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美国到韩国,她一边种菜,一边育儿,一边写作
以为蔺桃还在美国过着“半农半妈半撰稿人”的生活,朋友圈里却显示她已经身在韩国。
她发的是第一节韩式烹饪课的战果:艾草碎、芝麻糖捏成的传统松饼,豆芽、肉沫和绿豆糊两面煎熟做成的绿豆饼,加了黑胡椒煮成的五味子梨茶。
做到一半,6岁的女儿下课来帮忙。她对自己包饺子的手艺一直很自豪,但捏糕点的时候才发现,面团和糯米团是有差别的。
无论在哪里,植物、蔬菜、水果都最能反应当地文化,农业从来不会骗人。要是能和大家一起动手来了解这些东西,再化成文字传递给更多人,对蔺桃来说,是最开心的事。
蔺桃从没想过,这十年来,居然演绎了一版“嫁夫随夫”。从杭州到美国、韩国,先生念书、做研究,她就带着女儿一起陪读。
在多元文化的杂糅中,一边种菜,一边育儿,一边写作,持续关注美国及海峡两岸永续农耕和创新生活方式。
“但我小时候连摘菜都不愿意。”蔺桃的笑声里有一种被命运戏谑的感慨,但分明又是感谢。
一个85后女生如此关心农业,并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娓娓道来,有两个契机。
2011年,已经在杭州知名报社做了几年记者的蔺桃,作为首届大陆学生前往台湾读研。三年后毕业,面临要在30天内返回大陆的尴尬:还有很多地方没去。
晚上睡不着,蔺桃突然有一个灵感:她要去访问那些关注的人和地方!
在台湾的时候,因为看了纪录片《关注台湾》很受触动,蔺桃在facebook上关注了很多和返乡有关的人。
台湾农村和新农人与她理解的传统农村有很大差别。很多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选择回到乡村,根据自己的特长,过起半农半X的生活。
他们的乡村实践给凋敝的农村带去创造力和活力,也展示出了城市没有的包容力和弹性。
她起草了一份《寻找变革台湾社会的年轻人》的众筹文案,连夜发给还在杭州报社里值夜班的先生。
后来,蔺桃采访周华诚时,听说他也是夜里冒出“父亲的水稻田”的灵感时,觉得惺惺相惜。
第二天,蔺桃的电脑坏了,先生发微信给她:“你去(公众号)后台看看,爆掉了”。她赶紧去学校图书馆,在推文后面贴了一个支付宝收款码,很快筹集了将近六千多块的路费。
“很多人留言表示想看到这样的乡村和年轻人,他们支持我去把这些人的故事写出来。”蔺桃觉得既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于是,在台湾最后的30天里,蔺桃采访了宜兰、台中、台南等多个从事永续农耕和生活创新的个人及团队。
她意识到,许多人不是一头热血的冲动,反而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们根据各自的专长,在农村找到适合事业发展的空间。
比如一对设计师夫妻开的以书换菜书店,一位从美国回乡村的生态学博士,把科学实验地放进了新租的田地。
蔺桃正打算回杭州去成文时,先生收到了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来得及整理采访素材,2015年,他们带着4个月的女儿飞去了佛罗里达。
第二个由头和一个秘密花园有关。
经苏里南的邻居指引,蔺桃发现位于西南角、步行3、5分钟可达的“多族群农林混合生态园地”。
蔺桃描述第一次进入“秘密花园”时的情景,就像爱丽丝掉入了兔子洞:经过一条不起眼的小路,穿过两块凸起的大石形成的隘口,只见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在搭建的木架平台爬上爬下。
粗壮的大树浓荫蔽日,9月份,金黄的阳光洒下来,孩子们随手摘下水果来吃。
很快,蔺桃一家融入到了这个社群。每周五傍晚都和来自印度、马来西亚、苏里南、危地马拉、法国和德国的邻居们一起除草、整地,干完活聚在一起吃东西。
搬到新房子后的第二年,一家人决定自己开荒出一片菜地。他们用砍刀砍去齐人高的枯草,再把地表的枯枝、荆棘整理干净,裸露出一片黑色的土地。自己堆肥、育苗,种了番茄、豆角、花生和各种瓜类。
女儿积极参与每一项农活:铲土、挖坑、放籽、盖土、浇水、拔草。当第一波种下的番茄们发芽结果时,她非常兴奋,每天都要去菜地看看番茄长大了没有,多结了几颗,把番茄摸个遍才肯离开。
“秘密花园”里有超过一百种植物物种,包括果树、花木、蔬菜和草本香料。蔺桃看着湖南老家常见的覆盆子、紫苏,台湾的九层塔时,很多记忆涌上心头。
