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西南石油大学谢佳乐课题组:高质量制备共形和取向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助催化层用于光电催化

化学与材料科学 化学与材料科学 2022-05-0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双碳”和氢能社会目标下,清洁高效的绿氢制取技术是保证氢能产业发展和氢能社会运行的基础。光电化学制氢技术是其中一种零碳排放的绿氢制取技术,可将间歇性太阳能存储于高能量密度储能介质——氢能中,与自然界中光合作用相仿,其器件常被称为“人工树叶”。在“人工树叶”中,光阳极和光阴极负责吸收太阳能,并通过催化水分解转化为化学能存储于氢气和氧气中。由于光阳极涉及的析氧反应为四电子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因而光阳极成为限制“人工树叶”性能的主要因素,光阳极研究也成为该领域的重点。


BiVO4是一种极具潜力的三元金属氧化物光阳极材料,其理论光电流密度为7.5 mA/cm2,满足光氢转换效率10%的应用标准。然而,BiVO4光阳极存在严重的表面电荷复合、析氧动力学缓慢、稳定性等问题,从而限制其实际运用。表面包覆助催化层成为改善BiVO4光阳极光电催化性能的重要手段,助催化层可钝化表面态,提供催化活性位点,也可一定程度上提高稳定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作为助催化剂应用于光电化学水分解非常具有潜力,其具有多孔和高比表面积等特点,有利于电解液扩散和利用类单原子活性位点。课题组前期工作已证明含钴MOFs是一类较好的助催化剂(ACS Appl. Energy Mater. 2020, 3, 4867−4876),然而,MOFs应用于光电催化电极仍面临如何实现高质量地可控包覆的挑战。


西南石油大学谢佳乐博士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High-Quality Coating of Conformal and Orien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ocatalyst Layer for Efficient Photoelectrocatalysis”的文章(DOI:10.1002/admi.202101069)。该工作采用连续离子层吸附与反应法(SILAR)实现了在纳米多孔BiVO4薄膜表面进行高质量地共形和超薄Co-MOF的包覆,并且Co-MOF具有良好的取向性(示意图1、图2)。对比分析了BiVO4、BiVO4/Co-MOFHydro和BiVO4/Co-MOFSILAR三种光阳极,发现水热法(Hydrothermal method)易在BiVO4表面生成MOF微晶,且MOF层厚度不容易控制,而SILAR方法可较好实现分子层水平的可控包覆(图1)。相较于BiVO4光阳极,20个Co-MOF分子层包覆的BiVO4光阳极获得了3.1倍的光电流密度;同时,起始电位也负移了320 mV(图3)。进一步,该工作证明了SILAR方法的可拓展性,制备了交替Co-MOF和Ni-MOF包覆的BiVO4光阳极。相对于混合Co/Ni-MOF包覆的BiVO4光阳极,该光阳极取得了更优异的光电流密度,达到2.97 mA/cm2。此外,SILAR法Co-MOF包覆BiVO4光阳极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作者文中也分析了SILAR法Co-MOF助催化层对于提升BiVO4光阳极性能的三种作用(图4-5,示意图2),分别是(1)钝化表面态,(2)保护BiVO4避免光腐蚀发生,和(3)改变BiVO4表面能带弯曲,引入态密度分布,加速光生空穴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转移。

 

 

示意图1. SILAR法制备BiVO4/Co-MOFSILAR光阳极过程示意图。插图为Co-MOF沿(01-1)在BiVO4表面生长截面示意图。

 


图1. (a)生长于FTO表面BiVO4薄膜截面SEM图。(b)BiVO4薄膜表面SEM图。(c,d)BiVO4/Co-MOFHydro薄膜SEM图。(e,f)BiVO4/Co-MOFSILAR薄膜SEM图。(g)BiVO4/Co-MOFSILAR薄膜EDS面扫描图。(h)BiVO4/Co-MOFSILAR薄膜EDS谱图。



图2. (a)BiVO4基薄膜XRD谱图。(b)BiVO4/Co-MOFSILAR薄膜TEM图。(c)BiVO4基薄膜FTIR谱图。(d,e)BiVO4基薄膜C1s和Co2p XPS谱图。(f)BiVO4和BiVO4/Co-MOFSILAR薄膜XPS价带谱。(g)BiVO4基薄膜UV-vis吸收谱。(h)BiVO4/Co-MOFSILAR薄膜GIXRD谱图, Co-MOF粉末XRD谱,其中,星号标注的为BiVO4的谱峰。插图为Co-MOF (01-1)晶面顶视图和侧视图。

 


图3. (a)BiVO4基光阳极暗态LSV曲线,扫速为20 mV/s。(b)在AM1.5G光照下,BiVO4基光阳极LSV曲线,扫速为20 mV/s。(c)BiVO4基光阳极ABPE效率曲线。(d)在1.23 VRHE,BiVO4基光阳极斩光J-t曲线。(e)BiVO4基光阳极光电压。(f)在AM1.5G光照和1.23 VRHE条件下,BiVO4基光阳极稳定性。黑色曲线为BiVO4,蓝色曲线为BiVO4/Co-MOFHydro,红色曲线为BiVO4/Co-MOFSILAR

 

 

图4. (a)BiVO4基光阳极电荷转移效率曲线。(b)BiVO4基光阳极电荷拆分效率曲线。

 


图5. (a)在AM1.5G光照和0.81 VRHE条件下,BiVO4基光阳极Nyquist曲线,其中拟合曲线为实线。(b)交流阻抗拟合用等效电路图。(c)暗态下,BiVO4基光阳极的莫特-肖特基曲线,频率为1000 Hz。(d)BiVO4和BiVO4/Co-MOFSILAR薄膜稳态和瞬态PL光谱。(e)SILAR法Co-MOF包覆BiVO4后,电荷转移和复合速率常数增长因子。

 

 

示意图2. BiVO4/Co-MOFSILAR光阳极能级结构和电极过程示意图。红色曲线:理论计算BiVO4 DOS分布;紫色曲线:Co-MOF DOS分布;黑色曲线:H2O DOS分布和氧化电位。

 


图6. (a)在AM1.5G光照下,Co-MOF和Co/Ni-MOF包覆BiVO4光阳极LSV曲线,扫速为20 mV/s。插图为不同光阳极结构示意图。(b)在1.23 VRHE,上述电极斩光J-t曲线。(c,d)上述电极电荷转移和电荷拆分效率。


相关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i.202101069


相关进展

南京大学左景林教授、丁梦宁教授、马晶教授JACS:在氧化还原活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合成以及类酶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热科院《ACS AMI》: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仿生制备及其农残检测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安徽理工大学尹成杰/潘成岭教授《ACS AMI》: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水系锌离子储存方面取得新进展


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