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城记 | 北京·四合院

小南时光 小南时光 2022-06-07


北京 · 四合院


四合院不只是几间房子。它是中国古人伦理、道德观念的集合体,艺术、美学思想的凝固物,是中华文化的立体结晶。不是砌几堵墙盖上个顶,就叫四合院。四合院是砖瓦石当作笔墨纸,记载了中国人传统的家族观念和生活方式。


不要说整个宅院,就那个大门口便有不少讲究。



要进院子先得入门,四合院好比一本大书,这大门就是封面。人们见到一本书,都先看封面。了解一下它是谁写的,什么内容,四合院也一样,生人到此,在门前一站,上下左右一瞧,对这家主人就能知道个大概齐,是官宦还是商民?若是官员又是什么品级?是否王公贵族?有什么爵位?受什么封赏?从这大门上都能找到记号,看到标志。如果要进去拜访,知道这些就不致失礼漏怯。从这也看出中国人对大门的重视。要不怎么说亲讲究“门当户对”、交友要问“门第如何”呢?人们还把“奇怪”叫“邪门儿”,“没有希望”叫作“门儿都没有”,老年间要是就有电视剧,那剧名绝对不会叫“爱你没商量”。八成得叫“爱你认准了这一门儿”。


要说整个的四合院太费工夫,我也没那么大学问。对四合院的研究我还刚“入门儿“。所以凑合着能介绍一下这“门儿”。要想把大门看清楚,得先把它关上。咱们站在大门之前,台阶之下,从上往下看。 


  

    

     北京的四合院大多是明清建筑。多数建的是“屋宇式”正门。这种门实际是一排房子,中间开个过道。这一排是几间?房顶用的什么瓦?门上钉多少钉?却处处有讲究,事事有学问。在有皇上的时代,这些居然连皇帝都过问,并降旨实为制度。不守制度就叫“逾制”,逾制皇上是要治罪的。


     亲王府正门是一溜七间。其中有三间开门,上盖用绿琉璃瓦,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减亲王七分之二,也就是五间。到贝勒就只能是正门三间。启门一间了。这几间门房上边用大屋脊,设吻,脊上有仙人走兽,就是房顶四角上那一溜小人小兽,建筑业的行话管那叫“走投无路”,因为最前边骑凤鸟的仙人位置在房顶的四角尖上,前边就是空中,没一点前进余地了。



     这是王府、贝勒贝子府的规制。普通百姓、一般官家没这份威风。大门用房别说七开间、五开间,连三开间也不允许。归里包堆只准用一间房。更没资格用琉璃瓦。不过不用担心,以为这么一来其他那些大门口就没了讲究缺少看头。不,这些四合院才是大多数。既有官民也有民宅。中国人是不会不想办法在划定的跑道中跑出花样来的。官有大小,就要表示出不同的等级,民分贫富,也得区别出不同身份。由此也就创出了四合院中使用最为广泛、变化最为多样的“广亮大门”。


——文章选自邓友梅《四合院》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图源 | imagemore 南京大学出版社


或许你还喜欢:

读城记 | 开学季 · 南京 (文末福利)

读城记 | 苏姑城西

读城记 · 丽江 | 风韵逐次亮起

读城记 · 西安 | 不朽之都

读城记 | 外滩漫游者

爱上南大 | 无运动,不青春

读城记 | 六月,来慈溪吃杨梅吧

读城记 | 在南大·拾阶而上

读城记 | 我的南大,我的礼堂

读城记 | 上海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邹正

 『小南时光』主播

南京大学

18级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


责编 | 童天语

美编 | 龙禹圻

剪辑 | 张智煜

   指导 | 逸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