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城记 | 兰州——洋芋片的逆袭

小南时光 小南时光 2022-06-07

兰州——洋芋片的逆袭


小时候去过几次兰州,然而那时我难以保留什么对它的深刻印象,直到中学时背井离乡到兰州求学后,那个小小身影才开始打量起这座城市的纵深和风味。都说“独在异乡为异客”,可兰州的平民味道实在让人亲切到生不出乡愁,从早上的一碗牛肉面起,你就俨然是一个久谙此地的老兰州——甚至不需要其他的点缀遮盖,这样的疏朗大方,给了异乡人许多熟悉的温存。



不论身在哪里,某些时刻,你会觉得眼前必须出现与土豆相关的美食。说来有趣,“土豆”一名,多是东北那儿的称呼,华北人叫惯了“山药蛋”,闽粤地方还坚持着它传入地来源的叫法,比如“荷兰薯”或“番仔薯”,到了西北,却又变成了”洋芋“。你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兰州人,那么这种对于土豆近乎信仰的冲动,也必然只有马三洋芋片才能让人重获救赎。的确,在兰州,没有一种食物如牛肉面一般至情至性,但同样也没有一种街头小吃如马三洋芋片一样至无压力。



于是,某个传说就在不断发酵:胡乱撞进某个偏僻脏乱的巷弄里,只要看到一个临街的铺面,门外挂着一张写着“低价+辣味”的牌子,站的很远都能闻到一股爆裂与温情交织的土豆香味时,十有八九便是本地人趋之若鹜的“马三洋芋片”了。大概是西北苍凉荒芜的天性使然,在兰州这个西北美食的大杂烩里,不管是”牛肉面“,还是一拥而上的”羊肉串“、”火锅“、”烧烤“等,都热闹非凡、迅猛异常,没有灯红酒绿间的迷醉心跳,也没有南柯一梦后的百无聊赖,这里是庶民的天堂,是江湖客的饮马处,是赤子飘身的热闹场,马三洋芋片就是这样一段鲜香麻辣的传奇。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里曾说:“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异乡求学本就是漫长而乏味的,每日都是无边的作业和考试,也许只有在周末晚上,才能溜出去,用疯吃疯玩来一场酣畅控诉,如今想来,这种“偷情”般的吃相,确也是远逝的隐秘幸福。而在出校门不远的一个小巷子里,就悄悄坐落着一家马三洋芋片。我第一次进去是因为避雨,就近站在它的门檐下,继而被门内浓烈的香气吸引,于是进门一探究竟。店面很小,最多容纳五六个人,里外一览无余,店里也没有其他顾客,我坐在靠门一角,试着点了份洋芋片,无意间看老板耐心地将洋芋切成一片片半透明的薄片,在沸水里一过就盛进盘里,浇上辣酱堆到眼前。只吃了第一片,我心中只剩下了一个念头:“怎么这么好吃?”吃到第二片,头皮已然发紧,第三片,第四片,第五片······

 

一份吃完,全身都在微微发汗,我深吐一口气,毫不犹豫地点了更辣的第二份,然后拼命地下筷,在吃得辣到几乎要全身浮肿之后,又觉得隐约的回甜,这种甜是土豆酥韧的质感所致,简直是一种欲仙欲死的至高辣境。此后,我成为了它的新拥趸,而它,也成了我每周一次的饕餮活动。

 

细数我与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有回忆往事的惯性,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一点自嘲。因为熟谙此道的人每次必点的只是一份洋芋片、一份豆皮和一罐冰镇胡萝卜汁,这也是获得美味享受的最佳标配,洋芋片的香脆过瘾,豆皮的细嫩爽滑和胡萝卜汁的清甜凉沁,几乎能让你忘了店外的春夏秋冬悲欢离合,最后留在你心口的只剩下比悠然还酣畅的淋漓。


如今我依旧漂泊,独在比异乡更远的异乡,然而迷茫间,也会偶尔发觉:回望一座城市,不只是有思念的人,更是有那种难忘的熟悉味道,它可能就在转角处某个不起眼的食肆里,也可能在觥筹交错的热闹宴席上。对于美食的执着,塑造着这个城市给予我们的暖暖感动,也许美食真的是有光辉的,那份独属于我的兰州记忆,也将永远留下一抹心驰神往的滋味。

 


来兰州吧,尝尝我的马三洋芋片。


或许你还喜欢:

读城记 | 大热清宫戏——为什么故事都发生在紫禁城?

读城记 | 城市异次元·国漫成长在路上

读城记 | 那些经典人物的出场方式

读城记 | 城市行者 · 可操作夏季新疆游行攻略

读城记 | 城市日记 · 异国999天

读城记 | 送你一份清凉的夏天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徐   在

 『小南时光主播

南京大学2017级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生

责编 | 曹梦棋

编辑 | 李晓冉

文字 | 杨博文

统筹 | 李秋实

指导 | 逸   之

图片来自网络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