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暴雨灾后,这个随处可见的东西,是传染病最直接的传播渠道!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福建卫生报”


暴雨终将会过去,而这场灾害过后,防疫工作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强降雨后,高温高湿的环境易造成多种疾病发生。这条消息就上了网络热搜。



从以往来看,洪灾后的生水是传染病最直接的传播渠道。汛期内一定要喝彻底煮沸的水,必要时购买瓶装水。


如果按照以往的习惯,用生水冲洗蔬菜水果、洗锅刷碗非常容易导致食物中毒和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


1肠道传染病


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致病性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腹泻病(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以及寄生虫腹泻病(隐孢子虫等)。其他肠道传染病还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会导致微生物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从而就很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如伤寒 / 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肝、戊肝、其他感染性腹泻及食物中毒。


因此,身处洪涝灾区的每个人,不可掉以轻心,绝不能喝生水。


另外,洪涝灾害后,因为食物的市场供应和运输受到影响,大多数人本着不浪费、节约为原则,把受潮、甚至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晾干再吃。


然而,在洪涝期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被洪水接触的任何食物都极易受到污染,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发出紧急提醒:洪水接触的一切食物也必须丢弃。


尤其是淹死的、饿死的家畜家禽都不能冷宰食用;田间地头被洪水淹过后,会促使土壤中本来有的各种微生物成倍繁殖,因此没有收获的、成熟的谷薯蔬果也应丢弃。


2皮肤疾病



流水成分复杂,可能混有垃圾、化学物质等,如果在水里不小心接触到了这些物质,就有可能患上接触性皮炎;雨水多的地方,蚊虫难免变多,加上夏季穿得少,皮肤容易外露,容易发生丘疹性荨麻疹(又名虫咬皮炎);若没有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和鞋袜,双脚长期浸泡在污水中,很容易使皮肤造成真菌感染、足癣(又名脚气)


接触过灾后污水的皮肤,如何清洁?看视频↓


Play Video


3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由于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发生期间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被损害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汛期几个健康提醒


除了不喝生水、不用生水之外,还要提醒家里人,注意以下细节有助预防各类疾病。



1饭菜尽量当日清

湿度大、温度高,细菌、霉菌易繁殖,食品容易受到污染,饭、菜尽量当日清,剩菜剩饭要冷藏、吃前加热要彻底:


受污染的食品不食用;

霉变的食品不食用;

未洗净的瓜果不食用;

死因不明的动物不食用;

野生的蘑菇不食用;

尽量别吃凉拌菜。

2注意个人卫生

外出后注意洗手,要用肥皂或洗手液,且使用流动水洗手。



3积水、垃圾及时清理

暴雨过后,蚊蝇鼠等会大量增加,增加虫咬皮炎、疟疾等疾病的传播风险。


住所最好安装纱窗、蚊帐等,减少蚊虫叮咬。及时清除水源地周边及上游的污泥、垃圾、动物粪便等,尤其要做好厕所等关键环节的卫生。

4增减衣服防感冒

汛期要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饮食起居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随时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来源:福建卫生报综合科普中国、人民网、生命时报、中国疾控等


编辑:冰阔落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


往期推荐:




你收藏的网红养生秘籍,可能是肠胃自杀攻略


世界上越努力越没结果的事,我提名它,没有人反对吧?


震惊!居然有人在某宝买工具自行割包皮,结果扎心了······


男子误把心梗当中暑险丧命!每年都有人误诊!医生:4个特征一眼辨别!马上去医院


一口热水喝掉5000多块?食管癌就是“烫”出来的!福建人特别注意

微信搜一搜福建卫生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