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车库听到尖锐声,泉州11岁男孩从此不敢走楼梯,回家马上关门…
11岁的泉州男孩小朝(化名),
自从半年前一天,
放学归来的他,
听到从自家小区
地下车库传出尖锐声响后,
感到十分害怕,
从此,再也不敢走入地下车库,
并拒绝走楼梯,
仅能通过电梯上下楼。
而后逐渐扩展至
一旦有任何尖锐的声音,
小朝都恐惧不安,
甚至一进到家门后都得马上关门,
否则就会出现焦虑、哭泣、大发脾气等症状。
这究竟是为什么?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日前,家人带着小朝从泉州来到福州,前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陈敏榕接诊后,通过咨询了解到,小朝爱看恐怖电影,但是又很害怕,那次地库传来的声音很像他在一部恐怖电影里听到的背景音乐,因此,他将二者联系起来,对地库和楼梯产生了无法克服的恐惧情绪,并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泛化,这对他的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找到小朝恐惧的根源,陈敏榕主任采用碎片化认知疗法进行干预,为他解除特定恐惧。
(资料图)
给恐惧的声音取一个名字
针对小朝的情况,陈敏榕主任采用碎片化认知疗法对其进行干预。
陈敏榕解释,认知行为治疗(CBT)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以及由不合理认知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是一种结构化的、短程的、具有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在针对青少年以及具有认知能力的儿童的认知行为矫正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
干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正常化、合理化孩子的恐惧心理,认可他、支持他并告诉他,人们对一些事物感到害怕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感体验。
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恐惧、害怕的事物。陈敏榕告诉小朝“当感觉到危险时,我们害怕是一种本能,无可厚非。”
对孩子的认知进行肯定、积极化。
陈敏榕告知小朝,正因为我们害怕伤害,所以养成了如此谨慎、小心翼翼的态度,这是具有很多好处的,比如对来自外界的状况警觉应对,这样他能够避免许多危险,获得安全感,保证自己不受到伤害。
这让小朝感受到被理解、被包容、被认可,能够更好地推进治疗工作。
对孩子的认知进行外化。
打破原有的负面联结,陈敏榕告诉小朝,可以给感到恐惧害怕的这种声音取一个名字,可以叫它“小尖锐”“小尖叫”等,并把它和一些美好事物联想起来,比如听到这个尖锐的声音可以联想到是海绵宝宝这类可爱卡通人物发出的,去取代既往那些恐惧的联想。
陈敏榕指导小朝练习正念冥想来缓解恐惧。
通过门诊随访及家属反馈,一段时间后,经过治疗的小朝,在改善行为与情绪上成果显著。
因认知偏差而恐惧
来自家长的支持很重要
“这个案例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思考:孩子犹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却又似刚刚蔓延出根叶的花苞,脆弱而敏感,需要用心呵护。生活在各式各样的环境中,外界接收到的感知觉信息与孩子自身的加工会构成其认知信念,往期的生活经验也会对其造成影响。”陈敏榕说,当孩子产生不合理的认知,并由这样的认知引发出后续的情绪、问题行为时,最好的帮助,就是来自家长的支持性行为。
陈敏榕提醒,当孩子由于认知偏差造成一系列恐惧、焦虑情绪时,家长需注意:
●避免过度保护,让其退化;
●避免过度苛求孩子,否定孩子的感受,过度说教;
●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需要认可和接纳孩子,并引导他们学会事件发生时的合理解决方式,设立界限,定下规则,帮助孩子发展适应性行为。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的问题比较严重,
难以自行解决,
则需要带孩子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福建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发送词语:风险 | 获取最新中高风险地区名单
发送词语:核酸 | 获取福建九市一区核酸检测机构名单
↓↓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
通讯员:柯静禧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朱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