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药研发困难、销售业绩下滑等压力冲击,药企巨头也不得不做出管线调整、裁员的决定。今年以来,赛诺菲结束了BTK抑制剂atuzabrutinib 的开发,停止度普利尤单抗的过敏性真菌性鼻炎和无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两个项目;GSK结束对细胞基因疗法领域的投入;武田终止AAV基因疗法;诺华则砍去了在研管线中10%的非核心项目等。产品销售不理想也是药企精简团队的重要原因。7月25日,渤健在公布其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的同时,宣布了一项名为“Fit for Growth”的削减计划,包括减员1000人、停止至少四种药物的研究开发等。渤健表示,“Fit for Growth”是为了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研发生产力和减低风险,实现可持续增长,其目标是在2025年前节省10亿美元运营费用,其中3亿美元将被重新投入产品开发和商业化。另据渤健最新发布的中报,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大幅下滑23.2%。其中,多发性硬化症产品销售额同比下滑15%;脊髓性肌萎缩产品仅同比微增1%。这或许才是导致渤健裁员的直接原因。世事难料,也有药企是倒在了研发产品即将上市的前夜。“明星创新药企业”Athenex是一家同时在美国、中国和英国拥有广泛业务的跨国生物制药公司,曾在一级市场先后获得Mandra多轮投资,并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一度超10亿美元。但2021年起,相继遭遇FDA拒绝批准其口服紫杉醇+Encequidar用于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新药的上市申请、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叫停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后,Athenex受困于资金匮乏、债务缠身、股价大跌等诸多难题。虽然Athenex展开了裁员、出售设备等多种自救措施,但已无法改变败局,今年5月中旬,Athenex黯然宣布申请破产。上述跨国医药巨头的裁员计划是否会对中国市场产生影响?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了强生、拜耳、安进等多家药企在中国总部或办事处,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海外裁员是否会影响到中国市场,具体要看涉及的管线和部门情况。”医药产业战略顾问周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如果被裁员的业务完全在海外市场,同中国市场没有研发生产和销售上的合作,则不会对中国市场造成影响。不过,近年来,全球医药企业都将中国市场视为重要的市场,对其业务渗透合作越来越广泛,海外市场的变故对中国市场的间接影响多少还是存在的。(来源:华夏时报,作者:于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