回想自己的童年,蔺桃虽然也算是在乡村长大,但因为身体不好,性格内向,常找各种借口逃避农活,乡土和美好搭不上边。
而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蔺桃意识到,返乡,其实也是返回自己的童年。
真正让蔺桃把这些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写成推文或是一本本书,甚至成为这个领域内的KOL,则是因为要赚钱养家。
跟先生来美国后,需要带娃的蔺桃没有固定工作。虽然先生第二学年开始教书,但一到暑假,就意味着三个半月没有工资。
“我从没这么窘迫过!”蔺桃回忆,她甚至和先生吵过——要么回国,要么把孩子送去幼儿园。
直到2018年,女儿上学后,蔺桃有时间拾起老本行。她给很多关注的国内农业公众号发信息,告诉他们自己有很多素材,有没有兴趣看看自己写的文章。
没人会拒绝积极的人,何况还是个文字好手。
最多的时候接了5个专栏写作,“乡愁经济”是其中一个,这个做古城保护的规划公司正好招主笔,而她做“返乡人物”专栏的想法和这个公众号不谋而合。
蔺桃的人物专访给“乡愁经济”带来了很好的反响。因为掌握着“人物资源库”,她又为自组织社群Workface的返乡人物分享会,做了很多嘉宾联络工作。
蔺桃也给《环球》写北美食农育儿生活专栏。
她写过因为疫情而搬到北卡罗来纳州姑母家的派翠克,他通过网络找到一个社区花园,带领周边不同族群的年轻人一起种菜,举办活动。
她写过一个好朋友詹姆斯,18岁到佛罗里达大学读经济系时租下一小块地,本来只是尝试种菜,却对农业产生极大兴趣,先后取得两个与农业、食物、经济相关的硕士学位。其间,他在中国西双版纳研究过生态多样性,到法国的乳业农场学习过乳制品加工。
她写过佛大农业科学系的威尔,在山丘养殖家畜家禽,从9头黑猪到添上了鸭子、母鸡和火鸡。动物都被放养在林间,只用可移动的围栏圈住。威尔和另一位朋友杰克热衷收集厨余、路边掉落的橡树果子给黑猪加餐。黑猪的排泄物则与林间的树叶、松针和干草混合在一起,就地堆肥,改善土壤。
这些外国人的永续生活方式为国内的朋友打开了视野。
2020年,蔺桃的第三本书《三十岁,回乡去》出版。书中提到的人,除了有一个“返乡”的标签外,还都处在三十岁以上的年纪。乡村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而非与生俱来。
这种转折,就是冲突。周华诚那样的,是在城市待久了后,重新发现了乡村的妙;林小熏那样的,承认自己在身体上离不开城市,但不妨碍心系乡村,通过游学营造新的故乡;或是像桃二,茶园在乡村,工作在城里,游刃有余地过着城乡两地的日子。
返乡的“路”很多,他们都越走越精神。这些人,在蔺桃的笔下,成了一个个有画面感的好看故事。
接下去的半年,蔺桃和家人将在首尔生活。可是,城里哪有菜地啊?有一次她跟一个刚认识的韩语课同学打电话,对方说了句“我现在在菜地,等下跟你聊哦。”
蔺桃一个激灵,马上约着去这个离家地铁40分钟左右的菜地。
因为对农田的渴望,以及自然带来的安定感,蔺桃主动联系了建在乡下的华德福学校,一边教中英文,一边旁听农业课。
她又一次和国际友人一起,在灵性、诗歌、舞蹈、食物和植物中获得新的写作灵感。
“主动没有什么不好意思,主动去打开撰稿渠道,主动去结识自己想要了解的事物。”争取,也是蔺桃这些年不断迁徙途中的心得。
她还是自称“半农半妈”,从食物和农业入手,开设“自然食育”课,邀请从事自然教育、建筑、绘本等各行各业的人来做线上分享。
“当日常的东西变得有觉察,做饭这件本来很平常的事也变得有意义起来,做全职妈妈也不是那么惨。”蔺桃很高兴掌握着一门“手艺活儿”,因为写作是一个随时可以工作的能力。不仅能赚钱,也是总结自我,传递正向理念。
那么,蔺桃还回台湾吗?她采访的那些台湾农人哪里可以看到?
搬到美国以后,蔺桃一家人在回杭州探亲的途中重访了当年众筹去过的台湾乡村。在台中郊区,拜访了当年的采访对象林中翊,他和太太余娜经营着一个永续生活空间“有时”。
2014年蔺桃一个人去的时候,只有木地板,还不能住人;时隔一年多,他们住进了蚊帐,孩子们在旁边用竹筒玩水,很享受的样子。
“靠双手去创造,用脑袋去想象,集众人之力。”蔺桃总结了这些年让她获得心灵和书写自由的“秘诀”。
好消息是,这本专门采访台湾农人的书即将出版,书名是《美好生活的两个台湾实践样本+》。市面上不乏同类书,而蔺桃的可贵之处在于开阔的视野和记者的思辨性。
撰文:蒋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编辑:冰瑶设计:明溪