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光明日报》整版聚焦南昌大学!
今天出版的《光明日报》在人才版以《南昌大学有个“稻渔工程”团队》为题,通过“稻渔工程”团队这一案例,报道我校在卓越人才培养、科技服务社会、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成果。同时刊发了我校党委书记喻晓社署名文章《为什么“稻渔工程”团队出自南昌大学》,介绍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做法与成效。
南昌大学有个
“稻渔工程”团队
记者:胡晓军 ;通讯员:孔爱民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5月7日起,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南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分期分批有序返校。
随即,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洪一江教授,便和他带领的“稻渔工程”师生团队,和以往一样奔波于江西广袤的田间地头:
12日,赴井冈山下的永新县,对涵盖“稻鳖”“稻蛙”“稻虾”“莲鳖”“莲鱼”等多种综合种养形式的“蓝色粮仓”示范基地生产工作进行指导安排;14日,赴抚州市东乡区对江西省鑫萱农业开发公司开展泥鳅良种选育及稻鳅共生技术指导……
洪一江教授(左三)和团队成员在一起
这个年轻的高校师生团队,打通了从大学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再到市场的学研产用渠道,闯出一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助力扶贫的综合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就在4月29日,这个平均年龄28岁的“稻渔工程”团队,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1.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4年前,也是在5月,以首批国家卓越农林计划水产养殖专业师生为主体的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成立。
“以前,有农户自发在水稻田里养鱼,种养面积不大,效益也不高。但我们觉得这种模式很好,生态、优质,也符合人们对现代农业的新期待,可以试试看,于是就组织相关专业师生一起开展研究。”洪一江说。
4年里,“稻渔工程”团队依托江西省水产动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在稻田里进行水产养殖,让水稻与水产、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构建稻渔生态循环系统。
团队成员在基地开展婺源荷包红鲤选育
经过无数次实验,他们在稻鱼共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集成、创新、示范和推广了“稻虾”“稻蟹”“稻鳖”“稻蛙”“稻鱼”和“稻鳅”等6类12种国内领先的典型模式,创新“八字经”种养法,实现了在亩产“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同时,亩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50%以上的重大突破。
事实证明,“稻渔工程”团队研究推广的这种稻渔种养技术,是一项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并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团队成员在基地开展甲鱼种蛋挑选工作
2018年,团队获批“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井冈山绿色生态立体养殖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以“稻渔工程”技术应用于井冈山地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井冈山禾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济效益提高了150%。团队负责人俞晟说:“稻渔工程模式在井冈山地区的示范推广成效明显,去年水稻没收割就被人预订了,大米卖到每公斤近20元,甲鱼也被抢购一空,卖到每公斤200元。”
“创新是一种能力,是产生新想法、新事物或新理论的能力。”洪一江说,“怎样获得和提升这种能力?只有实践,不停地实践,不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生产现场。”
2.做好稻田里的大学问
在洪一江看来,广袤的大地既是提升他们专业教师与研究人员素质和发挥技能的舞台,也是培养卓越人才的平台;教师和学生必须下到田间地头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稻田里也有顶天的科学问题,教师不能在黑板上告诉学生‘农民需要什么’,关起门来搞研究不是团队的初衷。”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的学生们构建起“新青年讲习所”模式,跟随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江西科技特派团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考察调研,对当地土壤、气候、水质各方面进行分析,因地制宜为不同地方推选最适宜的种养产品。
团队成员在基地开展甲鱼选育跟踪测量工作
实地举办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召集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把“养什么、怎么养,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说清楚、讲明白,是“稻渔工程”团队师生们的常规工作。培训结束后,师生们往往还要和农民吃住在一起一段时间,及时跟进培训效果,实地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团队成员在田间查看实验成效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青年大学生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跟着老师把技术知识传授给农民;另一方面,接受农民艰苦奋斗、真诚朴实的精神教育,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的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三者并重的实践育人教学效果。团队成员、南昌大学“水产卓越班”2016级学生吴流政说,他跟着老师推广“稻渔工程”,到农村养殖企业参与实践,在那里把学到的理论真正在实践中学习,夏天早上四点多钟起床下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回来,虽然辛苦,但在现场学习时能够得到老师不断指导,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很有成就感,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得到了提升。
在外出实践之际,“稻渔工程”团队还注重用好江西红色资源丰富教育形式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把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红都”瑞金叶坪红军广场上,团队的青年大学生在此缅怀先烈,不忘老一辈先烈的精神风范……
近三年来,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50多次,每年服务基层时间达180余天。
3.奋力担负起脱贫攻坚的农科重任
正是在永不停歇的实践当中,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的师生们奋力投入社会发展的洪流,把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稻渔工程”团队因地制宜探索出4种扶贫模式,即:产业升级式造血扶贫、育种联合保障式扶贫、联合生产带动式扶贫和土地流转聘农为工式扶贫。团队以“政府+项目团队(公司)+合作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直接技术服务的稻田面积达10万多亩,通过江西省水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组辐射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遍布20多个县(区);帮助30余家省内龙头企业实现经济效益3至5倍的提升,合作企业年产总值超10亿元。
九江市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稻渔工程”团队技术服务帮助下,两年时间里将亩产值从2100元增长到8600元,扶贫人数从52人增长到2664人,人均增收3630元,扶贫成效显著。农户高祥凤说:“我将自家的2亩田租给凯瑞公司,每年租金有1200元,我自己又在公司打工,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比自己种田强多啦。”
也正是在永不停歇的实践当中,南昌大学“稻渔工程”团队的师生们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充分释放。
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开展研究
他们自主选育了13个水产养殖新品种,成功获得5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0项申请专利;团队中的学生获得宝钢教育优秀学生特等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各类奖励20余项;孵化出“富甲天下”“菌益农”“新青年讲习所”等多个创新创业团队。
