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慢慢地,我们不再惧怕死亡……

陈恩愉 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 2019-07-03

"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史铁生

我们很少谈讨起死亡的话题,因为在中国文化里,这是"不吉利"的。


除了电视、电影里的死亡场面和新闻中的事故,谋杀案和自然灾害之外,我们生活在一个拒绝承认死亡的文化中。


事实上,从一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于死亡的概念和看法会随着我们年岁渐长而有所改变。



1

童年期



5岁的小恬在她的小狗佩佩尔死后第二天来到我所在大学的实验幼儿园。


她的老师发现她不像往常那样和别的孩子一起玩儿,而是一个人靠近老师站着,看起来很忧伤。"怎么了,小恬?”老师问道。


“爸爸说佩佩尔病得很历害,必须让它睡觉。"过了片刻,小恬看上去充满希望,觉得佩佩尔很快就醒了。


老师告诉她说:”它太老了,而且有病,以后再也不会站起来了,它死了,这就是说它再也不能睡觉、吃东西、跑和玩了。"


小恬问:”当我睡觉时,会死吗?””肚子疼会死吗?””爸爸妈妈会死吗?”

 


如果我们想完全了解死亡的概念,就必须理解到:

(1)    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永久性)

(2)    所有有生命的东西最终都要死亡。(必然性)

(3)    所有的生命功能,包括移动、机体过程、思想和情感,都只因死亡而停止。(终止性)

(4)    死亡只适用于有生命的东西。(适用性)

(5)    死亡的原因是机体功能的破坏。(因果性)

 

在儿童期时,我们会通过明白这5个道理,渐渐了解到死亡是什么。


2

青少年期


在青少年期时,因为我们的身体在发育,开始有自主掌握的能力与需求,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死亡是不会发生的,很难想象死亡的场景。有些人会把死亡与黑暗、地狱等连结在一起。



3

成年期


一方面,我们会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另一方面,我们又开始出现死亡焦虑


在中年期时,我们对自己的死亡不再只有模糊概念。我们知道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会衰老、死亡。



在老年期时,由于死亡越来越近,人们对死亡的思考和讨论越来越多。


身体变化、患病和能力灭弱、失去亲人和朋友的比例增高,这些死亡信号日益增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应该如何死亡、在什么场景下死亡。


原来,谈及到死亡的话题,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少出现对于死亡的焦虑,而男性比女性更少焦虑。因为,老年人是最善于调节负面情绪的;他们也是人生历练最多的智者。



宗教作为一种人也精神支柱,也能使人降低对死亡的焦虑。


4

临终者



在离世的一年里,梦晴尽其所能地和病魔作斗争。她继续做自己能做的事,到中学继续授课,去子女家看望,开了一片花园,周末和老公远足。她面对不治之症仍然充满希望,还经常提起她的病情。


随着身体日渐衰弱,她徘徊于各种心理和情感状态之间。因为无力继续与疾病抗争,她很受挫折,有时会生气和抑郁。


”我病了,病得很重!我尽力了,可是我再也不能坚持了。”她哭着说。最后一周,她显得很疲惫,也不再挣扎。


偶尔,她会向我们表达她的爱,说说窗外的山有多美。但是多数时间,她只是看看、听着,不再主动参与谈话。一天下午,她永远失去了意识。



那么,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即将死亡时,在医院的最后几个月时,他们的心态有怎么样的改变?


屈伯勒-罗斯认为,那些人首先会否认这个事实,然后对此感到气愤,开始对身边的人讨价还价(例如对医生说希望能在死前看到女儿的婚礼)、抑郁,最后接受这个事实。



在一生发展中,我们对死亡的看法不断在改变,从刚开始作为儿童的不了解、到作为青少年时的想象、再到青年期的逃避谈论;


然后中年期开始感到死亡的接近、到老年期发现死亡离自己很近、临终期开始思考自己整个的人生及接受现实。



最后,送上波爱修斯在《在死亡面前让我们谈谈人生》中的诗句:

 

真实的只有当下 
任何事情都不存在偶然发生 
善用我们的感知 
唯独真实的就是当下



參考文献:

劳拉·E. 伯克, & Laura E. Berk. (2014).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你可能还想了解:

都是“死亡”惹的祸

我们如何面对那必然来临的死亡

 


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

长按上方二维码进行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