹以无声诗写之,宾虹,甲午年九十又一。钤印:黄宾虹(白文)。
《杜秋娘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叙述了杜秋娘一生的坎坷命运,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叹。
<< 滑动查看
元代 周朗 杜秋图
纸本设色 32.5x28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幅有元代著名书法家康里巎巎行书录唐杜牧《杜秋娘诗》,明宋璲题记二段。钤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收藏印等,共计23方。
此图创作主题突出,无任何衬景点缀,仅绘杜秋侧身沉思状。作者运用暗喻的艺术手法,根据诗意成功地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杜秋形象。其雍容丰满的体态及身着的唐装表明了杜秋所处的时代特征,发髻上考究的头饰暗示出她的身份与地位,手中所持排箫则揭示出其内在的文化修养。
此图在人物造型上与唐代周昉《挥扇仕女图》中的人物相似。杜秋浓密的头发梳理得整齐服贴,前额不见散丝,鸭蛋形脸,丹凤眼,高鼻梁,嘴唇小而丰满,面部没有过多的表情。躯体丰腴,着以直筒形长裙,遮掩了其腰身的曲线,显示出唐代仕女画的审美意识。在表现技法上,此图受到宋以来白描画法的影响,注重以线造型,与唐人浓彩重抹的画风有所差异,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线条的理解和娴熟的运用能力。人物面部轮廓以细匀的淡墨线勾勒,线条外柔内刚,富有弹性,与以浓墨晕染的高挽的发髻共同衬托出杜秋白晰的面容及细腻光滑的肌肤。衣纹用曲、直两种线条表现,直线条落笔果断,劲健有力;曲线条连绵宛转。两种线条的有机组合成功地表现出衣料柔软下坠的质感。人物肩上的披纱用细劲流动的线条勾描,不仅展现出纱带轻薄飘逸的美感,而且以其动势使画面更为活泼,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
周朗真迹传世仅见此一卷。清内府《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长恨歌》的曲调能流传下来,要感谢王之炀老爷爷。他的国文老师考过清朝科举的秀才,教过他们一些乐府诗的曲调。即使已重病在床,他仍轻轻吟唱着白居易的《长恨歌》,看望外公的外孙女顾盼领悟到外公想要保存古曲调的心愿,于是她将外公吟唱的视频发到了微博上,求助翻唱圈的大神,能为外公翻唱一首《长恨歌》。
在“求助”信息发布后,不少大V都加入到这场网络接力中。短短三天,顾盼就收到了几十个版本的录唱。一个月后,老人安详地离开了人世。而《长恨歌》的曲调也如愿流传了下来。
《长恨歌》是白居易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 滑动查看
明代 佚名 明皇杨妃弈棋图
绢本设色 27×105.6cm
弗利尔美术馆
此图描绘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下棋的场景。杨玉环手执白子正欲落子于棋盘上,唐玄宗左手托棋盒,右手执黑子,眼神专注于棋盘,正在谋划布局。
▼请横屏观看
宋代 李公麟 明皇击球图
纸本白描 32.1x230.5cm
辽宁省博物馆
这是一幅北宋时期的画作,画面中共有16个人物。画面中部10个人聚集在一起,正在争夺一个小球。唐明皇李隆基位于画面正中间。唐明皇胯下骑一匹骏马,神情专注,身手敏捷。围在他身边的官员、嫔妃和侍从,有的头戴官帽,有的头戴簪花,他们都骑着马,手持球杆,和皇帝争抢着地上的小球。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线条流畅。画心无作者款印,后有明傅著、吴乾、董其昌等题跋,流传中一直被视为李公麟所作,近人从画风研究认为应是南宋人所画。
此图曾经清吴其贞《书画记》、《石渠宝笈》著录,清入内府收藏。
明代 仇英 人物故事图册之三 贵妃晓妆
绢本设色 41.4x33.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图以杨贵妃清晨在华清宫端正楼对镜理髻为中心,将宫女奏乐、采花和携琵琶等情节同现于一个画面,集中表现贵妃的奢华纵乐的生活。仕女容貌端庄娟美,是仇英对唐宋工笔重彩法的创新与继承。
当代 史长虹 嫦娥
此诗咏叹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诗人的猜测,他认为嫦娥懊悔当初偷吃长生不老药,以至于常年独自面对碧海青天,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情感动人。
清代 费以耕 张熊 梅月嫦娥
金笺设色 17.9x52.8cm
哈佛大学博物馆
此图为民间脍炙人口的嫦娥奔月主题。画中所绘嫦娥鹅蛋脸,形象古典秀美,体态婀娜,气质娇柔,描绘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美人。
所绘墨梅从画面左侧横向出枝,其秀美的花形,成功地烘托出嫦娥超凡脱俗的仙姿佚貌。
元代 佚名 香月潮音图
绢本重彩 24x26cm
辽宁省博物馆
元代是仕女画发展的寂寥期,鲜有作品流传,不过观众可以在本次展览中欣赏到仕女画《香月潮音图》,图中绘嫦娥宽衣长裙衣袋飘拂,倚树凝神沉思,此幅虽小,却弥足珍贵。
对幅乾隆题诗:“春江满月印潮平,视若无形听有声。人似嫦娥倚梅树,默然对以认三生。”
宋代 佚名 月宫图
绢本设色 25x23cm
弗利尔美术馆
此扇面描绘出月宫中的亭台楼阁、山石树木、花草,嫦娥漫步于桂树庭院之中,身旁玉兔相随。画中嫦娥满目惆怅,忧心重重。
作者对人物神态深入细致的描绘,印证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把嫦娥倍感孤寂之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唐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极具画意的诗篇,不仅当时的画家据诗意而作画,后世画家也常取材于此。唐诗的优美画境,拓宽了其审美表现领域。
“画得诗之意,诗助画之思。”一边是吟诵千年、包罗万象的唐诗,一边是气韵生动、酣畅淋漓的书画,让我们一同细细品味唐诗与书画间的意蕴流转,在诗情画意的艺术世界中畅游。
参考文献:
[1]黄凤池. 唐诗画谱[M].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8.