青年学生们还成立了江西省厉害了我的渔科技有限公司,为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团队成员、南昌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金峰说:“我们现在合作的企业超过30家,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有实习出差的任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跟农民、企业家打交道的机会,让我们学会怎样把科学的知识跟实际相结合,把我们所学的知识带回基层。”
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开展研究
九江凯瑞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江西神农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全国首个稻渔综合种养院士工作站,并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江西添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为“江西省南丰县龟甲特色小镇”核心示范区,成为中国甲鱼种苗的最大企业……在一个个农业企业的发展之中,凝聚着“稻渔工程”团队的心血与汗水。
“‘稻渔工程’团队的师生们勤于钻研、勇于探索、乐于实践,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和产业扶贫成效,是对创新创业的完美诠释。”洪一江说。
为什么“稻渔工程”
团队出自南昌大学
作者:喻晓社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使命。
学校领导到实验室慰问“稻渔工程”团队成员
自2013年以来,南昌大学在调整办学思路过程中,凝练出“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育人理念,在全校形成共识并持之以恒付诸行动,探索出“价值塑造、科教协同、理实结合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出一大批像“稻渔工程”团队一样“社会称赞、市场欢迎、群众满意、学校放心、学生自信”的时代新人。
价值塑造,匡正人才培养方向
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坚持“四个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南昌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德育为先,把成人教育放在成才教育之前,通过价值塑造,着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健全人格。
“青春告白祖国”首场宣讲会
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南昌大学将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办到了井冈山、八一起义纪念馆、“小平小道”等地,实现红土地上育红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唱响青春担当”系列活动,建设3D仿真红色文化馆,引导学生以爱国主义铸魂,践行“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的嘱托。
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汇演
学校还打造先锋领跑、卓越领航、同心同行的“双领双同”党建品牌,以师生党员表率作用带动更多学生“青春向党”。探索体系化设计、工程化推进、精细化实施的思政工作“三化”新模式,把新生军训、开学典礼、文艺晚会等变成“思政大课”。
“青春的担当”文艺晚会
学校推行学生“四自教育”,让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成长的良好习惯。明确学习、认识、责任、落实、考核“五个到位”要求,通过拉清单、明责任、强督导、抓落实,推进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动态持续改进。
科教协同,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培养一流人才,是国家对“双一流”大学提出的根本要求。南昌大学将一流人才培养纳入学科建设范畴,并将其作为学科建设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强化学科建设的育人功能,建立科教融合、相互促进的协同培养机制,促进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训练;通过开放实验室、高端科研平台,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在本科阶段就能接触本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开展各类学术竞赛,支持学生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2015年,学校成立际銮书院,在拔尖学生培养方面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交叉、科教融合、个性培养、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和“三制三化”(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育人机制。
际銮书院开班典礼
聚集多学科教学名师,精选多学科、多学院优秀教师组建跨学科教研团队,开展跨学科交叉培养。构建多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与专业互通集成,培养学生多学科学习背景和宽厚专业基础。其中,理工本硕班前八届244名本科毕业生,超过90%的学生推免进入“双一流”高校或国际知名大学深造。国学实验班前七届175名本科毕业生95%推免进入“双一流”高校或研究院所深造,均分布在文、史、哲等学科专业融通深造。
理实结合,培养知行合一人才
学校通过加强课内课外、网上网下、校内校外结合,构建突出教学第一课堂、激活实践第二课堂、占领网络新课堂、用好社会大课堂的“四堂联动”体系,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在生动实践中加深认识。
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走进莲花县南陂中小学
在省内率先实行三学期制,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企业。“稻渔工程”团队在江西10万余亩稻田里推广“稻虾”“稻蟹”“稻鱼”等混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扶贫第三方评估学生团队从江西到河北、山西,走过6个贫困县区,累计评估72个乡镇,与6000多名农户进行深度访谈,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了解最真实的生活。“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南昌大学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自2006年成立以来,先后派遣了14届共137名研究生志愿者赴江西共青城、瑞金,云南保山等地服务。“黔行公益”“艺术香樟”“3S救护会”等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社区和农村,为当地百姓带去艺术、健康等服务。
产教融合,坚持社会需求导向
学校坚持“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不断促进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融合,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
出台《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指导意见》,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从原有的129个本科专业压缩到96个本科专业,一大批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专业被淘汰,同时大力推动“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建设,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卓越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探索校际、校企、校地协同育人新模式。
2019产学研用国际合作会议(南昌)
随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拉开序幕,学校主动求变,以新工科为“四新”引领,推进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交叉融合,建设了艺术与信息交叉平台综合创新平台、工业设计与信息交叉平台、小动物PET/CT系统和医学智能虚拟交互系统。以部省合建为契机,承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南昌)会议,建立国际创新研究院,促进产学研用项目的实质性落地,推进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国际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助力深化产教融合和创新平台建设。
(作者系南昌大学党委书记、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进入传送门)
来源 | 光明日报
图片 | 官微往期推送
编辑 | 肖倩云、郭薇
责编 | 杜明琳
审核 | 饶勇、孔爱民、宋志豪
来,一起为南昌大学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