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赵志刚研究员课题组《ACS AMI》:MOF纳米片中活化的金属簇-配体单元实现SERS增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赵志刚课题组最近发现,将MOFs剥离成超薄MOFs纳米片(MOFNs)可作为大幅提升MOFs材料SERS性能的有效策略。在材料尺度二维化后,MOFs特有的金属簇-配体单元可被有效活化,从而促进配体-簇的电荷转移(LCCT),显著影响MOFs基底的SERS增强效果。机制上分析,基于活化的金属簇-配体单元,MOFs材料内在的LCCT可与MOFs-探测分子的界面间CT耦合,构筑特有的“L”型-CT路径,其增强机制有别于传统的金属或半导体基底。基于这种高效的CT过程,MOFNs作为SERS基底可用于多种分子的高灵敏检测。相关工作以“Ultrathin Two-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sheets with Activated Ligand-Cluster Units for Enhanced SERS”为题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中科大博士生孙红照、徐州工程学院巩文斌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丛杉项目研究员和赵志刚研究员。
示意图 相对于三维块状结构,MOFNs中金属簇-配体单元充分暴露,并且可以被入射光子完全激活。
图1 MOFNs材料表征。(a)MOFNs合成示意图;(b)XRD图谱;(c)TEM图;(d)AFM图;(e)UV-Vis光谱;(f)PL光谱。
图2:MOFNs基底的SERS性能图。相对于三维MOFs,多种MOFNs(Co TCPP MOFNs, Cu TCPP MOFNs, Zn TCPP MOFNs)都表现出更优SERS性能。
图3:MOFNs基底的SERS性能图。相对于Co-TCPP MOFs, Co TCPP MOFNs检测多种探测分子,都表现出更优SERS性能。
图4:MOFNs基底SERS增强的机制研究。(a) XPS O谱研究吸附位点;(b)MOFNs-探测分子的吸附模型;(c)UV-Vis光谱和(d)PL光谱表明MOFNs-探测分子存在CT;(e)EPR谱表明CT路径;(f)“L”-CT路径图;(g)CT贡献率。
这项研究从激活MOFs材料中固有的配体-簇单元的新视角,证明了MOFs基底SERS增强的起源,以及作为SERS基底材料的潜力,并为设计基于MOFs材料的高活性SERS基底提供了有效策略。
作者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丛杉,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项目研究员,中科院青促会会员(2018)、江西省杰青(2019)、入选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021)。致力于钨基半导体材料可控制备与光电化学应用的研究工作,通过材料的微观界面构建探索其光/电化学性能,近期研究兴趣涉及电致变色、半导体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领域。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苏州市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等。发表论文40余篇,他引2400余次,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2篇),Adv. Mater.(2篇),J. Am. Chem. Soc.,Small,Adv. Opt. Mater.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单篇引用超300次。申请发明专利25项,其中已授权9项。相关研究成果被Chem. Rev.,Nat. Commun.,Adv. Mater.等期刊论文以“开辟新的途径”、“一个杰出的例子”等形式进行评价。担任Frontiers in Nanotechnology期刊客座编辑,苏州市科技项目专家评委,并多次受邀在国内外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赵志刚,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电致变色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工作,迄今共发表 SCI 论文 90 余篇,近年来以通讯作者在 Nat. Commun.(4篇), Mater. Sci. Eng. R-Rep,J. Am. Chem.Soc.(2篇), Adv. Mater. (3篇),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 (4篇), ACS. Nano.等重要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 40 余篇,所发表的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 近5000 次,单篇最高被引用400余次。长期担任国际学术期刊Nat. Chem.,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Nano. Lett., Adv. Mater., ACS Nano等杂志的特邀审稿人或仲裁审稿人,担任Annals of Material Science & Engineering、Modern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等杂志的编委,担任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新材料委员会委员、光电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1c20353
相关进展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赵志刚研究员课题组综述:电致变色技术研究进展
重大龚云教授课题组Adv. Mater. Interfaces:MOF衍生的具有氧缺陷的MnV2O4/C微粒用于高性能锌离子电池
上海硅酸盐所孙静、王冉冉/福建物构所王观娥 ACS Nano:具有应变抑制效应且互不干扰的导电MOF基柔性压力-温度双功能传感器
化学与材料科学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chen@chemshow.cn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Chem-MSE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方面的稿件至chen@chemshow.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化学与材料科学®会及时选用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