[2]薛晓源. 藏在名画里的唐诗[M]. 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
[3]周积寅. 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M]. 西泠印社出版社,2020.
[4]于广杰. 中国古代的诗意画与诗学价值[J]. 荣宝斋,2021,(12):224-226.
[5]张东哲. 杜诗与唐代绘画之关系[J]. 名作欣赏,2018,(12):121-125.
[6]郑天天. 吴伟人物画艺术风格探究[D].湖北美术学院,2017.
[7]王圆圆. 吴伟艺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
[8]万德敬. 明清唐诗诗意画的文献辑考与研究[D].西北大学,2013.
[9]梁晓霞. 画屏之喻:中晚唐诗人在写景方式上的新变及其意义[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01):112-114.
[10]刘怀荣. 诗、书、画综合观照的开拓之作——《唐诗与书画的文化精神》简评[J]. 东方论坛,2010,(04):124-125.
[11]兰钊,樊凯. 论唐代诗与画的内在联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26(02):86-87.
[12]汤艳红. 浅论唐诗中诗情画意的表达艺术[J]. 鸡西大学学报,2007,(02):85-86.
[13]陈慧敏. 以“意”取象,情景融通——论唐诗中的“画”意[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01):132-134.
[14]武佩圣,杜娟. 吴伟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成就[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05):132-146+159.
[15]陶文鹏. 传神肖貌 诗画交融——论唐诗对唐代人物画的借鉴吸收[J]. 唐代文学研究,1996,(00):54-74.
[16]蒋丽. “诗画异质”与“诗画同源”之辩[J]. 青年文学家,2017,(09):76-78.
[17]陈慧敏. 以“意”取象,情景融通——论唐诗中的“画”意[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01):132-134.
[18]王媛媛. 文人画家与诗画共融[J]. 美术教育研究,2020,(19):32-34.
[19]林衡勋. 试探“诗画同源”[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4,(03):23-30.
[20]王宇彤. 画绘与文辞[D].中央美术学院,2019.
特别鸣谢:
熊晋,男,1964年生于山西太原,祖籍四川泸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对外交流委员会主任,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文联委员;农工党中央书画院副院长,农工党中央文化体育委员会委员,农工党山西省委书画摄影专委会主任,山西省新的社会阶层联谊会第一委员会主任。山西中医药大学傅山书画研究所所长,山西书法院艺委会委员、研究员,山西大学经管院兼职教授,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特聘教授,大同大学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太原海月楼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山西省古玩商会名誉副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兼山西楹联艺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华文化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香港大公报),中国民族文化保护协会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才研究会书画协会委员,中国城市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秦川,男,1965年生于甘肃敦煌。198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历任酒泉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兼酒泉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现任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纪录片委员会主任、甘肃省文学院专业作家。高级编辑职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简牍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生兼职导师。长期从事丝绸之路(敦煌)纪录片创作。代表作有:8集纪录片《大河西流》、纪录片《祁连夜光》、4集纪录片《黑戈壁•黑喇嘛》、4集纪录片《敦煌书法》、3集纪录片《玄奘瓜州历险记》、纪录片《传世象牙佛》、8集纪录片《敦煌伎乐天》、6集纪录片《敦煌画派》、2集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4集纪录片《中国石窟走廊》、4集纪录片《敦煌,千年不散的宴席》等,在央视播出12部60集。作品获中宣部优秀地方外宣品二等奖,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电视节目奖、2019第26届电视文艺星光奖,2010、2019年度国产纪录片及优秀人才扶持项目优秀中篇、长片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2014华鼎奖最佳纪录片、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一二三等奖等80多项奖励。著有《敦煌书法》《敦煌画派》《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中国石窟走廊》等书著,其中《敦煌画派》登上2018年12月“中国好书榜”。个人荣获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工作者,第六、第十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2021年甘肃省“最美人物”称号。为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丁永明,男,1971年生于甘肃通渭。号听雷轩主人,祖籍甘肃通渭、现居敦煌。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家导师班高译教授助教组成员 ;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特聘书法客座教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酒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敦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酒泉书画院副院长,民盟敦煌书画院副院长,敦煌中国画研究院执行院长。
史长虹,男,1972年生于山西灵石。号天籁居主人、雨生、通和子等。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中国书画篆刻史学研究方向)博士。现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民间文艺研究中心负责人,主攻文艺史论研究。社会兼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书法师考评员,太原傅山研究会、董寿平书画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敦煌博物馆委员会理事,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浙江文创智库”专家。
点击此处查看详情!
Artlib《世界艺术鉴赏库》
开放个人用户注册啦!
SPRING
注册就送20000点数,
开通会员享受半价优惠
(原价96元/年,现价48元/年),
额外赠送96000点数!
这里有海量高清艺术作品图片等您欣赏,
无论是王希孟创作的
《千里江山图》卷中的大好河山,
还是梵·高笔下绚烂的《星月夜》,
波提切利饱含爱与祝福的《春》,
抑或是莫奈攫取瞬间感受的《日出·印象》……
隔着时间的距离与空间的维度,
当你深情凝望时,
亦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创作者的赤诚之心。
赶快识别下方二维码
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注册吧~
扫描上方二维码注册
往期回顾
[ 文/编 《弘雅书房》
编辑部:乐诗 ]
投稿邮箱:linjq@artlib.cn官方网站:www.artlib.cn
合作请加微信:linjiaqi1063
欢迎评论区留言
每一个好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