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城记 | 故宫的600年

小南时光 2022-06-07

故 宫 的 600 年

       4月8日,故宫博物院第六任“看门人”单霁翔正式退休,他说“光荣退休,期待已久,但每天还会在故宫博物院走走,看看门。”2020年,是紫禁城的600岁生日。还有3个月,单霁翔院长也将迎来他的65岁生日,而掌门人的心愿,就是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美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



北京城醒了。


油锅里油烟蒸腾,喷香的炸物新鲜出锅,拎着豆浆和油饼的路人行色匆匆。揭开锅盖,朝沸水中丢入小巧的馄饨,新的一天在蒸腾的白气中开始。



紫禁城醒了。


门缓缓推开,穿着布鞋的矍铄老人又一次信步走在故宫的中轴线上, 屹立百年的建筑在晨曦中等待着下一次邂逅。


气味、声音、光线,稍纵即逝,被时光切割的记忆,构成了我们的生活。而对于这座城,人们几乎没有记忆,因为从前,百姓不能进入这座城,它的记忆只属于皇帝,皇帝的记忆不能说,别人也无从知道。那些想象中已经褪色的历史,如今依然清晰地封存在这个空间散落的碎片里。


紫禁城,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紫薇,来自天上,禁,是权力,来自于人,也施之于人。城,是这一片连绵殿宇,在大地上的辉煌建设。




太和门广场的它身后的太和殿广场,构成了紫禁城的重心。广场,在中国的传统里,叫做庭院。庭院源于古人聚居的居住形式,在共同的空间里,一家人围拢的不单是安全,更是中国文化里相互关怀、照应和守望的伦理价值和亲情。


皇帝以天下为自己的责任,以国为家,他所住的皇宫庭院也层层相依、紧紧相连,成为现在我们所见到的伟大宫殿。


这里曾经是皇帝一个人的庭院。体现着天下一人的权威,古代帝王以无限权力在他的家国里俯仰天下,就体现在这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空间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状态是意会的境界。大,意味着多;多。意味着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就是空,既无穷莫测,故实则虚之。实则虚之,是中国人的文化密码,投射到每个人的心中。



光阴千年一瞬,紫禁城却不再遥远。2012年以来,故宫的开放区域不断增加,增设休息椅,禁止机动车进入,游客限流,文创和周边产品成为爆款,活跃在电视荧屏和社交网络,单霁翔院长”成为新一代网红……故宫以前所未有的极具亲和力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眼前。故宫变化在点滴,给人的温暖与人文体验却是大江河。在院长的离任之际,众人除了称赞和感恩布鞋院长七年间的付出,也数次重新惊叹于故宫之美。


春时,梨花白,杏花影,微风暖;夏时,凉竹青,蝉鸣脆,池鱼欢;秋时,银杏黄,月影疏,御猫乏;冬时,宫墙红,皇城黄,鹅毛白。碧瓦红墙,光影斑驳,如今,人们都能通过各种渠道仔细地感受故宫博物院细微之处的美。



北京,京师,京兆,北平,北京,时光千年流转,江河璀璨如星。古老的王朝在历史的翻页中已经远去成淡淡的背影,现代与古老并存的城市在一次次日落日出中拥抱未来。


清和四月,一起去故宫走一走吧,在春日之中来一场不负春光的旅行。


文章改编自纪录片《故宫100年》(总导演:徐欢)


或许你还喜欢:

读城记 | 苏州 · 遥见金陵来客

读城记 | 江南无所有

读城记 | 《清明上河图》:我有一个藏了很久的故事

读城记 | 给你的家乡选个色号?(南方篇)

读城记 | 给你的家乡选个色号?(北方篇)

读城记 | 考试周 · 初雪惊喜

读城记 | 考试周 · 起风了

读城记 | 冬至未至

读城记 |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殇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童天语

 『小南时光主播

南京大学2018级人文科学实验班本科生



雒少龙

 『小南时光主播

南京大学2018级人文科学实验班本科生

责编 | 曹梦棋

文字 | 童天语

美编 | 李晓冉

    监制 | 陈奕阳

曹梦棋

指导 | 逸   之

图片来自网络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